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2-06-01张永立唐春阳何泉源吕玉庆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7期
关键词:脊髓康复训练康复

张永立 唐春阳 何泉源 吕玉庆

脊髓损伤作为康复科常见病,它常常给患者带来长时间甚至终生的运动功能障碍及伴随的日常独立生活能力降低,从而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负担[1]。由于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2],近年来运动康复干预开始作为脊髓损伤后稳定期的重要治疗手段,特别是强化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运动功能恢复有较好的疗效[3]。本文通过观察强化康复训练对治疗组患者的疗效,并用常规康复作对照,探讨强化康复训练对患者神经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至2012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40例,年龄20~60岁,平均(38.5±13.7)岁,排除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及凝血机能障碍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40例患者分为强化康复训练组(试验组,20例)和常规康复训练组(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康复具体措施 ①常规康复措施 两组患者伤后4周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四肢关节活动度保持、肌力增强、感觉刺激、坐站位平衡,以及早期电动起立床站立训练。未受损的上肢肌肉以力量训练为主,腰背肌和腹肌练习以力量和协调性训练为主,下肢以增强运动控制能力为主。感觉刺激:主要包括软毛刷快速刷擦进行触觉刺激,短暂局部冰刺激进行温度觉刺激,运用牵张、轻叩或加压手法进行本体觉刺激。②强化康复训练[3]治疗组于伤后第4周开始接受强化康复训练:即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强床旁早期康复训练,主要包括患侧肢体各关节的主、被动运动,重点是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等。每次训练30 min,2次/d。坐站平衡训练,从倾斜床开始,逐步进行坐位平衡、站立平衡,最后过渡到行走练习。日常生活训练,包括吃饭、用厕,穿脱衣服等。

1.3 评定方法 按照研究设计要求,由同一康复医师对患者治疗开始前和治疗2个月末的神经运动功能进行评定,评定人员不参与治疗。神经运动功能评定采用Rivermead运动指数和Barthel指数,Rivermead运动指数是对患者运动功能的直观评价[4],评定内容分为15项,有详细的评分标准,每项若能完成就得1分,不能完成记0分,满分为l5分。Barthel指数是广泛应用和有效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4]。总分100分,其中20~40分提示重度残疾,41~60分提示中度残疾需大量帮助,>60分提示轻度残疾尚能独立。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软件对干预前后及两组之间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构成比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内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Rivermead运动指数和Barthel指数评分的比较结果见表1。治疗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组间比较 各项评分干预前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改善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Rivermead指数和Barthel指数的比较()

表1 两组患者Rivermead指数和Barthel指数的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Barthel组别 Rivermead指数指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3.15±1.98 8.35±2.06△# 33.16±12.53 71.86±13.74△#对照组 1.26±2.03 5.64±1.87 32.96±11.59 55.46±12.63

3 讨论

脊髓损伤是一种可导致终身残疾的严重损伤,正确而及时地进行早期康复对脊髓损伤具有重要意义。强化的早期康复训练是以功能为导向,通过运动训练等手段,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5]。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康复前的Rivermead指数和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临床Rivermead指数较训练前显著升高(P<0.01),Barthel指数评分较训练前显著提高(P<0.01),且以强化康复训练组更为明显,提示强化康复训练后,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到更高程度的恢复和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其原因在于强化康复训练可使病灶周围的神经细胞通过轴突再生,树突芽生和突触阈值改变而实现功能重组,促使患者学习多种模式,充分发挥中枢神经的代偿作用,从而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神经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4 结论

强化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运动功能。

[1] ZM Deng,JJ Su,L Cai,et al.Evidence-based treatment for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 Neural NeuralRegenRes,2011,6(23):1791-179.

[2] 谢琪,石艺华,陈丽贤,等.早期运动康复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广州医学院学报,2009,37(1):24-27.

[3] 侯霞,梁玉梅,彭春玲.强化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致不全瘫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28(6):626-630.

[4] 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268-2290.

[5] E SilvaYP,Gomez RS,Marcatto Jde O,et al.Earlyawakening and extubation with remifentanil inventilated premature neonates.Paediatr Anaesth,2008,18(2):176-183.

猜你喜欢

脊髓康复训练康复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成像与CT的诊断对照研究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