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企业集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

2012-05-09赵莲鸿

现代经济信息 2012年5期
关键词:战略管理企业

赵莲鸿

摘要:在预算管理的流程上,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全面管理行为,必须由公司的最高管理层进行组织和指挥,由各级业务及其他专业管理部门来编制并执行预算。

关键词:企业集团;预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01

一、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

全面预算管理是围绕企业发展战略,运用现代网络与信息技术,融业务预算、资本预算、薪酬预算、财务预算于一体的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综合管理系统。其核心职能就在于对企业的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整合,通过对财和物的运行方式资金流和业务流进行事前的规划,并将其按照职权范围落实到相应的责任人身上,从而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再将业务体系和数量价值体系整合到信息体系中。在预算管理的流程上,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全面管理行为,必须由公司的最高管理层进行组织和指挥,由各级业务及其他专业管理部门来编制并执行预算。

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提条件

1.发展战略。发展战略是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有助于企业强化风险管理,提高决策水平,提升企業经营效率、效果和效益。发展目标决定了企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高度,战略规划是实现发展目标的具体措施和保证。战略规划是企业资源配置的方向和目标,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使企业的战略规划得到有效的执行。全面预算是战略实施的工具和机制,是一种互动关系,是战略落实,是企业发展战略与经营绩效之间联系的纽带,不以发展战略为基础的预算缺乏管理目标,难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而缺乏预算支撑的发展战略是没有操作性、空洞的战略。全面预算管理要以发展战略为导向,由企业最高领导层负责组织实施,各职能与业务部门来编制与执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是全员参与的过程,要加强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促进预算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的一致,确保全员参与,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成效。在没有制定公司战略的前提下编制全面预算,就会导致注重短期经济活动,忽视长期经营目标,使短期的预算指标与未来长期的公司发展战略和规划相互冲突。

2.组织保障。由于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全员参与、涵盖企业各类生产要素、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的系统工程,作为企业集团,必须加强工作组织领导,构建横向及纵向协同的组织架构,强化集团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功能作用,企业领导的认同和支持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否做好,主要依赖组织的保证。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基础和保证,也是全面预算管理得以实施的载体,预算管理一般由三层机构组成。一是预算的决策层——预算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企业最高领导者担任,成员由企业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审议批准有关预算管理目标和规章制度;审议年度预算方案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审议批准年度重大预算调整方案,审议年度预算执行结果分析报告;审议批准预算考评奖惩方案。二是预算的责任部门——预算管理办公室,是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承担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与协调。负责拟定企业预算编制总目标和规章制度,组织和指导预算编制、审核、汇总、报批、批复及监督管理工作等。三是预算的责任部门——企业内各基层部门,是预算的具体实施部门,其将预算指标具体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为预算管理委员会对预算的编制、预算考核等提供数据。

3.制度保障。2002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中央企业遵循的是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暂行办法》,前者是指导性意见,后者没有对各专业预算的组织、编制、审核流程和控制原则等细则规定,缺乏对预算组织机构的责权、义务以及相互衔接的具体规定,可操作性不够强。因此,为了确保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成效,各企业必须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的制度体系,涵盖基本管理制度以及各专业预算的实施细则、管理要求、机构职责、工作流程等。

4.人员保障。目前尚有部分企业未设置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预算是财务行为,应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的制定和控制,许多企业的生产、销售等基层业务部门并不参加预算的编制过程,这就进一步削弱了预算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预算仅仅是一种软约束;而且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没有基层业务人员的参与,也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因此,企业应该营造积极的内部环境,重视全面预算管理的宣传,提高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和专业能力,使每位员工都能够清晰地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改变员工认为全面预算只是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的工作的错误观念,明确自身在整个预算管理体系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参与到企业整个预算的编制、分解、控制和考核的整个流程中。

三、执行与控制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企业对日常经济活动的控制,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强化内部管理,确保企业经营发展符合战略决策方向。因此,预算一经确定,在企业内部即具有法律效力。完善的预算执行与控制体系要求企业及时将各业务机构及所属各级企业重点财务预算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建立传递机制,各预算执行单位则应当将分解下达的年度财务预算指标细化为季度、月度预算,各部门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要严格执行,切实围绕预算开展经济活动。企业既要实时同步控制,还要严格跟踪,在实际工作中,预算编制不论采用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方法,其决策权都应该落实在内部管理的最高层,由这一权威层次进行决策、指挥。预算确定后由预算各单位组织实施,并辅之以对等的责、权、利关系,由内部审计等部门负责监督预算的执行。预算控制的主要环节有:一是确定预算的项目、标准和程序;二是编制和审定预算;三是预算指标的下达和责任人的落实;四是预算执行的授权;五是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六是预算差异的分析和调整;七是预算业绩的考核和奖惩。

面对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企业经营环境复杂多样,没有先进的信息化手段,难以规范和固化预算管理流程,就难以实施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因此,有条件的企业应加快开发、应用包括管理软件在内的网络资源,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完善预算管理软件提高预算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把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猜你喜欢

战略管理企业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企业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战略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