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硕士研究生择偶观调查研究——以云南大学为例

2012-06-16王兴芬李林益党昱杨熙龙莹何文才

科技视界 2012年35期
关键词:才干高学历异性

王兴芬 李林益 党昱 杨熙 龙莹 何文才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1)

0 引言

在不断变迁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交融都日益影响着现代人们的生活。正是在这种现代与传统的双重影响下,让那些出于求学阶段的高学历的女性游离在一种介于校园与社会、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边际”状态,她们的内心充满着矛盾①。加之女硕士研究生处于女大学生与女博士研究生之间,有关女大学生和女博士的各方面研究已很多,而相比较而言,对女硕士研究生的关注显得少了些,她们的择偶观念应该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关怀。

本次调查在云南大学展开,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6份,回收率97.3%,被调查者为云南大学全日制在校女硕士研究生,期中研一42人,研二81人,研三23人,平均年龄24.5岁,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整理、分析。

爱情正逐渐成为婚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一纸婚书己不大可能成为婚姻幸福的保证和维持关系的保险。从恋爱到真正牵手走入婚姻,这个过程被现代人演绎的越来越丰富多彩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②。她们在择偶过程中是如何做出选择?考虑哪些因素?下面将从她们的择偶标准、学历要求和经济要求、择偶的自我认识、择偶的自主性、择偶失败的选择五个方面进行剖析女硕士研究生的择偶观。

1 择偶标准

择偶标准,是婚姻关系中男女双方选择配偶的准则,也就是要求。它是一个动态的综合指标,有继承性,表现为不同时期的人们在择偶标准上会考虑某些共同的因素;同时也具有差异性,具体的表现为不同社会、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人们在择偶标准上的差异。在本次调查中,设置了两人感情、人品性格、相貌、身高、民族、住房、经济收入、家庭背景、能力才干、生活习惯、工作性质、学历、年龄、户口、健康、其他等16种择偶标准供被调查者从中选出自己最看重的前5项 (见表1)。

调查结果显示,16个择偶标准选项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两人感情,146个被调查者当中有94个认为两人感情是最重要的,占总人数的64.4%,排在第二位的是人品性格,排在第三的是能力才干,主要是因为男性的能力才干与他的社会经济地位密切相关,通常个人的能力才干在进入劳动市场后会转化为物质和经济收入,有能力才干的男性对女性更具有吸引力,对婚后的生活也更加有保障。同时经济收入、生活习惯和健康也是女研究生择偶的重要标准,这说明女研究生们很看重与择偶标准是否能长久相处,这与社会上一些人们所认为的女研究生对另一半高标准严要求的观点是有一定的背离的。值得一提的事,女研究生对另一半的学历并不是特别看中,从所得数据上看,有121个调查对象认为学历在择偶中不重要,占82.9%。另外,女研究生们在择偶时最不看中户口、婚史。

总体来说,女研究生择偶时,持精神和物质双重注重的标准,她们非常看重双方感情,同时也看重对方的人品性格等内在条件,当然她们也并不是只注重精神层面,对于当代女研究生而言,男方的才干以及经济能力同样是在她们的考虑范畴之内,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才干和经济能力两个因素,她们更看重才干,这说明我们的高学历研究生们的眼光相对长远,因为通常而言能力才干可以转化为经济和物质,但一时的经济和物质而缺乏才干只能带来短时的利益。这是传统的择偶观与现代择偶观共同作用在女研究生身上的时候所产生的影响。但同时,在重视精神的同时也关注物质的择偶标准给女研究生们的择偶带来一定难度。

2 择偶学历要求和经济要求

从上面一项的数据分析,已经可以看出学历作为女研究生择偶的标准之一,被调查对象中有82.9%的人认为学历不重要,虽然还是有一定比例的人认为学历重要,但在重要性排序上,却都排在靠后位置。下面我们通过更为具体的数据来看女研究生择偶时的学历要求。

表2 择偶学历要求

从上表可以看出,女研究生中只有11%的女硕士研究生要求自己配偶的学历是硕士及以上,除此之外,绝大部分女硕士研究生(89%)都可以接受配偶的学历比自己的学历低 (低于硕士),71.9%的认为本科即可,同时还有15.1%对学历就没有要求,无所谓对方是什么学历。数据分析显示,大部分女研究生对对方的学历有一定要求,即不能和自己的学历相差太大。

