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突发事件直播看记者培养方向

2012-04-23李永波

科技传播 2012年4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突发事件新闻报道

李永波

摘要 本文通过介绍突发事件的概念及类型,论述了记者培养的方向及内容,并阐述了记者人文素养对突发事件处理的重要性,面对突发事件记者应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 新闻报道;突发事件;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1-0004-02

0 引言

自然灾难、社会治安、突发事故、公共安全这些不曾预料的事件常常突如其来,这些不期而至的事件往往对人类的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对于此类事件媒体将其作为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和报道,在新闻报道中突发事件是中心及焦点。对于突发事件的把握及报道的水平是衡量记者水平的最好方法,因此,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是一个记者的主要培养方向,部分记者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中不能很好的对信息进行解析,对事件方向把握不好,产生与事实不符的报道,这是由于没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导致的,所以,记者人文素养的提高能够促进记者理性的处理突发事件,培养记者的职业道德,从而客观的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

1突发事件概念及类型

突发事件是指可能造成或者已经造成财产损失、人员重大伤亡、严重社会危害及自然环境破坏等突然发生的紧急事件。在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可以充分显示媒体与记者的突发事件发现的能力、在突发现场的掌控能力、对于突发事件处理及表达能力,这些综合能力充分显示了记者面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例如,在2008年5月12的汶川地震中媒体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立即在大幅版面及新闻报道中提供了第一手的消息,在其中不乏记者发现独家新闻的能力。因此,对于突发、异常事件的报道是媒体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记者对独家新闻报道的主要过程是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赶到现场,根据现场情况及相关政府新闻发布了解事件进展及最新情况。记者面对突发事件的首要问题是进入突发事件现场通常是不熟悉情况的,并不容易找到了解情况的人,在汶川地震中记者抵达现场时许多网站媒体已经相继发出了报道,中央电台为获得独家新闻主要是通过以下3个渠道:通过当地新闻媒体的人脉获得独家消息;从当地新闻发布了解最新进展;在事故救援方面通过媒体信誉得到支持获得新闻素材。

在国外新闻事件往往被划分为:伪事件、真事件两类,真事件是指值得报道的自然发生的事件;伪事件是指为了公关活动、充版面、人为策划的事件。另外,根据时效性划分又分为:硬新闻、软新闻,软新闻通常时效性不强,硬新闻是要求必须最快报道的新闻,因此突发事件是指真事件、硬新闻,但是只有被广泛关注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才能成为硬新闻。

突发事件根据发生的性质、过程和受众范围分为以下四类:水旱、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生物和森林等的自然灾害;企业事故、交通运输、公共设施和设备、环境污染等的事故灾难;疫情、群体染病、食品安全、动物疫情等的公共事件;恐怖袭击、涉外安全事件、经济安全的社会安全事件。

2记者培养方向及内容

沟通技巧是记者面对突发事件时的重要能力,是根据平时不断的积累和习惯养成的,在汶川地震的报道中,中央电台通过多方沟通运用了实时卫星对汶川地震比较严重的地区进行了独家报道,使人们能够第一时间了解现场情况及受灾程度。

记者的现场掌控能力也是面对突发事件应具备的主要素质,也是记者主要的培养方向,同样,在汶川地震中央视进行了连续的报道,现场记者不畏危险对现场情况进行了高效的报道。对现场最新的救援进展、事故原因分析、现场感人事件、后续善后处理都进行了跟踪报道。记者现场的掌控能力是新闻直播成败的关键,而这种能力的形成需要在记者的培养过程中提高其政治敏感性,以其为导向能够快速判断出新闻价值把握好突发事件,重视现场的应变能力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记者现场直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往往信息来源有限、时间紧迫,记者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用简洁的语言说出新闻的关键并让听众产生共鸣,提高新闻的可视性。在突发事件中记者不仅要求语言表达良好还要运用一定的技巧,在回答新闻主播的提问时要具备简洁扼要抓住新闻重点的能力,在新闻报道中往往会有一些关键词,但是听众往往不能够理解其含义,这时记者就需要进行形象化的解释,但是又不能占用较多时间,而且实事求是的报道也是报道的关键。记者语言的表达能力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往往能够形成一定的舆论导向,因此,沟通技巧、现场掌控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记者培养的主要内容及方向。

3 记者人文素养对突发事件处理的重要性

突发事件往往对人们的情绪影响比较大,对突发事件的恰当处理往往能将人们悲哀、焦虑、慌张等不良情绪得以转变,使人们能够重新振奋起来从而达到积极的效果。因此,具备高度的人文素养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关键因素,记者人文素养的具备可以影响受灾事件的精神状态和传播效果。尊重受访者、倾听、理解、关爱是人文素养的主要表现,让人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是人文素养的升华。

人文素养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1)对受访者充分尊重把握分寸,维护其隐私,并帮助其减轻痛苦,对于受访者不愿意回忆的痛苦经历记者应对其抱有一颗同情心,充分理解并照顾其内心感受,考虑受伤的心理状态充分避免因采访不当引起的二次伤害;2)对突发事件尤其像战争灾难、自然灾难等事件的报道中要充分关注弱势群体,通过报道儿童、老人、妇女这些弱势群体让人们看到灾难的痛苦,唤起人们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引发人们的同情和关爱。例如,在汶川地震中一个小女孩在经历四十多个小时后终于营救出来,让人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激起人们坚定的救援信念;3)突发的灾难往往能造成极大的损害对人们的心理造成巨大伤害,此时就需要我们的记者对事件中的人性真情进行宣传弘扬,催发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从灾难中发掘美好的事物可以唤醒人们的道德与良知,使受难者从绝望中感受温暖,使民众感受人间真情;4)对突发事件应突出人文品格,尽量减少血腥刺激的报道,记者应该从人性道义出发唤醒人们的安全意识并关爱受难者,消除消极情绪带来的不良后果;5)理性选择的坚守是人文素养中对记者最为重要的因素,对于不可预料的突发事件记者需要传播好的思想,用事实消除不可知的情况并要有针对性、广泛的采访。

4 结论

从突发事件直播中可以看出记者主要的培养方向是沟通技巧、表达能力、现场掌控能力,以及最重要的人文素养,记者只有用自己的良知报道事实,才能让人们及时了解真相,让受难者在困境中得到安慰。

参考文献

[1]卢晓娟.记者培养方向与素质[N].人民出版社,2009-10-20(15).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突发事件新闻报道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