APP下载

感动北京

2012-06-23蓝颖春

地球 2012年8期
关键词:积水

本刊记者 蓝颖春

7月21日,当人们还在相互调侃又到北京来“看海”时,暴雨已经用最快的速度水漫京城,京港澳高速告急!莲花桥告急!广渠门桥告急!机场告急……无数被水围困的人牵动着全城的心。

这一天对于生活在北京的人来说注定是难忘的一天,在这一天,79条生命从此离我们而去;在这一天,10万人为保他人平安在抢险一线;在这一天,这个拥有2000万人的城市不需要任何安排,全城总动员,上演一幕幕暴雨中人们守望相互的感人画面。

高速大营救

全市交通要道之一的京港澳高速,在出京方向17.5公里处,南岗洼铁路桥下路段因严重积水而化身一片汪洋。“积水最深处达6米,长达1公里多!”“多辆汽车被淹,200余名群众被困桥上!”21日18时左右,接到报警后,北京公安、消防、武警、市排水集团、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纷纷第一时间向积水处集结,周边的建筑工人、市民也联手展开自救互救。

暴雨当天下午,北京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从网上得知杜家坎积水,迅速集结人员和物资。20时,10名队员用4辆越野车拉着冲锋舟、潜瓶、汽油全速进发,行至杜家坎时因积水过深受阻。队员们又绕行六环路至房山区,分别在东大桥河水决口处、田各庄以及周口店楼子水村对被困村民展开救援,成功将40多名受困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

21日晚,接到报警后,房山消防支队和丰台消防支队分别从被淹铁路桥的南北两侧向积水区火速进发。抵达现场后,消防官兵调集了所有就近中队的抽水力量,在市政排水集团大功率的排水泵车到达前,一刻不停地展开抽水作业。22日上午,在市应急指挥部的安排下,消防部队认领了“摸排、初探”任务,专门从密云调来了一支12人水上搜救队,其中包括4名潜水员。

从清晨直至太阳落山,消防部队的潜水员与蓝天救援队的潜水员分工合作,相继下潜至深达6米的水中摸排水下情况。水上搜救队队员由于长时间在水面暴晒,加之超负荷作业,个别战士甚至出现体力不支和中暑迹象。由于6米深的积水将铁路桥一分为二,消防队员值守着两艘搜救艇连接桥南北两侧的水面,接应应急指挥部的指挥人员跨桥进行水面巡逻勘查,为现场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22日凌晨,我们在接到命令后,数百名武警官兵在20分钟内便赶到京港澳高速积水现场。”北京武警总队15支队政治处主任冒明叙述当时的情景,当时,200余名群众正被困在四面环水的铁路桥上方。由于积水过深,战士们只好用背包带打成缆绳,涉水过去把群众逐一转移到东侧地势高的地方。当时,很多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孩子都是被战士们背过去的,战士们又把随身携带的战备压缩饼干和矿泉水全都分给了群众。

在离京港澳高速路大概300多米处,有一个丰台区正在建设的一个水利项目河西再生水厂,当晚工地上有100多位建筑工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救援正是这百余名工人。

21日21时点,再生水厂的工人打着手电筒,在水务工地上巡查。突然听见大门被人敲响,雨声中隐约有人喊“快救命”。工人赶快把大门敞开,询问情况。

“厂里第一时间就给打来电话,我就讲,马上救人,救上来以后一定要把住宿安排好,咱们再生水厂的人就将就一晚。”丰台区水务局局长刘权回忆当晚的救援情形。于是,现场临时成立了一个指挥部,原本就在现场施工的监理、总经理布置任务,厂里的百余个工人全部出动,带上了厂里的30个军用救生圈和5根150米长的粗壮缆绳。

