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ng-2在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①

2012-06-21袁爽宋俐葛清莲

中外医疗 2012年7期
关键词:记分胞外基质组织化学

袁爽 宋俐 葛清莲

(郑州市儿童医院皮肤科 郑州 450053)

皮肤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是以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为主要特征。血管瘤好发于头面部,发生率在婴幼儿时期较高,表现为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呈鲜红色斑,并迅速增大,经6个月~1年的增生期后进入退化期,7~8岁时大部分退化,退化后可遗留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纤维和脂肪沉积。血管瘤较引人注目的是其发生、发展和自行退化的机制。血管生成是多种因子调控与影响的过程,Ang-2是其中一种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现已证实Ang-2在生理性和病理性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参与血管瘤的发生和增殖,为了研究Ang-2在血管瘤中的作用,我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Ang-2在血管瘤中的表达情况,进而探讨其在血管瘤增殖中的作用及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科2005至2010年共60例手术切除标本,其中男30例,女30例,患儿年龄为1个月~13岁,平均5.5岁。按照Mulliken标准[1],将血管瘤标本分为增殖期、消退早期和消退晚期。血管瘤标本共50例,其中增殖期30例,消退早期10例,消退晚期10例;均取自皮肤。另取10例含有正常血管的皮肤标本作为对照。全部标本为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

1.2 主要试剂

鼠抗人单克隆抗Ang-2抗体、S-P超敏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DAB酶底物显色试剂盒、EDTA均购于武汉博士德生物技术公司。

1.3 实验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采用链霉菌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免疫组化法(即S-P法)。4μm厚度连续切片,常规脱蜡入水,一抗为鼠抗人单克隆抗Ang-2抗体(克隆号JH121),所有操作按照SP试剂盒说明进行。抗原修复采用EDTA抗原修复液热浴修复。DAB染色,苏木素复染。同时用已知阳性片作阳性对照,用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

表1 Ang-2在血管瘤不同时期中的表达

1.4 结果判定

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个视野,每个视野计数100个细胞,计算阳性细胞的百分比。以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表达。按着色细胞百分数记分,<20%为0分;20%~50%为1分;>50%为2分。按着色强度记分,无着色为0分;浅棕色为1分;深棕色为2分。将着色细胞百分数记分与着色强度记分相乘,总记分0分为阴性(-);1~2分为弱阳性(+);4分为强阳性(++)。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5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对Ang-2在血管瘤不同分期中及不同年龄组中的表达采用卡方检验和确切概率法。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ng-2定位于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呈棕黄色颗粒。在30例增殖期血管瘤标本中有27例Ang-2表达呈阳性,阳性表达率为90%;在10例消退早期血管瘤标本中有6例Ang-2表达呈阳性,阳性表达率为60%;在10例消退晚期血管瘤标本中有2例Ang-2表达呈阳性,阳性率为20%。在10例正常血管标本中均未见阳性表达。对Ang-2的表达进行χ2检验,结果发现在血管瘤的不同分期中其表达率存在显著性差异(表1,P<0.05)。

3 讨论

Fam等[2]认为血管形成包括细胞外基质的蛋白分解,内皮细胞移行和增生,细胞外基质的产生,血管状结构的形成和管道再通。血管瘤是血管生成异常性疾病,血管生成不受控制是其增殖的主要原因[3]。Ang-2可以对血管生成的各步骤产生影响,从而调节血管的生成。Ang-2是存在于内皮细胞的特异性生长因子,对内皮细胞有极强的促有丝分裂作用,而对其它细胞无此作用[4]。在肿瘤、缺血缺氧等情况下,Ang-2及其受体呈现高表达,而Ang-2不足时会导致血管腔闭合、血管退化[3]。在对HE染色的血管瘤标本进行分类时观察到:在增生期的血管瘤标本中可见血管丛的内皮细胞增生活跃,细胞肥大,界限不清,常聚集成团,管腔不规则,甚至闭塞。间质内纤维组织很少并有较多的肥大细胞。而从消退早期到消退晚期,则血管内皮细胞逐渐变扁平,内皮细胞数目逐渐减少,管腔明显可见。同时血管间距逐渐增大,血管间结缔组织逐渐增多,并且出现较多脂肪细胞。在血管瘤的标本中发现血管密集,管腔扩张明显,且其内皮细胞与正常的血管内皮细胞无差别,无异常增生现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ng-2在血管瘤增殖期、消退早期、消退晚期的表达阳性率是依次递减的,而在正常血管标本中均未见阳性表达。目前认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受多种因素的调节,而Ang-2正是其中之一。Ang-2的作用机制包括:(1)刺激血管新生的作用是通过诱导VEGF的表达而实现的[3~4]。(2)可以提高血管通透性。(3)可以改变胞外基质,使其更有利于血管的生长。我们的实验结果也证明了Ang-2在促血管瘤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1]Mulliken JB,Glowack i J.Hemangiom as and vascular malform ations in infants and children:A classif icat ion based on endothelia lcharacterist ics[J].Plast Reconst Surg,1982,69:412.

[2]袁新初,周乾毅.转化生长因子1在毛细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23(3):213~214.

[3]Fam NP,Verm a S.C l in ical gu ide to angiogenesis[J].Circular-tion,2003,108(21):2613~2618.

[4]易成刚,郭树忠.血管新生的机制及在整形外科领域中的研究进展[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4,15:315~317.

猜你喜欢

记分胞外基质组织化学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公安部公布《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对我国现行记分管理制度进行系统调整
脱细胞外基质制备与应用的研究现状
山西:太原对民办中小学实行记分管理 学校违规超计划招生等行为将被记分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FOXC2、E-cadherin和vimentin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拟态的关系
大口黑鲈鳃黏液细胞的组织化学特征及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分布
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在肾活检组织石蜡切片磷脂酶A2受体检测中的应用
水螅细胞外基质及其在发生和再生中的作用
鸭肝组织中DHBcAg表达水平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