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环针法治疗单纯性失眠68例

2012-05-06王莉莉任莉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针刺疗法失眠症

王莉莉,任莉

(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医院,新疆 830000)

·临床报道·

循环针法治疗单纯性失眠68例

王莉莉,任莉

(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医院,新疆 830000)

【关键词】针刺疗法;失眠症;循环针法

单纯性失眠是指睡眠的发生或维持出现障碍,睡眠质量不能满足生理需要,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及健康的一类病证。其通常表现为睡眠时间过短、入睡困难、睡眠程度浅、早醒、经常梦魇等。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单纯性失眠的患病率日趋增高,越来越被众多医家所关注。我院已退休针灸专家黄清志医师独创循环针法治疗本病症,临床运用50余年,疗效显著。笔者运用该法治疗单纯性失眠68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8例单纯性失眠患者均为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其中男27例,女41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3岁,平均37岁;病程最短14 d,最长5年,平均10.7个月。

1.2 诊断标准

采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单纯性失眠的诊断标准[1]。

2 治疗方法

治疗第1天取百会、安眠、曲池、合谷、足三里、太冲穴;第2天取大椎、大杼、肺俞、心俞、膈俞、肝俞穴;第3天取命门、肾俞、气海俞、关元俞、委中、承山穴;第4天取中脘、天枢、气海、关元、阴陵泉、三阴交穴。常规消毒后,采用0.30 mm×40 mm毫针进行针刺。百会穴平刺1寸,行平补平泻法至头顶部出现沉重及轻度酸胀感;安眠穴直刺0.5寸,行平补平泻法;曲池穴向少海穴方向透刺1寸,行提插捻转泻法;合谷穴向后溪穴方向透刺1寸,行提插捻转泻法;足三里直刺1寸,行提插捻转补法;太冲穴向涌泉穴方向透刺进针0.5寸,行提插捻转泻法;大椎向上斜刺0.5寸,行提插捻转泻法;背俞穴向脊柱方向斜刺1.2寸,命门穴向尾骨方向平刺1.2寸,肾俞、气海俞、关元俞向脊柱方向斜刺1.2寸,委中向承山方向、承山向委中方向斜刺1.2寸,中脘、天枢、气海、关元直刺1~1.2寸,阴陵泉向阳陵泉方向斜刺1.2寸,三阴交向下斜刺1.2寸,均行平补平泻法。诸穴得气后留针1 h。每天下午治疗1次,5 d为1个小循环(第5天重复第1天的治疗),休息2 d后继续第2个小循环,4个小循环为1个大循环,1个大循环后评定疗效。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2]评定疗效,量表由23个条目构成,参与计分的条目可组合成7个成分,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每个成分按0~3分计分,累计各成分得分为PSQI总分(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3.2 疗效标准

睡眠改善评价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

痊愈 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 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

显效 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 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

有效 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 h。无效 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ASS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计量资料以(±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68例患者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痊愈20例,显效35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5%。68例患者治疗后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循环针法能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详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n=68) (±s,分)

表1 患者治疗前后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n=68) (±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1

4 讨论

单纯性失眠属中医学“不寐”范畴,以睡眠时间不足,睡眠深度不够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为主要症候特征。其主要病机不外心胆脾肾的阴阳失调,气血失和,以致心神不安,阳不入阴。黄老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五脏六腑功能失调、经络循行不畅有关,故在治疗上自创“循环针法”以调理五脏六腑阴阳失调。循环针法采用部位循环,即四肢穴→背部穴→腰部穴→腹部穴,每天针刺1个部位,第5天接第1天的治疗,故5 d为1个小循环。处方中百会穴是督脉主要穴位且位于巅顶,督脉入属于脑,故百会有醒脑开窍、宁心安神之功;安眠穴是经外奇穴,主要有安神镇静的作用,是治疗失眠最有效的穴位之一;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有理脾胃、调血、主消化、补虚弱之功效[2];三阴交健脾益气、柔肝益阴,可使脾胃气和、肝气疏泄、心肾交通;太冲、合谷两穴合用能舒展全身之气机,对治疗失眠有很好的效果;随证选取相应的背俞穴可调理脏腑虚实;关元穴属任脉,是人身原气所居之处,肾俞穴为补肾要穴、肾之精气聚集之处,两穴均有补原气、益下焦、壮肾阳、填精髓作用[3]。足三里、曲池、百会穴,扶正祛邪,健益肺脾[4]。以上穴位配用可使神安心宁、气机条达、脏腑协调则不寐自愈。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此方法收效甚丰,其理论还有待进一步的挖掘和整理。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S].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2168.

[2] 曹拥军.足三里临床验案5则[J].新中医,2010,42(9):98-99.

[3] 刘斌,王业秋.针灸“足三里”抗衰老作用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33(4):109-110.

[4] 陈志明.针灸足三里、曲池穴临床运用总结[J].中医外治杂志, 2007,16(3):28-29.

《针灸推拿医学》征稿启事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CN 31-1908/R,ISSN 1672-3597,双月刊,64页)为中国英文版科技期刊数据库统计源期刊,Springer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本刊以介绍针灸和推拿临床医学,推广中医针灸和推拿文化,促进国际交流为主旨。设有“973计划”专栏、述评、名中医经验、临床研究、基础(实验)研究、临床报道、病例报告、经络腧穴、针刺麻醉、针灸器械等栏目。全面报道国内外针灸、推拿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成果。论文强调具有中医特色,突出中医基础理论的实际运用。

本杂志电子版文章可从Springer数据库(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1672-3597)、中国知网数据库(http://www.cnki.net/)、万方数据库(http://zjtnyx-e.periodicals.net.cn/)全文浏览或下载,欢迎访问,批评指正。

本刊承诺

1. 缩短登记和审稿时间,收到稿件30天内通知作者录用与否,稿件退修后3~4个月内发表。

2. 编辑部自行排版,减少出版的流程,加快周转。

3. 优秀论文提供Springer的在线优先出版(Online First)服务。

4. 稿件实行优稿优酬,发表后向作者支付稿酬。

为提高本刊的英文质量,本刊编辑部接受中文投稿,将组织专业人员翻译,免收翻译费!

来稿请寄:上海市宛平南路650号《针灸推拿医学》编辑部 邮 编:200030

联系电话:021-64382181 电子邮件:zjtnyx@126.com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005-0957.2012.01.043

文章编号:1005-0957(2012)01-0043-02

收稿日期2011-06-03

基金项目:新疆乌鲁木齐市卫生局科技计划项目(078);新疆乌鲁木齐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Y09131007)

作者简介:王莉莉(1975 - ),女,副主任医师

猜你喜欢

针刺疗法失眠症
神门、三阴交配伍对失眠症睡眠质量和血清GABA、5-HT的影响
新九针治疗失眠症验案1则
穴位埋线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脾肾阳虚型单纯性肥胖的疗效观察
针刺疗法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枳术丸汤剂结合针刺疗法对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电针治疗中重度失眠症的疗效观察
浅谈蒙医诊治失眠症
蒙药结合艾灸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
宁神定志汤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