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医院财务分析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2-05-09石晓颖

现代经济信息 2012年5期
关键词:财务分析应对策略问题

石晓颖

摘要: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作为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特殊法人主体,在管理理念上与普通企业一样有许多共同之处。医院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病人需求的同时,还必须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营目标,医院要想提高运营效率,增强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财务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医院;财务分析;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医院财务分析与管理作为财务控制系统,是医院财务管理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手段。医院财务分析是利用医院的财务报表等相关经济信息资料,对医院资金运行结果进行分析,全面评价医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下一步的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和财务控制提供数据资料。对医院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分析,有利于评价医院预算和计划的执行情况;有利于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有利于管理者做出科学决策。通过加强财务分析,揭示财务管理中的潜在问题和蕴涵的发展趋势,认识和掌握财务活动的规律,改进财务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医院发展服务。

一、医院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医院财务分析与企业相比还存在着差距,在重视程度和分析深度等方面,既有客观条件的限制,又有主观因素的影响,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

1.分析方法单一,综合水平不高。财务分析报告仅按照会计科目简单罗列数字,局限于增减比率和结余数额比较,对存在问题缺乏深层次的、实质性分析。在分析方法上仅运用对比分析法,没有运用结构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管理措施。财务人员由于受业务知识单一性限制,只重视内部财务指标分析,欠缺对医疗服务和相关业务等医疗方面知识的了解,无法从财务变化中判断业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财务指标的因素,影响了对经济活动评价的吻合度,造成医院财务分析综合水平不高。

2.分析指标不全面,缺乏行业可比性。目前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一般包括每职工平均门诊人次、每职工平均业务收入、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每床日收费水平、病床使用率及周转次数等,和企业相比少之又少。医院之间大多缺乏横向比较,重视单个指标孤立分析,不重综合分析。大多医院财务报表不公开,难以获得其他医院信息,分析局限于医院内部,缺乏同行业之间的对比,无法了解相同指标在同行业中的地位,不利于医院的经营决策。

3.重内部分析,缺乏行业外部因素分析。医院财务分析大多局限于内部,医院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找不到医院在卫生行业中的位置,不利于医院对自己的经营决策进行适当定位,淹没了管理者的业绩。行业外部医疗物价收费政策、市场状况、国家医药政策和医院财务制度等都是影响医院经营活动的因素,这些外部因素对医院经营影响很大,造成医院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大幅度波动,不利于领导者经营决策。

4.重事后分析,缺少有价值的前瞻性分析。医院分析着重于对财务报表的事后分析,缺少对风险防范和发展潜力的预测,侧重于财务指标的静态分析,忽略了医疗服务活动的动态分析,不能满足医院发展的需要。事先对医疗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论证,采取最优的经营策略和有效管理措施,要比事后剖析更为重要。

二、加强财务分析的应对策略

1.完善医院报表体系,增强对现金流量分析。2010年12月31日财政部发布的新《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报表体系进行了完善,去掉了原有财务报表中的基金变动情况表,增加了现金流量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和成本报表等。现金流量表的引入,体现了医院管理理念的国际化趋同,可以使财务人员了解医院经济效益的来龙去脉,揭示医院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收益之间的关系,分析医院收益质量。成本报表的运用,可以全面剖析医疗成本的内在结构,从性质、功能两大面分别揭示医疗成本的构成,并对成本构成的合理性进行全面监控分析,找出医疗成本持续增长的根本原因,从而合理控制成本,降低医药费用,解决老百姓“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

2.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增强财务分析的质量。科学有效的财务分析需要完善的财务制度。加强预算管理,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加强货币资金管理,严格用款计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药品、卫生材料等流动资产的管理,在满足临床需要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库存量,避免积压资金,严格出入库管理,杜绝浪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分析各环节风险点,增强控制措施;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提高财务分析水平和质量,促进医院经济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3.搭建财务分析平台,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医院应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为广泛收集财务信息搭建平台。医院财务分析不仅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还应对造成财务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单靠财务人员的力量无法对各项因素做出准确判断。应建立以财务人员为主,多部门人员参与的财务分析队伍,提高财务分析的水平。财务分析人员除了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外,还应深入实地了解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调整知识结构,系统掌握分析的技术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4.收集充分的有价值信息,整体分析与专项分析相结合。进行财务分析必须有充分的资料支撑,尽可能收集有价值信息,才能保证财务分析的依据全面、客观、准确。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收集、整理和积累与财务分析相关的资料。在对医院经营活动进行整体性分析的同时,还要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开展专题分析,如:医院的绩效分析、专项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等。在分析中找出差距,揭示实质性原因,避免分析的片面性。

5.增强风险意识,提高财务人员的分析判断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和收益并存,财务分析能为医院的生存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使医院的经营活动高效有序进行。为增强医院的应对能力,避免可能发生的风险,加强事前分析和预测,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在财务管理中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通过设立科学化的财务预警指标,增强财务人员的判断和分析能力,采取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从而强化医院管理,促进医院健康稳定发展。

构建医院财务分析理论、方法、指标框架體系,必须全面系统,重点突出,真实反映医院财务状况。为有效执行新医改的方针、政策,满足病人的需求,医院将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因此建立一个全面的财务分析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太宙.加强医院财务分析的思考[J].中国医院知识仓库,2011(08).

[2]医院财务分析与管理对策[J].海峡医界网,2011(08).

[3]医院财务分析缺陷与对策[J].华夏医界网,2010(12).

[4]探讨财务分析报告[J].华夏医界网,2010(12).

[5]加强财务分析促进医院健康发展[J].华夏医界网,2011(11).

猜你喜欢

财务分析应对策略问题
统计相对数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企业如何实施财务预警分析
试论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