工人将缆绳的一头系于岸边,另一头拴在自己身上,游泳过“河”,再把绳子递向待救人群,这样往返将受困人员一个一个救回岸边,然后把获救人员安排在再生水厂的员工宿舍。

丰台区水务局区防汛办工作人员张洁回忆说,“我们都是先救老人、小孩。车上还有一个60多岁的老人带着一个刚动了肺部手术的中年男子,完全动不了。工人先把老人接到对岸,然后拿着围堰的挡板去救那位中年男子,几个人扛在肩上游回岸边”。据张洁回忆,“那晚,我们登记到的获救人员有180人左右”。

与这些工人一起救援的还有一位冒充警察组织救人的小伙子刘刚。21日傍晚25岁的刘刚驾驶着自己的爱车开进了京港澳高速,行驶到南岗洼铁路桥下时,刘刚的车突然熄火了。为了抢救被水围困的人,他冒充警察组织一些再生水厂的工人,一起营救出上百人。

在京港澳高速长阳出口,51岁民警孙寿河一直劝司机绕行。大雨如注,车主不愿意打开车窗,为了让他们听清楚,孙寿河只能贴着车窗喊。有的车主不理解不配合,孙寿河没办法只能站在车前用身体挡着。2个多小时的坚守,他没放过一辆车。

而良乡大队大队长李桂春已经到了京港澳高速17.5公里处,他看到有几辆小车停在水中,就从队尾开始劝离驾驶员。边跑边拍车窗,声音有些嘶哑。22时,南岗洼铁路桥下积水已经涨到桥梁位置,两段还有没来得及撤走的车辆,前后不能通行。李桂春和副大队长就一辆一辆地拍打车窗告诉车主掉头。被救出积水区的司机刘军坐在警车里感慨道,如果再晚几分钟,他们一家三口就会葬身水中。

莲花桥拯救特8

21日晚7时许,特8公交总站航天桥调度室里,特8车队的安全队长侯德志接到了莲花桥下“告急”的消息——一辆特8公交车被困,车上有9名乘客和2名司乘人员。放下电话,侯德志就冲进雨幕中,跳上车,向莲花桥方向开去,但此时交通已经瘫痪,他决定弃车一路狂奔,至少过了20分钟,到了莲花桥。借着路灯的光,他看见了熟悉的特8车蓝色车顶,水已经没至双层车的二层窗下。环顾四周,他发现距车约10米远的位置正好是莲花桥上铁路桥的桥墩,排水集团的工人已经在该路段排水。

侯德志跳入水中,此时积水已经没至胸口。他趟着水到了排水工人身边,借了救生衣和绳索,在排水工人的帮助下,将绳索的一端绑在桥墩处,另一端则由他牵在手中,一步一步趟水靠近特8车身。很快,他将绳索的另一端从窗口递给司机,司机将绳索在一层车厢通往二层车厢的扶梯上绕了好几圈后,固定在了车内的栏杆上。

“让女同志先出去!”一片混乱中,侯德志听见有人高喊了一句。第一位女乘客慢慢从窗户爬了出来。这时,提供救生衣和绳索的两名排水工人也来到了车跟前,三人合力将乘客接出车后,女乘客跳进了救生圈里,然后顺着绳索往桥墩方向挪动。“车内秩序很好,女同志都下来后,男乘客才陆续出来。”侯德志说,乘客们出来后,售票员和司机拿着乘客们的包先后爬出了车窗。

人们排成一队,一前一后地沿着绳索往岸边走去。走在最后的侯德志此时突然感觉有点累,他停下来,准备喘口气儿再继续水中前行。没想到,这时上了岸的乘客又朝他走了回来。原来,他们以为侯德志体力不支,担心其无法上岸,纷纷下水前来营救。

上岸后,大家稍事休息,司乘人员把拿出来的乘客的包分别归还。而此时,排水工人已经回到了抽水机边,在机器的轰鸣声中,继续作业……

在莲花桥救援现场还一位驱车经过的司机,他叫朱明奇,当他经过莲花桥时,桥下的积水已非常深,几十米外特8路公交车被困在水中,来不及多想,朱明奇便把上衣脱下,自己跳入水中,向被困的公交车游去。

