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座西部名镇的管理创新

2012-05-16吕晋春张金平郝寨成

祖国 2012年9期
关键词:村民代表乌兰运行机制

吕晋春 张金平 郝寨成

素有“太阳石故乡”之美誉的乌兰木伦镇,位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东南部,隔乌兰木伦河与陕西省大柳塔相望。属于内蒙古呼—包—鄂“金三角”区域,交通便利、区位环境优越。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内蒙古十佳星级文明镇”、“内蒙古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为了更好地推动矿区农村的和谐稳定问题,构建政群干群之间的和谐关系,镇党委、镇政府经过长期以来的摸索,研究制定并出台了关于确保村民自治的“四权四制”长效机制。

“四权四制”有新内涵

所谓“四权”就是将村里所有重大事项的决策权都按照“党支部履行决策组织权、村民(代表)会议履行决策表决权、村委会履行决策实施权、村民监督委员会履行决策监督权。”这一制度的真正意义就是要做到村里的事村民说了算,真正体现群众当家作主。具体讲:

一、在村党支部的组织下,按照全村家族和居住区域5到15户人家产生一名村民代表的比例,通过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等方式,让村民自己选出自己家族中或居住区中最有威望的人当村民代表,组成全村的村民代表会,并从中产生一名执行主席。显然这样的村民代表会才是村民能够真正信赖的代表会。二、村里所有重大事项或决议都要通过村民代表会去表决决定。这样的村民代表会避免了过去在施行村民表决权时七嘴八舌、混乱难决的弊端,同时也体现了全体村民参与村级自治的民主权和广泛性,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三、通过村民代表会表决通过的决议决定,村委会要履行决议的实施权。同时要向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实施情况,接受广大群众监督。四、村民监督委员会履行决策监督权。村民监督委员会由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的,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对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履行决策监督权,负责决策议题征求意见、组织表决和村委会对决议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有权参与村务管理及决策活动,有权审查村委会的工作情况及财务单据,有权督促村民会议决议的实施,享有检查、质询、否决等权力。

所谓“四制”就是保障“四权”等基层民主管理制度的运行机制。即所有村级重大决策事项都要按照“决策启动机制、民主表决机制、组织实施机制、监督评议机制”的运行模式进行民主管理,切实维护农牧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一是决策启动机制。经村民会议授权,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要通过村民代表会议集体决策。二是民主表决机制。经村民会议授权,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要通过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表决。村民代表会议采取举手、无记名投票等多种方式进行表决,2/3以上的村民代表通过后方可形成决议。三是组织实施机制。村委会在村党支部领导下,贯彻执行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的决议事项,并随时向全体村民公开实施进度和实施结果等。四是监督评议机制。村党支部和村民监督委员会对决策过程、执行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问责,并按规定程序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通报监督情况。

新机制带来新成效

“四权四制”制度在乌兰木伦镇的成功实践,使该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加巩固,村级组织运行体制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合理,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有效化解了事关农村和谐稳定的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充分发挥了群众主人翁意识,解决了思想上“松”的问题。通过推行“四权四制”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突出了群众的主体地位,群众从过去村务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决策者”。从该镇各嘎查村村民代表会议情况看,几乎都是全勤开会,代表们准备都很充分,还有许多群众自发列席会议,参与村级事务的讨论决策,由过去的“要我议”变为现在的“我要议”。群众全程参与决策、运行和监督,从根本上减少了矛盾纠纷滋生的因素。

二是强化了村民代表培训教育,解决了代表能力“软”的问题。全镇在加强对“四权四制”学习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三个层面的培训教育。首先,加强了法律法规的培训,乌兰木伦是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境内企业多,针对近年来地企关系复杂,矛盾纠纷多的实际,通过举办培训班、培训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境内居民法律培训,目前,已成功举办各种培训会93场次,受训农牧民达4673人次,教育引导群众依法办事,办事依法,进一步理顺了地企关系,目前,驻镇企业每年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550个,带动增收4660万元,形成了“企业发展,群众受益”的良性互动。其次,加强技能培训,根据全镇实际情况,结合企业需要,通过举办各种机械培训班,提高村民代表的从业技能,2008年以来,累计培训村民代表1317人次,76.5%实现稳定就业。第三,培训提高理事、理财能力。乌兰木伦地处矿区,居民生活水平比较富裕。在推行“四权四制”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过程中,他们把提高理事、理财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引导广大居民合理消费,科学理财。通过培训,村民代表带头致富、带领致富、依法依理理事的能力明显提高,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提高了代表在群眾中的威信,保证了“四权四制”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规范有序运行。

三是健全了规范议事制度,解决了基层工作方法“散”的问题。就拿嘎查村来说吧,长期以来,没有科学有效的制度保障,在议事和落实过程中常常出现人多嘴杂、决策难定、决策难执行的窘境。通过推行“四权四制”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先后制订代表产生条件及程序、议事规则、村务公开等一系列规章制度10多项,实现了事前、事中、事后有章可循、规范操作。基层工作走上了办事有章,选代表有序的良性发展轨道。通过有效的制度约束规范,嘎查村务实现了阳光运作,做到“村官”用钱村民批,“村官”决策村民审,“村官”办事村民评,促进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凝聚了民心、汇集了民力。

四是加强了村级班子队伍建设,解决了基层组织“弱”的问题。推行“四权四制”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关键在人,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关键是把一批群众中有威信、办事有能力、带动效应好的“能人”选入村级领导班子。在加强村级班子建设过程中,该镇把优化村级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提升整体素质作为根本目标。通过组建联合党支部、下挂村支书等有效形式,优化班子队伍。目前,全镇 个村支部书记平均年龄48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42%,村级班子的服务水平、凝聚力明显增强。2008年以来,仅嘎查村通过兴办村集体经济、组建各种协会,一年为农牧民每人增收近5000元,2011年全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500万元。村支部真正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组织村民自治的坚强核心和战斗堡垒。嘎查村群众满意度从2008年的86%提高到现在的99%。

上述“四权四制”作为农村工作的基本制度,得到了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向全市进行了推广,目前全内蒙古自治区各旗县农牧村也都把这一制度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先进制度进行推广应用。

和风梳嫩柳,细雨润奇葩。今日的乌兰木伦镇,在党委、政府一班人的带领下,人和、地肥、庄稼丰;风正、企兴、人心顺。好一派繁荣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农村新气象!

猜你喜欢

村民代表乌兰运行机制
DK SPACES AND CARLESON MEASURES*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乌兰托娅推出新歌《带一片草原去北京》
乌兰河
前置七条红线 选优村民代表瑞安市全面建立村民代表退出机制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草原上的乌兰娜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履职量化管理让村民代表“在位有为”
检察权透明运行机制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