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域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探讨

2012-05-31张敏

东北水利水电 2012年3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流域规划

张敏

(松辽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信息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1)

流域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流域开发规划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价和预测,以为政府制定或修改规划提供技术支持,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控制污染和减少环境破坏[1]。它是环境影响评价在规划层次上的应用,既包括规划所引起的环境因子的改变及其程度等环境效应,也包括受环境效应的作用而造成的经济增长、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的改变及其程度大小这些环境影响[2]。目前,流域开发规划EIA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理论层次且结构不够完善。加强流域开发规划EIA的研究及及其应用探索,对贯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流域开发规划EIA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1.1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国外在70年代开始重视流域开发规划EIA方面的研究,大流域的开发规划所引起的环境影响的复杂性促进了EIA的发展。他们不仅开展理论研究,还注重应用。美国在对流域的存在问题及工程项目可能造成的影响作了详细研究后,才开始兴建著名的田纳西流域工程(TVA)。澳大利亚的默里达令河、肯尼亚的特纳河、英国的特伦特河、印度的印度河流域则应用了模型进行流域开发规划EIA及管理。

我国的流域开发规划EIA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阶段,如概念与意义、内容、重点、方法、工作程序、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方法既不完善也不统一,所采用的主要是项目EIA法。现行环境影响评价,虽然对开发影响范围内的环境因子进行了物理、化学、生态、生物和社会的影响评价,但并未与经济指标挂钩,没有致力于经济与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和改善[3]。流域开发规划EIA的实践还较少,主要以长江的水利建设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为主。长江水资源保护科研所及其他评价单位进行了大量的水利工程EIA,虽是单项工程EIA,但因规模巨大也包涵了流域EIA的内容。同时也进行了大量涉及流域规划、城市水利建设、区域水资源开发、跨流域调水等战略环境评价。

1.2 借鉴国外经验,中国应注意的问题

中国在流域开发规划EIA的理论研究及应用方面,可从国外借鉴许多经验。

进行流域开发规划EIA时,应加强自然资源的整体性认识,从地表水、地下水、湿地、空气、土壤、生态系统等统筹考虑。流域内各环境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能孤立或偏重某种单一因子,而应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重视流域这个有机整体内各要素的相关性。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决策支持系统(DSS)、环境专家系统(EES)等来建立流域开发规划EIA数据库。强劲的公众参与是保证流域开发规划EIA有效性的基本前提,流域开发规划EIA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应充分重视公众参与。在预防或减缓措施中重视非工程措施,如保护湿地、植树造林、保护地下水资源等来防洪和保护生态环境,其实质是从系统论出发,充分发挥系统的自组织性、自适应性。

2 流域的特点及其环境影响

2.1 流域复合系统特点

流域由资源、环境、人口、经济与社会等诸多要素组成,是不断发展着的多层次空间系统。流域内部由若干子系统组成,包括流域自然环境、流域资源、流域经济、流域环境保护等子系统,各子系统内部又由次级子系统组成。流域系统中各要素互为条件、互相制约、互相促进,构成复杂的联动关系,共同影响着流域的发展。从流域内资源来看,就包括水、热、农林、旅游、矿产资源,相应地形成了或可以发展成多种产业并存的局面。单对水资源而言,就面临着水资源调配的首要问题。流域内水资源存在时空分布不均现象,同时有着它的多用途: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生活需水、航运、水能利用等,所以如何从时空维度合理利用水资源,如何协调各产业关系,就成为在决策中须充分考虑的问题。

2.2 流域开发活动带来的诸多环境影响

流域开发活动在其施工期和营运期都会对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造成重大影响。流域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其中主要的水,包括:洪水、水土流失以及由此引起的水利工程淤塞;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与生态需水相矛盾;把水环境恶化,水质污染与介水传染病流行。土,包括耕地受污染或被淹没、占用,土壤盐渍化,土壤肥力下降。大气,流域开发活动可能造成大气中TSP增多,SO2、NOx、CO2等浓度超标及酸雨频率增高。气候与自然灾害,自然植被遭破坏后,森林丧失调节气候的能力,气候逐渐恶化,水旱灾害频繁。水库水位的变化,可能引起诱发地震。生物多样性,由于生境的破坏、栖息地的减少、湿地的退化,导致流域内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的消亡甚至灭绝。由于水环境恶化,可能引起鱼类资源锐减,大坝、涵闸会阻隔鱼、虾、蟹洄游通道。社会经济,流域开发活动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也会引起一些社会经济问题,如移民,土著遗址的退化。随着资源的耗竭,最终也会使经济发展受到负面影响。流域的经济衰退程度与生态恶化程度成对应关系[4]。

