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2012-05-09杨晓荣

现代经济信息 2012年5期
关键词:国家审计国家治理免疫系统

摘要:审计作为一项免疫系统,在国家宏观治理过程中,对提高决策者和人们对国家审计的重视程度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首先讨论对国家审计的认识,然后逐步浅议其在国家治理中的现状和问题,最后给出笔者对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过程中重要性的思考。

关键词:国家审计;国家治理;免疫系统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一、引言

国家审计就是由国家法律确认的,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关和职业人员对国家财政收支和公共资金使用的安全和效能所实施的监督与控制活动,也可以理解为,国家运用一定的行政手段和专业技术手段对当前经济社会所进行的一系列监督管理工作。其具有特殊性、广泛性和连续性及专业技术性等特征。

原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曾如是说:国家审计不仅是照妖镜,还是显微镜、望远镜;不仅是经济卫士,还是经济医生;不仅是看门狗,还是牧羊犬。因此,国家审计对国家财政经济监督的单一职能早已延伸向社会的方方面面。首先,具有监督职能,这是国家审计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一项职能;其次,还具有惩治职能及控制职能等。

二、国家审计在我国国家治理中的现状和问题

(一)国家审计在我国国家治理中的现状

自我国《审计法》颁布以来,审计人员通过逐渐摸索和创新,使得审计制度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及制度化的轨道,不仅在立法上,而且在实践上丰富了我国审计监督工作的内容,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每年都由审计署长向全国人大委员会报告一次,这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及有关领导的高度赞扬。其次,从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中可看出,我国当前的国家审计制度是典型的行政型国家审计制度。国务院、各省级政府、各地级政府及各县分别设立相应的审计机关,即审计署、审计厅(局)、审计局、县级审计局。各级审计机关受同级政府委托,按照相应的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权,每年针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向本级人大常委会做汇报。

(二)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问题

1.审计独立性不够

我国审计机关设在政府,在政府领导下实施审计,其审计项目、经费、领导的任免等都由政府控制,具有很强的政府“内审”色彩。这种管理体制暴露出的问题有:审计结果透明度受到限制,审计监督领域留有死角,其目标和重点不稳定等,造成审计对权力制约和监督作用的影响无法最大程度的发挥。

2.审计范围有盲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资金和资源被多种所有制主题使用,但是我国法律对国家审计范围做了相应限制性规定,规定只将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国有金融机构作为审计对象,这就使得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并没有对所有使用公共财政资金和资源的主体都进行审计,很大程度上没有肩负起国家和纳税人委托的对公共资源使用的评价和责任,也没有全面监督国家经济活动,因此出现了审计盲区。

3.缺乏内部相互制衡机制

在我国审计过程中,一项完整的审计程序包括审计批复、立案、计划、查证、审理及执行等。但审计机关在对项目进行审计时,整个审计程序通常由一个业务部门全权负责,业务部门随时可以根据审计情况擅自调整审计计划,管理部门常常无法对审计组的审计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只能進行事后审计管理。其次,审计机关的每个业务部门通常负责固定的审计项目,久而久之,审计人员与被审人员便形成了某种“亲密关系”,在审中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纪现象给予包庇,其审计的核心——独立性自然也不能得到相应保障。

三、进一步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重要性的思考

1.改革国家审计体制,确保其地位独立性

中国审计机关自成立以来,其成绩有目共睹,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面对竞争异常激烈的新世纪,过去的审计制度难免有些捉襟见肘,不能很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如西方有国家为遏制国家财政资金使用中的违法失职渎职行为,审计法院有权判处相关违法人员,使其缴回或赔偿其过失造成的财政资金损失,而在我国,多数还仅是停留在对单位和公款上的处理,很少对责任人在经济上有所处理。为此,为保持我国审计机关地位上的独立性,笔者认为,依据我国国情,在原有审计体制基础上作如下修正:首先,提高审计机关负责人的行政级别,使之与政府行政副职相当,但不得由政府副职兼职,且须独立设置;其次,审计经费单独列入国家预算,由政府财政部门在本级年度中单独列示预算草案,并报经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执行。

2.加强对国家审计的监管,促进国家治理水平

国家审计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因此,对其监管也应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在审计项目前,应综合选拔业务素质较高的一线人员,并对其给予一定的培训。然后制定相应审计方案,明确审计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审计的监管应是确保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并给予评价。在审中,应对审计工作底稿、取证等工作内容进行审核监督,同时在审计过程中,对其独立性进行持续监督,保证审计组不受外在因素影响。在审后,要对审计工作人员进行全面复核,对存在的问题要求审计人员重新执行审计程序,然后由审计项目负责人和主管领导分别进行严格复核。

只有通过对整个审计程序的全面监控,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从而才能不断促进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

3.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升审计技术手段

审计部门是一个综合监管的部门,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环境,各个领域矛盾不断凸显,其工作技术也不断提高,而当前审计部门人员多为财会人员,对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尚欠缺,在审计过程中,不免显得尴尬。因此,大力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其次,我国审计方法单一,审计技术相对落后,尤其表现在计算机审计的运用上,其理论研究尚未真正指导实际的操作,面对当前出现的网上银行、网上公司等新兴体,显得捉襟见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审计监督的效果和质量。所以,提升审计技术手段更是当前不可少的一项课题。

参考文献:

[1]许宝强.对我国国家审计未来定位问题的探索[D].厦门大学,2005,11.

[2]张文祥.论国家审计与宏观经济管理[D].安徽大学,2005,10.

[3]刁永伟.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吉林大学,2010,04.

[4]宋常,田莹莹,赵懿清.基于国家战略的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J].中国审计,2011(12).

[5]董大胜.对审计法院体制的新认识.中国审计[J].2011(12).

作者简介:杨晓荣(1989-),女,宁夏人,西南财经大学09级统计学院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实验班,研究方向: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

猜你喜欢

国家审计国家治理免疫系统
身体的保护伞——免疫系统
一类具有抗原性的肿瘤-免疫系统的定性分析
保护好你自己的免疫系统
Staying healthy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与实现途径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对国企高管腐败行为的约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