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六西格玛方法减少门诊西药房处方配药差错

2012-06-01欧有权朱映周罗润嫦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7期
关键词:差错率六西格玛西药房

欧有权 朱映周 罗润嫦

医院药房是医院为患者服务的一个重要部门,药师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用药的安全与药物治疗效果。我院门诊西药房实行处方审核、处方调配以及核对发药的工作流程。其中,处方调配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该环节的差错率直接影响到药房的出门差错率。为此,本药房在2011年4月份应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法用于控制处方调配环节的差错,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方法

六西格玛管理原理主要是通过DMAIC模式[1-2],用统计学的方法对问题定性、定量分析,及时处理顾客和过程的关系,改进流程和目标,控制过程,达到最佳的产量、质量或最佳的社会需求。本项目通过成立处方质量管理小组,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法的5个步骤,即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找出门诊西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与改进,以提高处方调配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1.1 定义阶段(Define) 项目定义为降低门诊处方调配差错率,针对工作流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改进。

1.2 测量阶段 采取核对药师对调配差错进行登记的方法,对调配差错产生的数量、类型、时间进行记录。2011年1月至3月,门诊西药房总调配处方为162115张,处方配药差错记录共685例,差错率为0.42%(见表1)。药品名称、包装相似以及药品数量计算错误是主要的差错因素。

1.3 分析阶段 召集小组成员整理、分析测量阶段收集数据,通过头脑风暴法,从不同角度找出影响因素,并确定以下关键因素进行分析。①药品名称:药品名称相似容易混淆。药物商品名或通用名称相似或读音相同的现象较多,有的甚至只有一字之差,例如:他巴唑与地巴唑;利血平与利血生;消炎痛与消心痛等,这种因药品名称相似而导致的差错时有发生。②药品外包装:药品外包装、标签差别不大,同一厂家药品在外包装的设计上是非常相同的,包括图案、颜色、盒子大小等,假如在药架上摆放位置相近,稍一疏忽就可能造成差错。例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与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厄贝沙坦片(安博维)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安博诺)等。也有报道[3],药品的中包装数量差异、小包装的标签设计也容易导致调配差错。③药品规格与剂型:同一通用名的不同规格与剂型也是引起的差错主要因素之一。不少药品以相同的剂型多种规格同时摆在一个药房里,常常是两种规格多见,例如一个药房里同时摆放有0.125 g/片和0.25 g/片的头孢呋辛片片。不同剂型也容易导致混淆,如美托洛尔片与美托洛尔缓释片。④药品摆放位置:往往会因为药品位置标识不清楚、摆放数量过多,或者药品上架不规范,导致药品摆放位置过近、重叠甚至错位,而影响处方的调配准确度。⑤药品数量:在较为繁忙时,药师很容易也漏配药品种数,也有把调配药品的数量计算错误,或者记错药品包装规格。如某药60粒/盒,处方应调配42粒,应减18粒,却错减了12粒;或者把直接把它误为是42粒/盒,不扣减药品数。⑥人员因素:药房工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是导致差错的人为因素。例如,身体状况欠佳、睡眠不足,生活烦事,以及工作环境的干扰(如患者的催促、与熟人聊天、电话打扰等)。

1.4 改进阶段 基于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从份发挥每个成员的创造性思维,提出改进意见,选择改进方案,并实施落实方案。①建立与完善药房的工作流程与管理制度。六西格玛管理法具有对顾客需求的高度关注、高度以来统计数据、重视业务流程的改善等特征[4]。工作中应依据实际数据与情况,加强流程的改进与制度建设,降低各因素对调配准确度的影响,或者避免影响因素的产生,提高工作程序的准确度。同时,加强药房工作现场管理,如实施“5S管理法”[5],对人、物、场地进行有序管理,消除混乱,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建立处方配药差错登记表格,由核对发药人员进行监控,进行现场管理,当时发现当时提醒。同时,每天进行汇总及分析,在早上交班会上将相对集中的差错进行分析与讨论,并将差错纳入绩效考核,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部份,实行半年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②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安全意识与调配技能。很多的调配差错是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大意引起的,因此,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心教育非常有必要。同时,通过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整理容易发生差错的药品目录供大家学习,提高调配技能。不断强化药师调配的思维方法与思维习惯,要求调配处方时必须先审方,逐一调配,最后必须自我核对一遍方可提交到下一个工作程序。同时,如果出现情绪较差、精神疲惫或者生病的同事,管理人员应对员工进行心理辅导或者调整排班安排休息。③加强药品管理。在采购药品的环节上,如果能将容易引起处方差错的因素考虑在内,尽量减少一些外包装相似的药品等。规范药品摆放管理,实行严格的分区域管理,药品标识管理,高危药品管理等制度。外包装相似的药品、药名相似的药品摆放的位置必须严格分开。药品摆放位置相对固定,并贴上相应的标签,不要随便更改。药品品种与品种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最好中间有隔离物隔开,以免因过近、过挤而造成不同药品的混杂或重叠堆放。