3 流域开发规划EIA的评价系统与评价方法

3.1 流域开发规划EIA的评价系统

流域开发规划首先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人,出于什么目的,根据什么标准,采用什么方法,对流域开发规划的什么环境影响进行评价”。这句话涵盖了流域开发规划EIA系统的5个要素,既评价者、评价对象、评价目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评价者,流域开发规划EIA评价者的来源多样复杂,包括行政机构评价者、司法机构评价者、研究机构评价者、公众评价者等,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出发,为规划EIA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评价对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七条及第八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流域开发利用规划,应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流域开发规划的环境影响并不局限于本流域,往往还通过水流、大气、土壤、生物等介质作用,经济贸易、人员往来等途径扩散到相邻的其他区域。因此,流域开发规划EIA不仅包括本流域,应同时也包括其他受影响区域。

评价目的,流域开发规划EIA的评价目的在于确保将环境考虑纳入决策和实施之中。它通过对规划的环境后果进行分析评价,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或战略修改、调整建议,以避免或尽可能降低由于决策失误而带来的消极环境影响,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

评价标准,从内容上看,评价标准包括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基准两部分。指标体系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社会经济评价指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基准值可分为定量和定性两种。定量基准值可通过现行的环境标准值、背景或本底值、类比情况等来确定;定性基准值可以用人们可接受的水平来描述。

3.2 评价方法

流域开发规划EIA评价方法根据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三类。

传统EIA方法,传统项目EIA法通过适当修正后可用于流域开发规划EIA。包括定性分析方法、数学模型方法、综合评价方法、环境经济学方法。

政策评价方法,这类方法有对比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统计抽样分析法、情景分析法。

系统综合集成方法,以系统、综合和集成为基础的三大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研究方法,“要素论”与“整体论”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环境、社会、经济”三效益相结合的集成研究方法。国外在流域开发、规划、管理中成功运用了各种模型,包括开发、运行、水量与水质、多目标规划等方面。

4 流域开发规划EIA的工作程序

1)工作程序包括工作方案制定、工作实施和工作总结3个阶段。其工作流程图如图1所示。

2)技术路线包括流域资源分析、价值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替代方案的提出及分析等。整个过程中,应注重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其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5 环境影响报告书

结合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法要求,流域开发规划EIA报告书应包括以下三方面。

5.1 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从文章前面所提到的社会、经济、环境各方面来考虑流域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5.2 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及替代方案

预防或减缓措施能避免、降低、修复或补偿开发规划中对环境有害的要素,将不良环境影响消除或降低到合理的、可接受的水平。预防或减缓措施及替代方案的提出,应遵循目标约束性、充分性、现实性、广泛参与的原则,可采用资源定位与参与式相结合的方法来形成。替代方案则是指能够实现与建议方案具有共同战略目标的各种可能的其他实施方案,以供决策者从中选择一个环境代价小、经济社会效益高的最佳方案,或者是能够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最佳均衡方案。替代方案分析,确定各方案的运行成本、效益或效果后,再算出各方案的费用效益比和净效益,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最佳方案。对于效益难以确定的方案,通过费用效果分析进行方案优选。

图1 流域开发规划EIA工作流程图

图2 流域开发规划EIA的技术路线

5.3 提交成果形式与内容

流域开发规划EIA报告书尚未有统一的内容与形式,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封面,封面上应注明流域开发规划名称、评价者及单位名称、评价时间。总论,包括编制报告书的目的、依据;评价范围和工作等级;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步骤。流域开发规划分析,包括规划内容、过程和组织分析。流域环境状况描述,对本流域和受影响的区域内的自然环境背景、社会经济背景、生活环境,在规划执行前、中、后三个时段进行描述。流域开发规划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及防范措施,预测规划所引致的社会经济活动、环境效益,分析费用效益,提出防范措施。替代方案分析,进行替代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将其与原方案从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进行比较。综合评价,把原有规划方案、附带防范措施后的调整方案、替代方案的费用和效益或效果放在一起按效费比、净效益或效果情况排出优劣顺序。公众参与,包括公众参与者构成、参与方式、介入时机、公众对于战略方案的反馈意见及建议措施。结论,给出明确结论,接受或否定该方案,修正该方案或制定补救措施,接受一个或几个替代方案。附录,与该评价有关的附图、表格、数据或文献复本等。

6 结语

流域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流域开发规划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价和预测,为政府制定或修改规划提供技术支持,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控制污染和减少环境破坏。流域开发规划EIA将整个流域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综合考虑,对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加强流域开发规划EIA的研究及及其应用探索,对贯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尚金城,包存宽.战略环境评价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MARIO DIAZ,JUAN CARLOS ILLERA,DOLORES HEDO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Plans and Programs∶A Methodology for Estimating Effects on Biodiversity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Volume 28,Number2,2001.

[3]黄川友.规划环评的问题与对策[J].环境保护,2009(18).

[4]饶群,等.流域开发的可持续性研究[J].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2001,12(3):6—8,12.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流域规划
压油沟小流域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沙颍河流域管理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打造智慧流域的思路及构想——以讨赖河流域为例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