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心

2012-05-30田野

读者 2012年7期
关键词:大学士军事情报康熙

田野

清朝康熙年间,福建出了两位有名的才子:一位名叫陈梦雷,一位名叫李光地。康熙九年(1670年),两个人同榜进士及第,同被授予编修之职。俗话说,惺惺惜惺惺。陈梦雷与李光地也相互仰慕,亲如兄弟。

康熙十二年(1673年),陈梦雷与李光地结伴回福建探亲。陈梦雷家住福州,李光地家住安溪,相距不远。两个人在福州分手,约好探亲结束再一同结伴回京。可是,就在陈梦雷与李光地分手后几个月,驻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突然起兵反清,自立为王。身为清朝编修的陈梦雷和李光地一下子陷入了叛贼耿精忠的“鸟笼”。

耿精忠分别给陈梦雷与李光地下了聘书,聘请二人在小朝廷里担任职务,命令他们立即到福州上任,否则,格杀勿论。不仅如此,耿精忠为了防止陈梦雷逃跑,还把陈梦雷的父亲软禁起来,逼迫陈梦雷就职。

陈梦雷与李光地得到了耿精忠的赏识,这看起来似乎是件好事。可是,如果耿精忠起事失败,那么他们两个人不仅官职不保,还可能有杀身之祸。然而,如果他们不上任,也可能有灭门之灾。李光地从安溪到达福州后,悄悄来到陈梦雷的府上商量对策。

兄弟相见,分外亲热。寒暄之后,话入正题。陈梦雷说:“耿精忠兵少将寡,难成大事,必败无疑。可是,我父亲目前在耿精忠的手上,所以不能离去,只能以有病为由拖延。李兄快快离开福州,否则,会落个不忠的罪名。”李光地想了想,说:“既然弟不能脱身,不如出任耿精忠给的职务,搜集其军事情报,我在外面接应,为清军报信。将来事成之后,你我兄弟共同建功立业。”陈梦雷表示赞同。为此,李光地还写下了“李陵不负汉,梁公亦反周”的诗句。

事情果然让这两位大才子给言中了。两年后,耿精忠兵败,福建重新回到了清政府手中。这时候,李光地利欲熏心,昧起良心,把所有的功劳占为己有。对于好友陈梦雷,他却忘得一干二净。李光地因为向清军提供军事情报,受到了康熙的提拔重用,出任内阁学士。陈梦雷却因为曾经出任耿精忠的官员而被捕入狱,生命危在旦夕。

这时候,能够证明陈梦雷清白的只有李光地一个人。可是,李光地坚决否认两个人曾经密谋让陈梦雷做内应的事情,更否认陈梦雷曾经给过他军事情报。这可是要陈梦雷命的事儿。在大狱中的陈梦雷终于认清了李光地的丑恶嘴脸。他悲愤至极,在牢狱中写下了《告都城隍文》,揭露李光地背信弃义、卖友求荣的卑劣行径。

李光地与陈梦雷都是当时举足轻重的学者,他们之间的纠纷引起了当时翰林院大学士们的高度重视,大家都相信陈梦雷。一时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大骂李光地猪狗不如。可是,康熙皇帝却相信了李光地。陈梦雷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这时候,翰林院的大学士们对李光地群起而攻之。大学士徐乾学更是义愤填膺,他以李光地的名义向康熙皇帝写了一份诉状,在上朝时递给李光地,逼李光地上奏。在众目睽睽之下,李光地只好向康熙皇帝求情,宽恕陈梦雷。但是,对于陈梦雷给他提供军事情报的事儿,他坚决否认。因为李光地的供述,陈梦雷免于一死,被流放到辽宁。

李光地知道自己对不起陈梦雷,在陈梦雷被流放的路上,送去物资资助陈梦雷。陈梦雷坚决拒绝,并愤然写下了《绝交书》。陈梦雷在辽宁一边教书,一边研究学问,写出了《周易浅述》《盛京通志》《承德县志》《海城县志》《盖平县志》等。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陈梦雷回京,担任诚亲王胤祉的老师,主编了著名的《古今图书集成》系列丛书。

李光地则是青云直上,官至直隶巡抚、大学士、吏部尚书。他为官清廉,学识渊博。但是,因为“卖友求荣”一事,处处被人唾骂,一生受尽了良心的折磨。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让儿孙们去请陈梦雷,希望能够当面向陈梦雷谢罪,请求陈梦雷的原谅。可是,遭到了陈梦雷的严词拒绝。李光地悔恨不已,临死都不肯闭眼。

良心在天,人间自有公道。一个人不管贫富贵贱,只要有良心,就会幸福一生。否则,就会像李光地一样,背着心灵的十字架,死不瞑目。

(陈德铭摘自《才智》2012年2月上)

猜你喜欢

大学士军事情报康熙
包拯为何穿龙袍?电视剧有误
康熙:阳刚雄健
《康熙等五代清帝各书一“福”字》
孙子的军事情报思想
明人内阁性质观点述评
整太监
整太监
康熙下象棋
评价军事情报价值的指标体系*
《武经七书》军事情报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