从上述分析可见,在对配偶的学历要求上,女研究生们并没有所谓的“高要求”,和舆论所持的观点有异,结合上述的择偶标准来看,调查对象中有82.9%的人认为择偶对象的学历不重要,可见她们自己明白男方的一纸文凭并不能代表什么,尤其是在她们自己己经拥有高学历的时候,对高学历的期望远没有人们想象的如此夸张。相比较而言,她们更加看重对方的综合实力以及两人的感情,更加注重的是对方的内在素养,她们考量配偶的眼光更客观、更长远,如果结合择偶标准来看的话,学历算不上特别重要,女研究生们还是更注重感情、人品、能力才干等因素,然而他们中大多数还是对对方学历有一定要求,选择本科的人占了绝大多数,毕竟差距过大还是会影响到双方的交流沟通,长久了来看也许不利于两人发展。

接下来,对女研究生择偶时的期望收入模式进行分析,具体见下图。

调查数据显示,在期望收入模式方面,37.7%的女硕士研究生们认为应该 “男高女低”,32.2%的女硕士研究生认为应该 “旗鼓相当”,28.8%的人认为“无关紧要”;认为“女高男低”的比例只占1.4%。

择偶梯度论认为,在择偶过程中,男性倾向于选择社会地位相当或较低的女性,而女性往往更多地要求配偶的受教育程度、职业阶层和薪金收入与自己相当或高于自己,也就是婚姻配对的“男高女低”模式③。不难看出,接近四成的女硕士研究生(37.7%)仍然受到这一模式的影响。与此同时,“旗鼓相当”的经济收入模式也赢得不少女硕士研究生的青睐,这应该得益于高等教育的魅力,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她们拥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自尊心,清楚在经济上的依附极有可能影响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而且客观上她们有能力自食其力。另外,只有1.4%的人选择“女高男低”,说明大多数的女研究生们都还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较为多,不能接受女方收入比男方高,然而还是有28.8%选择对收入模式无所谓,客观上反应了女研究生还是接受了很多现代思想,他们注重双方的情感、性格等精神要素。总之,她们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女性,她们既受到上辈人传统思想的熏陶,当然也容易接受现代新思想。

3 择偶的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就是对认知主体自身的认知,也就是通过对自己各个方面的认识和评价来了解自己、把握自己的过程④。女研究生在择偶时也面临一个自我认知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在择偶过程中的自我定位。处理好择偶中的自我认知,有助于女硕士研究生择偶问题的解决。

为了进一步了解女研究生在择偶中的自我认识问题,我们设置了相关题目及选项,从她们择偶困难的原因分析来看,见下表(表3)。

表3 女研究生择偶困难原因

在“您认为自己在择偶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上,63%的女硕士研究生选择自己认识异性的途径较少,21%的认为与异性交往的能力差,20.5%的认为年龄大选择少,19.9%的选择了自己学历太高造成择偶范围小,14.4%的人认为自己性格不好导致择偶困难,13%的人选择了“其他”,也就是说他们有不可告知的原因,或是自己也不清楚择偶困难的原因究竟是什么,4.8%的人认为是因为外表的缘故,2.1%的人认为要在本民族中寻找所以可选的范围小(表3)。

可见,大部分女研究生意识到自己忙于学习,认识异性途径较少,她们的生活圈大部分都在校园里,周围的异性一般就是老乡、同学、师兄、师弟,要想认识其他的异性可能性小,只能依靠朋友、亲人的介绍。这里所指的异性是指能与之相匹配的异性。尽管目前中国存在着许多的男性试婚人口,然这部分人中,绝大多数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与高学历的女研究生难以婚配,因此,未婚男性强大的求偶需求很难传递到高学历的女研究生身上。这种“结构性剩余”的状况更是让女研究生的择偶过程更为困难。

4 择偶的自主性

众所周知,在择偶过程中,家庭,尤其是父母一直担任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甚至掌握生杀大权。为了考察女研究生在择偶时的自主程度以及家庭父母在她们择偶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功能,我们设置了“您的家庭是否干涉您择偶”和“如果家人强烈反对您与恋爱对象结合,您会怎么办”两个问题(具体见下图)。