这时,大雨还下个不停,瓢泼大雨砸在朱明奇头上,让他几乎无法睁眼。摸索着,朱明奇来到公交车跟前,此时积水已经没过公交车的第一层,马上就要没过第二层了。朱明奇和其他三位救人者一起给乘客套上救生衣,并用救生圈推着乘客游到“岸边”。为争取逃生时间,众人在公交车的二层窗户上系上了绳索。为保持绳索的稳定性,朱明奇双手擎着绳索,一直保持这个动作,直到最后一名乘客成功脱险。

在众人的努力下,车上9名乘客和2名公交司售人员全部安全获救。这时,朱明奇却拖着疲惫的身躯,悄悄地走进了人群,离开了现场。

广渠门桥“拔河”

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立交桥西段,因地势低洼成为强降雨天气的重灾区之一。21日,随着雨量增大,晚6点,东花市派出所接到的情况报告,广渠门桥下出现险情,积水已1米多深,桥上和桥下滞留着大量车辆。因为一路堵车,为了争取更多的救援时间,东花市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后毅然选择跑步前行。

“我到现场的时候,看到积水已没过了一辆出事的黑色轿车车顶,也就几分钟时间。车里人员安全状况让所有出警民警揪心。”派出所政委王人壹回忆起在广渠门桥下救助被困司机的一幕,仍然心有余悸。

同在现场开展秩序维护和抢险救灾的还有交警和消防官兵们。东花市消防中队中队长盛远建告诉记者,他带领7名消防战士赶到现场时,桥下积水已深达3米以上,有6个井盖喷出的水柱高达四五米。盛远建一边组织队员寻找施救路线,一边向市消防局指挥中心汇报情况并请求支援。为避免消防队员被暗流卷走,盛远建带领队员们选择从桥上用绳索向下放人。

很快,消防队员发现一名女子紧紧抱着路边的一棵小树,水已经淹至她的脖子。这名女子已无力呼救,只是象征性地向队员们挥了一下手臂。消防队员立即给她穿上救生衣,并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将她营救上岸。

听到围观市民说桥底主路上有车被淹,里面可能还有人,盛远建立即组织队员寻找这辆被淹没的车辆。由于积水过深,消防官兵们只能分成两小组,沿桥下主路向水深处游去。终于,在距离桥体10米左右的地方,队员们用脚探到了被水淹没的车辆。

救援人员将绳子拴在车上后,开始往水浅处拉被困车辆。就在消防队员和民警们奋力拉的时候,现场围观群众纷纷上前,自发帮民警拉扯绳子。随着救援人员的指挥口号,一场挽救生命的特殊“拔河”在暴雨中展开。

2分钟后,被困车辆被拖到浅水区。由于车门无法打开,救援人员只得用铁棍敲碎车窗。他们将车内的一名男子拽出,随后将其抬上救护车。

联通“孤岛”

暴雨中的首都机场航站楼,没有了出租车、快轨、机场大巴俨然一座“孤岛”,回京旅客都滞留在出港大厅。

“望京的有车族有没有愿意义务去机场接被困的兄弟姐妹们?”7月21日22点32分,网友“菠菜X6”在微博上留下这样一句话。网友“芥末林不林”也在微博上写道:“我想开车去机场帮助疏散回不了家的人。”

一场由网友自发的爱心车队就这样组成了,大家开着双闪奔向首都机场。将近两点,部分爱心车辆已经接上了旅客。第一批车队接完人,后面还有第二批、第三批……

北京一家公司的业务经理王卿是最早加入“双闪”车队的车主之一,他说自己是在22日0点30分看到的微博,因为集合地点距离他家比较近,10分钟后,他驾车跟随第一批车队出发。“当时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响应,后来集合了十多辆车。”王卿说,“因为车队是临时组建,彼此都不认识,于是我们就决定打开双闪车灯,一方面出于安全的考虑,另一方面也确保统一行动相互识别,请其他车辆尽量不要插队”。

