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应用体会

2012-06-01何云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7期
关键词:血糖糖尿病运动

何云峰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强度的减少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DM)患者也日趋增加。很多患者因为缺乏对糖尿病的正确认识,使糖尿病的控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1]。健康教育在糖尿病中的作用和地位日趋明显,全世界的糖尿病专家也一致认为细致扎实的糖尿病教育是成功治疗糖尿病的根本前提,能够进一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2]。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运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内科住院的老年DM患者138例,其中男68例,女70例,年龄55~78岁,平均65岁。138例患者均符合ADA1997年糖尿病诊断标准,FPG在7.8~10.7 mmol/L,OGTT中2 hPG在13~17.5 mmol/L。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糖尿病知识掌握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病因教育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糖尿病主要是由于禀赋不足,复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所致。其中先天禀赋不足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内在因素,而情志失调、长期精神刺激则是发生糖尿病的重要因素。饮食不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以及房室不节,劳欲过度,容易引发糖尿病[3]。针对糖尿病发生的病因,在教育中要加强情志护理,根据老年人易健忘、理解力差的特点,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其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指导患者在工作和生活中尽量避免惊恐、忧郁、易激动等负性情绪,遇事不要着急,不要轻易生气,生活要有规律,告知患者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才能有效控制糖尿病。在宣教中要做到耐心,同时及时帮助患者调整合理的饮食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饮食宜清淡、凉性有营养,忌吃肥甘厚味和醇酒炙烤、辛辣刺激之品,禁食含糖较高之物,节制房事,使患者能正确认识到合理膳食、劳欲适度的重要性并能做到长期坚持。

1.2.2 自我血糖监测教育 糖尿病治疗是一项长期的,并需要随病程进展而不断调整的过程。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是发生急性或慢性并发症,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控制血糖是关键。为监测病情变化,每日多次尿糖定性检测简单易行,有一定的实用意义,但不够敏感和可靠。自我血糖监测是近年来糖尿病患者管理方法的主要进展之一,可以及时全面地掌握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为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运动及调整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是糖尿病整体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指导患者正确应用便携式血糖仪观察和记录血糖水平,并告知患者当患其他疾病时、手术前后、外出旅游时,血糖值经常>10 mmol/L,运动前、中、后尤其是开始一项新项目时,遇有不适尤其出现心慌、手抖、冒冷汗等,怀疑或发生低血糖时或治疗方案改变时需加测血糖频率。通过及时对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教育,可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了如指掌,增加治疗疾病的自觉性、责任感与自信心,并能帮助医生确定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最佳治疗方案。

1.2.3 药物治疗教育 糖尿病药物治疗是一个漫长过程,不能中断或终止,故应对患者做好用药指导。告知患者服用中药汤剂宜温服,服用西药类降糖药时,严格给药时间、使用剂量并认真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和反应。一些患者服用降糖药较随意,经常会出现不按时服药、漏服药、自行补服或加服药现象,极易造成低血糖的发生而且达不到应有的降糖效果。目前运用于临床的口服降糖药有许多种,其服药时间、漏服药后的处理方法会有所不同,故要教育患者糖尿病治疗方案一经医生确定后,就必须长期严格坚持,不可随时随意服用,更不可想当然地补服或加服。需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要教会其注射方法、技巧和发生面色苍白、头晕、软弱乏力、心慌、饥饿感、抽搐、烦躁等低血糖不良反应的正确处理方法。

1.2.4 运动治疗教育 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运动有助于提高对血糖的调节能力,降低胰岛素拮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改善脂类代谢,有利于调整体重、增加体能,更可以使身心愉悦。运动疗法对老年性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疗效最佳,告知患者运动必须坚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但患者处于高(低)血糖或高血压未有效控制,合并酮症、肾病、视网膜出血或感染等情况应暂停运动。根据患者健康状况可以选择步行、慢跑、游泳和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时间以30 min为宜,不可过劳,否则会损伤脏腑精气,诱发疾病。要注意在运动中避免发生低血糖,开始运动时应有同伴陪同,并携带糖果备用,同时做好运动时足部保护,选择合适的鞋子和柔软棉织袜子,避免发生足部皮肤破溃和感染。

1.2.5 并发症知识教育 由于病情进展,糖尿病患者可出现有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感染等急性并发症和动脉粥样硬化、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组织病变等慢性并发症,要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及时做好并发症知识教育,教育患者定期检查眼睛,重视足部护理,保持足部清洁,预防外伤及感染等预防并发症的措施。告知患者一旦出现视物模糊、心前区不舒服、睡觉中突然被憋醒、走路腿脚不灵活或无力、上下肢怕冷严重等症状时,要警惕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2 结果

两组在入院时和完成所有健康教育计划后,对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糖尿病病因、心理、药物治疗、自我血糖监测、饮食、运动、生活方式、并发症预防等10个方面,满分为100分,低于60分为不及格,60~80分为合格,81~90分为良好,91分以上为优秀。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得分情况,所得数据采用χ2检验。

表2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在中医属“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目前还是一种终生性疾病,尚无根治方法。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整体医疗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糖尿病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糖尿病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就无法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早期、规范的治疗和良好控制就无从谈起。

以往我们在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宣教中,大多根据患者病情、医嘱进行心理、饮食、药物等方面的简单宣教,往往忽视了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因素如社会环境改变、难以容忍的挫折等等造成的心理应激状态、生活质量下降等也易造成血糖升高,从而诱发糖尿病。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组的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较对照组有所提高,其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意义,表明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护理人员及时对糖尿病患者开展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使患者能深入浅出地了解和掌握糖尿病发病原因、药物治疗、自我血糖监测和控制、预防并发症等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技能,改不良生活方式,积极配合、参与到糖尿病的综合康复治疗当中,从而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变活质量。

[1] 周志敏,李建军.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中华护理教育,2007,1(1):39.

[2] 朱艳秋,李静,云洁,等.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内容及研究进展.齐鲁护理杂志,2010,16(5):34.

[3] 方显明,林寿宁.简明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361-36.

猜你喜欢

血糖糖尿病运动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