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建设

2012-05-09官小燕

现代经济信息 2012年5期
关键词:社会效益社会责任

官小燕

摘要:近几年,我国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职工利益问题频频发生,激化了企业经济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为协调企业经济效益目标和社会效益目标,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在我国企业建设社会责任会计刻不容缓。本文就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现状及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效益;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5.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一、引言

近些年,从三鹿奶粉事件、紫金“毒水”、富士康“十三連跳”到双汇“瘦肉精”再到中国电信垃圾短信,这些食品安全、环境污染、职工利益和社会利益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日益突出,使得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这些问题频繁地发生凸显了我国企业追求自身经济利益和国家、人们、社会整体利益矛盾的加剧,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两型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因此,为了缓和企业经济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协调企业经济效益目标和社会效益目标,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在我国企业建设社会责任会计刻不容缓,也是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现状

我国关于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务方面都还不成熟,在探索中缓慢发展,没有形成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发展模式。

(一)理论方面。我国对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会计领域是一个较为新心的事物,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有些著名学者有所成就,但是这种研究是以概念性的探讨、重要性的分析、国外研究状况的介绍为主,没能在确认、计量、记录、披露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因而,理论研究还未能满足实际需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规范的、专门的、统一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建立加以规范。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审计和监督制度方面的研究更是一片空白。

(二)实务方面。理论指导实践,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在理论方面研究的不成熟必然导致实务操作方面存在障碍。社会责任会计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例如计量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对它的计量不仅需要经过专业训练的会计人员,即使这样也常常伴有主观的臆测,可能导致企业虚增和虚减社会效益和成本,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使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流于形式。由于企业提供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成本过高,在我国只有一些大型的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向外界社会提供了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书,但大部分信息以文字形式披露,缺乏实际数据的支撑,信息的真实性得不到保证,也没有专门的审计人员对其进行鉴证。

三、我国推进社会责任会计建设的必要性

(一)完善我国会计体系的必然选择。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应该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的情况,不仅要反映企业内部的成本和收益,更要反映企业外部的效益。我国会计在关于企业经济活动对外部环境影响的确认、计量、记录、披露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经济地位的提高,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是完善我国会计体系的必然选择,以促进国际会计协调化与趋同化的发展。

(二)企业提高形象的需要。目前,食品安全、环境污染、职工利益和社会利益问题日益突出,被曝光的企业市场明显受到影响。相反,那些乐于公益事业、对环境问题重视、关心职工利益等反映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事业的企业在消费者心中口碑较好,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因此,社会责任会计为企业宣传自身形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特别是社会责任财务报告将成为企业向社会公众宣传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的有力手段。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社会责任会计核算内容包括生态环境方面、依法纳税方面、维护员工利益方面和其他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该关注环境、资源和员工福利等问题,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通过科学构建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合理确定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内容,灵活选择计量方法,有效建立规范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体系,从而真实记录企业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人力资源利用情况,并反映企业对生态环境和人力资源支出及实际取得的成效,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四、推进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法律规范与社会监督。政府在推进社会责任会计建设中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工作,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强制规范企业的经济活动行为,并出台相应的惩治措施,使企业严格在法制的轨道内运行。

(二)企业自身要加强社会责任意识。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念,使企业长期只注重经济活动的内部效益,而忽视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作为社会责任会计建设的重要主体,企业应大力宣传社会责任知识,以提高企业各级人员对社会责任重要性的认识,树立起社会责任意识。

(三)加强社会责任会计的教育。目前关于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只是某些专家的个人成就,社会公众对它的了解甚少。政府有关部门应利用各种媒体、杂志等传媒加强社会责任会计的宣传教育力度,这样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可以进行社会舆论监督。同时,应普及社会责任会计的有关知识,建设大批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四)建立完善的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由于社会责任会计在核算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与传统会计有较大的差别,这就决定了社会责任会计在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等不能照搬原来的理论,要推进社会责任会计建设就必须建立符合我国经济现状的完善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余毅.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2010(01下):33-35.

[2]王世江.浅议我国推行社会责任会计的难点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1(08):88-89.

[3]黎精明.社会责任会计发展的国际现状及启示[J].研究与探索,2005.

[4]洪爱华.“两型社会”建设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应用的思考[J].会计评论,2011(06).

猜你喜欢

社会效益社会责任
乌兰牧骑社会效益研究
好刊社会效益高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钱学森图书馆建馆四年注重社会效益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体育与社会效益思考
浅析建筑节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