没有跟车队“统一行动”的网友老周也在望京网上看到了去机场接送滞留旅客的倡议。“反正在家也是睡不着。”老周查看了倡议和回复后,起身下楼,和几个网友在离家附近的一个地铁站出口集合。

这几辆“双闪”车直接开到了T3航站楼的到达区。但在向滞留旅客说明免费接送情况的时候,很多人起初并不相信,也不敢上车;好在很快有旅客打消了顾虑,老周也顾不上超载,先接上一家三口和两个年轻的姑娘,“副驾驶坐一个稍胖的,后边挤四个,能送走的赶紧先送出去”。

相比之下,“编队”出发的车主要幸运一些,他们得到了机场工作人员的协助。“当时等候出租车的旅客大概有七八十人,出租车却极少,可能过三四分钟才会有一辆。”王卿告诉记者,当三十多辆“双闪”车来到T3航站楼的出租车候乘区,表示要免费接送滞留旅客时,大部分人都比较谨慎,“可能是怕我们把他们送到后再收高价,但经过工作人员和我们的解释,有几位乘客先上了车,后边的也就好办了。”

这个雨夜,老周接送了两趟,第二趟还是两位不会说英语和汉语的阿拉伯人。凭着一张写有目的地信息的字条,老周把老外带到了他们要去的宾馆。

王卿则留在现场负责帮滞留旅客协调车辆接送。“方向大致相同的乘客,就安排同一辆车送走。”王卿笑着对记者说,“有点像拉活儿的‘黑车’,只不过我们免费罢了”。

返程的时候,王卿也接送了几位滞留的旅客。他告诉记者,车队原先的计划是把滞留旅客送到三元桥,以便他们打车住宿,但当他看到三元桥也有一些旅客滞留后,觉得“把人家放在这里也不靠谱”,于是决定把旅客直接送回家。

王卿回到家时,已经是22日凌晨4点半了。“出来时看到天都亮了,雨过天晴,虽然有些辛苦,但是心情很好。”王卿说。

老周虽然没有和车队一起行动,但他在两个来回的接送中也看到了多辆打着“双闪”信号的“友车”。“虽然这些一起助人的朋友们互不相识,也没有时间细聊,但大家都抱着同样的善心,用‘双闪’照亮了北京的雨夜和滞留旅客的归途。”老周说。

请到这来

7月22日凌晨2点34分,坐落在南三环的“川子酒吧”发出这样一条微博:“南三环的朋友回不了家就打电话,川子酒吧是您的家,提供热水,啤酒和音乐……”

这就意味着川子酒吧彻夜开门迎客,有的网友淋了一身水疲惫地走进酒吧时忍不住眼圈发红,因为他们经历暴雨袭扰后,有一种进入“安全地带”的踏实感。由“川子酒吧”微博发起的友情邀请方式,顿时在京城四处传播。在新浪微博上,先后公布了新的救援地点:簋街、东四、东北四环贝太厨房、西直门北京红馆、中关村车库咖啡、798大山子路口、六渡农家院……爱心在微博上蔓延,有的值班人员开始把公司办公室腾出来留人,有的KTV暂时停止营业救助困难的路人。有的私人住宅甚至还公布了电话,表示愿为附近无法归家的市民朋友提供免费膳宿。

@如刀岁月27 (北京远航众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EO):再发一遍:本人公司有水有零食有电视有电脑有WiFi有床有沙发有三国杀能洗热水澡!全部免费提供!不是炒作!我也不是坏人!困在附近的可以过来避难!都是北京人就想做点儿自己能做的!可以私信我,我会通宵守在电脑旁!不用跟我客气!同时祝赶路的朋友平安。

