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分析

2012-05-09郭宇

现代经济信息 2012年5期
关键词: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

郭宇

摘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合作为双方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本文主要从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了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结构等问题。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一、东亚经济体贸易政策回顾

从二战到20世纪70年代,亚洲很多发展中国家采取进口替代战略,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扶持本国工业部门发展来带动经济增长。当时有很多经济学理论成果支持这一战略,其中就包括幼稚产业理论(infant industry theory)。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无法和发达国家的制造业竞争,因此政府可以为了增进社会长期福利,通过补贴来鼓励该产品的生产后排出外来竞争直到它能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然而,进口关税可以允許一个不成熟的产业存活下去却不能帮助它提高经济效率。因此,在很多国家发现他们并没有赶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步伐之后,调整了经济发展战略,也就是通过出口工业制成品到发达国家来实现工业化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采取这一战略的亚洲经济体,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东亚奇迹。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印尼、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的外长聚集在泰国曼谷,发布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布东盟成立。东盟自1967年成立以来,成员国由五个国家增加到现在的十个国家,并一直采取开放性的经济政策。

二、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

2004年10月,在老挝万象召开的东盟第十次峰会上,东盟经济部长与中国签署了中国东盟货物自由贸易协议框架。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正式启动。就此形成了一个拥有19亿消费者,1048万平方公里土地,4.5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也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在东盟经济体中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到2009年中国已成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三、贸易协定的静态经济效应

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静态经济效应主要包括两种,即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在区域减税前,中国和东盟为了保护国内市场,双方的关税较高。CAFTA建立后,关税壁垒的撤销和减弱使某一成员国国内生产成本较高的产品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其他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的产品所取代,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了贸易额。由于产品的进口价格比原来的生产成本要低,也提高了社会福利水平,这就是中国—东盟的贸易创造效应。

同时,区域合作组织还有的一种经济效应是贸易转移效应。即成员国之间由于关税的减少原来从自由贸易区外的国家进口产品的成本升高,因此转而从贸易区内国家进口,对外的关税壁垒阻碍了低成本产品的进入,消费者支付了更高的消费价格。

对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两种经济效应的比较,很多国内外学者对此做过实证研究,主流结论是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由于中国与东盟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偏好、产业结构等很多方面都很相近,这一结论也是可以理解的。

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产业内贸易

国际经济学理论表明,自由贸易可以避免保护政策所带来的效率损失。同时自由贸易还会给国家带来额外利益。从贸易划分角度来讲,世界贸易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对于产业间贸易,比较优势是贸易的主要动因;而产业内贸易主要得益于规模经济效应。消费者对于不同产品的需求会促使两国进行产业内贸易。由于存在规模效应,各国可以在更大的规模上从事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消费者也可以有更多的消费选择。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毋庸置疑的会为所有缔约国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市场规模的增加允许企业生产更多的产品,因此会降低生产的平均成本。由于中国与东盟国家有很多相似之处,如资本劳动比等,则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产业内贸易在成员国的贸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东盟国家与其他国家的进出口商品分类情况,我们可以看出东盟前5位进出口商品间有很强的相似性,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东盟的对外贸易有很大规模是产业间贸易,这就给贸易双方都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利益。

五、与中国的贸易逆差

东盟在近几年来和中国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2009年东盟与中国贸易逆差达到800多亿美元,主要由于中国在工业和农业部门存在较强的竞争优势,同时中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涌向农村降低了中国产品的相对价格。随着中国经济贸易结构的不断优化,劳动力工资水平上涨,这一现象在一定时期后会有所改变。作为世界经济链条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东盟的贸易逆差也被东盟与欧盟、美国的更大的贸易顺差弥补。

六、发展前景展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也会为各成员国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随着东盟经济体的不断发展,市场的不确定性逐渐降低,不只中国和东盟国家对投资整个区域市场很感兴趣,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也被亚洲市场的投资环境所吸引 ,这对整个亚洲地区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域内贸易迅速扩大,双方在货币结算方面也会有更多的合作,贸易和投资加强了各国的金融往来。因此在货币领域的合作的加强,会促使贸易区内各成员国的交易成本降低,推动自由贸易区的进一步发展。

虽然在各国经合作过程中会有一些问题和分歧,但联合起来的亚洲国家将会为实现亚洲经济崛起,实现区域内和谐而共同努力。因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
RCEP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世界主要自由贸易区介绍
关于自由贸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