1.5 控制阶段 评估改进方案实施后的效果,统计调配差错登记情况,并与改进方案实施前作比较分析,制定新的工作目标与标准,动态修正工作程序以持续改进。同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绩效考核制度,确保方案能有效地贯彻与落实。

2 结果

2011年4月份开始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4月至6月份总调配处方173489张,差错登记数为 366张,差错率为0.21%,比实施方案前降低0.22%。六西格玛管理法实施前后,门诊西药房调配差错情况见表1。

表1 调配差错的类型分布情况

3 讨论

处方调配差错不管是何种原因造成,都与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业务技术水平和注意力有直接关系。因此,提高人员质控意识与工作技能是关键工作。另外,六西格玛管理本身就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不能因为取得阶段性的进步就松懈,应该建立长期质量管理目标与计划,不断改进流程与工作方法,进一步减低差错率。同时,为保障患者能够用药安全、有效,需要药房药品调配流程的每个环节来保障。有报道[6],六西格玛法应用门诊发药流程,对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用药安全性,减少医院医疗纠纷有意义。因此,笔者认为应把六西格玛管理逐步推广到药房工作的各个环节,以全面提高药房质量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改变了人们固定的思维模式,避免“想当然”的思维模式,以客观的数据和事实作为改进依据,有利于建立一种全新的工作思维与管理方式[7]。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明显地感受出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先进性。通过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在工作人员心中树立了鲜明的质量管理理念与质量控制目标,依据客观数据进行改进,使药房处方调配环节的差错率明显下降,对减轻核对药师的工作压力,提高核对发药的准确率有着重要意义。当然,在开始实施过程中,由于员工改变原来的工作思维习惯,注意更加集中,工作更加仔细,加强了自我核对工作程序,因此,处方调配时间相对延长。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员工逐步适应了新的模式,效率有所提高,虽然平均处方调配时间相对还是有所延长,但笔者认为,这种时间成本的付出是有价值与意义的。

[1] Dreachslin JL,Lee PD.Applying Six Sigma and DMAIC to diversity initiatives.J Healthc Manag,2007,52(6):361.

[2] Myers VL,Dreachslin JL.Recruitment and retention of a diverse workforce: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J Healthc Manag,2007,52(5):290.

[3] 丛军兹,缭淑霞,时薛丽.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药品包装问题与建议.中国药学,2011,22(41):3934-3936.

[4] 岳春雯,张鉴,邹文.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药师干预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齐鲁药事,2011,30(1):48-50.

[5] 欧有权,梁慧君,罗润嫦,等.5S管理法在医院门诊西药房的应用.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1:258-260.

[6] 董爱琴,包杭亭,陈玲芝.六西格玛法在门诊发药流程中的应用.海峡药学,2009,21(10):225-227.

[7] 楼永海,朱玲凤,叶君飞,等.应用六西格玛方法对缩短胺碘酮血药浓度检测出报告时间的探讨.海峡药学,2010,22(6):229-230.

猜你喜欢

差错率六西格玛西药房
加强西药房管理对药学服务质量的影响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基于精益六西格玛方法缩短航天典型非金属物资供应周期的探究与实践
科学化管理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精益六西格玛方法在轨道电路状态修中的运用
六西格玛管理评价准则
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度、降低差错率临床观察
PDCA循环法在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中的作用观察
没考100分就是有知识没掌握?
临床提升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实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