@车库咖啡:今天北京的暴雨是天灾,如果在中关村附近的朋友晚上回家不便,车库有些沙发。今天可以24小时开放。一起聊聊天喝喝酒。

@豌豆实验室:鉴于北京今晚大雨和 Hacker 的分享精神,豌豆荚会开放办公室为周围暂时回不了家的朋友提供一个落脚之地。积水潭和新街口附近的朋友如果被困在路上可以来新街口外大街的豌豆实验室歇息,有充足的食物和饮料,还有部分睡袋。

@青年志桃子(开放青年志OPEN Youthology执行主编):基于北京的暴雨和各种人被困,我们没法提供救援车队,但我们欢迎各种被困在安定门鼓楼地区的人来青公馆躲雨过夜!青公馆灯火通明,可以洗热水澡、有空调、有音乐、有很多沙发、有睡袋、有木地板,还有一群热血年轻人彻夜聊天唱歌!

@洪启:如果这会儿您困在新街口,特别是赵登禹路和西直门一带,北京红馆愿意为您提供义务服务,可以休息,有热水和简单饮食。

@世鳌老刘:本人公司在以下地点均可提供写字楼作为临时休息场所,室内空间均在1000平方米以上,并可提供热水、红茶、咖啡等。复兴门天银大厦(A座9层)、朝外悠唐广场(A座8层)、三元桥南银大厦(2层)、东三环长虹桥嘉盛中心(10层)、国贸桥(中海广场、京汇大厦、泰达时代中心、CBD国际大厦等)

@邢老5(北京市悠视调频有限公司总经理):东五环以外至通州的被困的朋友可以找我或者私信我,我在双桥附近,有电脑、网络、空调、热水,可以做饭,安置20个人没问题。

22日凌晨1点59分,良子健身总裁朱国凡发了一条微博说,北京的21家良子门店可以为困在附近的人提供避难场所,通宵留宿,店里有吃的、喝的,有电视、沙发,有热水洗澡,全部免费提供。

在微博的结尾,朱国凡提供了门店的联系电话,并请大家帮忙转发。良子健身团结湖店总经理郭俊强说,他们每个门店都将灯打亮,留7到8名服务员,总共接待近100名困在大雨中的百姓。

雨中“灯塔”

一身橘色雨衣,神态自若地站在齐膝的水中,手拿指挥棒指挥过往行人和车辆绕行。他身旁的井盖已经被打开,他用身体当做最明显的标志物。这个被网友拍下的泰然自若身影,他的名字叫康国新,因为一身橘色工作服被误认为环卫工人,实际上他是排水集团第三管网分公司的一名普通排水工,专门负责北太平庄桥区的排水工作。21日上午11时许,他就已经和另外三名同事抵达桥区,进入备勤状态。截至第二天凌晨4时,他们才彻底完成抢险任务。

在市区很多积水深的路段,交警用自己的身体做标杆,引导车辆通过;北太平桥下,几个井盖被水压冲开,每个井盖处都有一名环卫工人把守,他们用自己的身躯,为过往的行人、车辆充当“灯塔”作出安全的指引。还有一位男孩在顶开的井盖旁充冒雨守了两个小时,就为了让路过的人绕道走开。

他是东城区分司厅胡同一家烤肉店的店员叫郭尧塾。“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就是怕人掉下去”。郭尧塾介绍说,21日晚6点多,雨突然大了起来。尽管烤肉店离路面有两级台阶高,但积水源源不断地涌了进来。7点多,店里的雨水已经没过脚脖。“后来发现门口的下水井盖好像被顶起来了,就出来看着了”。

水位不断上升,郭尧塾说,雨伞打坏了,衣服湿透了,后来索性拎着雨伞站在井盖旁了。“当时挺冷的,我脚都冻抽筋儿了”。扫帚、垃圾袋……胡同居民家外堆着的东西不断被冲下来,“不过想想,这周边住着不少老人,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郭尧塾坦然说“其实,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房山互救