据调查,被调查者中有56.2%的人认为家人会干预自己择偶,但家人意见仅供参考,15.1%的人选择了“必须经家人同意”,也就是家人强制干涉择偶过程,这二者加总,即有71.3%的人家里会干预自己的择偶过程,超过了一半。另外,有23.3%的人家里不干涉自己择偶过程,尊重自己的选择,还有5.5%的人家里完全不干涉择偶,完全由个人自己决定。可见,大部分女研究生的家庭还是会干预其择偶的过程,只是已经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父母之命”,完全听从于父母,而是选择理性的方式,接受家人的意见。

然而,那么如果家人反对择偶对象,女研究生们究竟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图4的数据显示,女研究生在家人强烈反对自己与恋人结合时,有61.6%会选择分手,这就与上一题的结果吻合,女研究生的家庭会干预她的择偶过程,并且大多数人会采纳家庭的意见,16.4%的人在家人反对时选择不分手也不结婚,这就是选择了一个相对温和的方式与家人对抗,执着于自己的选择,但不做出出格的做法,还有15.8%的人会不顾家人的反对执意选择和恋人结婚,这是和家人不同意见的公开对抗。

总的来看,女研究生在择偶过程中受家庭的干涉比较多,但强制干涉的现象越来越少,她们自己的意见在择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她们在做选择的时候还是倾向于比较传统的做法,大部分人还是会接受父母的意见,如若父母反对便立即分手,不过这也可能是思想上的一种理性选择,或者是一种委曲求全的做法。

5 择偶失败的选择

女研究生如果一直找不到合适的配偶,她们会做出怎样的抉择,是放弃,还是妥协,这部分将做出分析(见表4)。

表4 找不到对象时的选择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对象,45.2%的人会选择一直等待合适对象,30.8%的人会先结婚再培养感情,选择这两项的人占了绝大部分,另外19.9%的人选择“视情况而定,但一定会结婚”,这个选择似乎带有一些无奈,还有3.4%的人会选择“不婚不嫁”。

可以看到,大多数的女研究生如果择偶失败的话会一直等待或者不婚不嫁,等待合适对象的出现,这符合新时代女性的选择,这也是现今时代为什么会有“剩女”的一大原因,她们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她们不会为了家庭或者舆论的压力向一段盲目的婚姻妥协,当然这对于女研究生而言需要更大的勇气,因为社会上本来就对高学历的女性有一些偏见,甚至有一些偏激的舆论把她们“妖魔化”,所以,有一部分人会因受不了家庭和社会的舆论压力而选择妥协,甚至选择和自己没有任何感情的人结婚,这样无奈的选择不得不拷问下家庭和社会,是否給了她们太大的压力?是否应该给她们一个宽松的环境,不再戴着有色眼镜去看这些高学历的女生们?

综上所述,女硕士研究生的择偶标准是理性、适当的,看中的是双方的感情、对方的人品才干,而不是金钱、地位、名誉,这说明高学历女性有着很好的价值取向;对学历、经济条件的要求是务实的,80%以上要求是本科及以上,允许对方的学历比自己的低,有差距但不是大差距,在学历和收入模式上都在追求一个平衡的模式;在女研究生的择偶自我认知中,由于时间、精力有限,认识异性途径小、可选余地小是女研究生择偶难的主要因素;在择偶的过程中,家庭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但与传统的“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相比,家庭的功能已发生变迁,更多的是充当女研究生择偶中的“幕后参谋”,女研究生在择偶中拥有最终决定权⑤。

[1]胡素云.女大学生和女研究生的婚恋观调查分析:基于HH大学调查[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1:231-232.

[2]杨超.“剩女”现象产生原因的理性分析与感性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3:80-81.

[3]朱峰利.女研究生婚恋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注释:

①胡素云.女大学生和女研究生的婚恋观调查分析:基于HH大学调查[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1:231-232.

②④⑤朱峰利.女研究生婚恋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③杨超.“剩女”现象产生原因的理性分析与感性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3:80-81.

猜你喜欢

才干高学历异性
浦东美术馆·大玻璃·独异性
汉滨:村干部趋向年轻化、高学历
高学历人才未必“低就”
学会闭嘴
“半数富豪没有高学历”
高学历人才实现价值谈
熊复的才干与学识——兼及他与胡耀邦的一段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