7月21日天色渐晚,在房山区韩村河镇东南章村下起大雨,小河道水位逐渐上涨。29岁的张乐乐是岳李路旁边“小厨娘”饭馆的老板。21时左右,张乐乐接到八叔的电话:“出事了!赶紧到马路上拦车,别让车再往东开!”张乐乐的八叔在韩村河镇政府工作,提前得知岳李路发生的险情。顾不上问清原委,张乐乐和几个村民拿着花伞,迎着大雨往路上跑,但伞不是用来挡雨的,人们旋转着花伞,以提醒过往车辆赶紧停车。“小厨娘”员工站在雨地里,整整6个小时,一次次地挥手,拦车,只为叮嘱司机一句:前方路段有积水,请提前绕行。

房山区大石窝镇后石门村内,暴雨的夜幕中,只有一米五高的村民王金荣,忙着往自己经营的小超市的高处搬货物。突然,骤然升高的洪水瞬间击破门窗,积水霎时间到胸部。王金荣立刻逃向房门外,湍急的洪水已到脖子部位,王金荣感到呼吸困难,抓到窗户旁的大木头,用尽全身力气爬上房顶,随后邻居杜良发也上来了,还在大口喘气的王金荣此时听到救命声,“别救我了,救救我的孩子吧。”房后卖烧饼的外地人刘艳萍把一岁的女儿举过头顶,向王金荣凄厉地喊着,王金荣抓住杜良发的双脚,让杜良发趴在屋顶上,奋力接住小女孩。随后,两人又把刘艳萍拉上房。站在房顶,他们看到村子里的那个傻子,在洪水中已成了“漂流瓶”。“那也是一条命啊。”王金荣招呼几名邻居,把傻子拉上房顶。

救灾英雄

21日,当天难得在家休息的北京市公安局燕山分局向阳路派出所所长李方洪惦记着逢雨必淹的凤凰台村,急着赶回单位。此时,凤凰台村4个地势较低的院子已经进水,李方洪协调调来4台水泵,但无济于事,村口的河水不断涌进村子。李方洪和街道工作人员决定,立即将村民转移。

“有的人舍不得家当,可水都没了大腿,李所长他们挨家挨户劝住户先到安全地带。”一位村民说,一个小商店里有一位87岁的老人和一个10岁的小女孩已经无法离开,李方洪跌跌撞撞冲了进去,先后把老人和小孩背了出来。陆续被发现的村民拽着一根长绳,李方洪走在最前面,摸索着躲避深水和尖石,来到安全地带。

从中午12时开始,李方洪和民警、街道工作人员用这种方法安全转移了63位村民,为了确保没有村民被遗漏,17时许,李方洪打算再到村里检查一遍。“当时最深的地方积水已经2米,最浅的地方也没过胸口。”向阳街道工会主席高威说,他准备到最前面为大家探路时,被李方洪轻轻推开,“还是我先来吧”。

在村西的一个胡同里,院墙倒塌,道路堵塞,李方洪把大家留在原地,自己默默地走进了浑浊的洪水中。“看着他贴着墙走过去,伸手去扶电线杆旁的钢索,一道火花……”高威无法继续描述下去。22时30分,李方洪触电身亡被战友们抬出来。

“村里一个人没死,只走了他一个……”村民刘兰萍痛哭着说。在向阳路派出所为李方洪设立的简朴的灵堂里,一拨又一拨的村民自发为这位好所长献上菊花。“李所长,我对不起你们家人,为了救我们一家四口,把你的命都搭上了。” 长跪、磕头,村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哀思。

猜你喜欢

积水
道路积水致路人溺亡引纠纷
复溜穴在输卵管积水中的应用初识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楔形结构件蜂窝积水检测识别方法探讨
小熊当当玩积水
经阴道四维输卵管超声造影对输卵管积水的诊断价值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文物里面的积水
77 例腹腔镜输卵管积水不同术式与妊娠结局
大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