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即墨市良种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12-04-14申玉军姜红岩鲁建新山东省即墨市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2年12期
关键词:即墨市祖代公猪

文│申玉军 姜红岩 鲁建新(山东省即墨市畜牧兽医局)

畜禽良种是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是防治畜禽疾病的前提,也是规模化养殖畜禽的先决条件。畜禽良种的引进、繁育、推广、杂交改良,越来越受到广大畜禽养殖场户的欢迎,成为发展畜牧业商品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抓好畜牧业种子种苗工程建设,应成为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畜牧技术推广部门的工作重点。为摸清山东省即墨市畜禽良种产业发展情况,明确今后良种产业发展思路,针对即墨市畜禽良种产业的发展过程、现状及存在问题,我们进行了认真调研,并对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即墨市畜禽良种产业进行了细致探讨。

一、即墨市良种产业发展概况和现状

1.良种产业发展概况。早期,本地畜禽品种较多,主要饲养役畜、大家畜,牛马占畜禽存栏量较大比例。随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畜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以役牛、马骡为主的大家畜逐渐减少,生猪、奶牛及家禽产业得到较快发展。20世纪50年代,畜禽饲养者逐步具有良种意识,配种技术也初步推广,1952年,即东县农场(周疃苗圃)成立了第一处国营家畜配种站,有种公马2匹,种公驴1头,种公猪2头,采用自然交配的方式为周边农村提供配种服务。60年代,为节省种畜,扩大优良种公畜的利用范围,开始推广人工授精技术。70年代,家畜配种站引进了黄牛冻精颗粒,开展冷配业务。其中,生猪和奶牛的人工授精技术在较大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应用。80年代,全县共有配种站17处,其中冷配站9处,本交配种站8处。

20世纪80年代末,家禽业得到快速发展,品种已由单一的当地鸡发展到二十多个品种,饲养量也大增。市畜牧主管部门投资建设了良种鸡场,开始了家禽良种推广业务,对推广家禽良种、提高家禽生产水平、增加市场有效供给,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自20世纪90年代起,即墨市畜牧业的经营模式由传统的一家一户小生产改为规模化经营,即开始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过渡。期间,外来良种母猪的大量引进扩繁,极大提高了即墨市养猪业生产水平,但由于外来良种母猪繁殖率低的缺点及猪人工授精技术方面的原因,使生猪整体繁殖率受到影响,并阻碍了人工授精技术的普及,猪人工授精技术逐渐萎缩,继而又被本交所取代。上世纪末及本世纪初,苦心经营建立起来的官办畜禽良种扩繁体系,一夜之间被无情的市场所淘汰。这一惨痛的历史教训,也引发了我们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畜禽良种产业的思考。

2.良种产业发展现状。为解决畜牧业的良种需求与落后的良种扩繁体系之间的矛盾,改善畜牧业良种的生产和供应状况,即墨市鼓励养殖技术成熟的养殖企业在当地建设种畜禽场,促进全市养殖场及时更新畜禽品种。由于建设原种、祖代种畜禽场耗资较大,对技术要求较为严格,即墨市养殖企业主要选择建设父母代种鸡场、父母代种猪场等种畜禽场。在奶牛改良方面,主要以市畜牧兽医站为主体,推广应用高产奶牛良种冻精颗粒。目前,即墨市共有种畜禽场25家,其中父母代种蛋鸡场6家,父母代种肉鸡场4家,二级种猪扩繁场7家,生猪人工授精站3家,种牛(奶牛)场2家,种鹅场1家,种马场2家。

今年,正大集团在即墨市投资6500余万元即将建成国内一流的2400头祖代种猪场,为即墨市建立“金字塔”型的良种繁育和扩繁体系提供了条件;青岛恒生源集团投资800余万元建成了省内一流的以优质种猪精液供应为主营业务的种公猪站,充实了“金字塔”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的中间层,并对猪人工授精技术进行产业化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良种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良种产业是畜牧业的基础产业,良种产业的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善的一个重要指标。尽管,我们在父母代家禽及二级种猪扩繁体系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促进了即墨市畜禽良种产业的发展,但与现代畜牧业对良种繁育和扩繁体系的要求相比,还相差甚远,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1.畜禽良种产业规模小,生产能力不足,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从理论上讲,一个完整的良种繁育体系必须符合“金字塔”模型的要求,即从原种到祖代、从祖代到父母代,群体逐渐扩大,最后由父母代生产优良商品畜禽。建立“金字塔”型良种繁育体系,有利于全市畜禽品种结构布局的统一,有利于商品畜禽整齐度的提高,有利于畜禽优良性状遗传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最优良(顶级)种畜禽的引进与推广。目前,我们虽然已经建立了良种猪二级扩繁体系,建设了三处生猪人工授精站,并正在建设2400头祖代猪场。但我们还未将其充分利用,还未建立良种猪的原种和祖代繁育体系,原种和祖代良种猪长期依靠外地引入的局面始终未能改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市养猪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商品猪品质的改善。另外,随着对种畜禽场的高标准要求,现存的父母代种禽场及良种猪扩繁场必须进行整改,达不到要求的要予以淘汰,也将导致良种扩繁体系规模变小、生产能力不足。

2.对发展畜禽良种产业认识不足,投入不够,发展缺乏后劲。与商品畜禽生产不同,良种产业是畜牧业的基础,所产生的效益只有在商品畜禽的生产阶段才能体现出来。良种是特殊行业的特殊商品,投资较大,风险性高,环节多,是公益性、服务性行业,良种产业的功效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过渡阶段,畜牧业的集聚程度还不够,大规模集团化畜牧产业尚未形成,生产者的观念还比较落后,导致良种产业发展落后于商品畜禽的生产。在此背景下,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畜禽良种产业也显得格外重要,并势在必行。近几年,即墨市对畜禽良种产业发展有所重视,但相对即墨市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在良种产业发展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入还有所不足。

3.种畜禽场管理不够规范,种的质量有待提高。在畜禽良种产业发展早期阶段,为使种畜禽场的生产得到快速启动,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其的严格要求,导致个别种畜禽场缺乏科学先进的管理、繁育、饲养技术,未制定明确的选育目标,盲目生产;也未建立健全完整、系统的育种档案制度。更有甚者,盲目“炒种”或利用“炒种”,以次充优、以假充真经营种畜禽,造成了种畜禽市场的混乱。目前,还有个别地方存在饲养种公猪,采用自然交配方式为周边养殖场进行配种的现象,也有随意留种现象,由于这些“种”猪的乱交乱配,打乱了地方良种繁育体系,也增加了动物疫病防控的压力。

4.种畜禽企业引种、售种较为混乱,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引种缺乏组织性、计划性,按照相关规定,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引进的乳用、种用动物到达输入地后,应当在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下,在当地隔离场或饲养场隔离舍进行隔离观察,但部分企业向省外、国外引种时,没有向主管部门报告,也很少进行隔离。种畜禽生产企业在销售种畜禽前,应当依法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但部分企业在销售时并没有做到。还有些种畜禽企业生产无计划、购销无协议,存在买难卖难和资源浪费问题,且只卖种畜,不管结果,不重服务。

三、加快良种产业发展的建议

1.以生猪和奶牛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现代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按照即墨市畜牧业生产布局和区域优势,突出生猪和奶牛良种体系建设,要坚持面向市场、协调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适合即墨市畜牧业生产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在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方面,要充分利用正大集团2400头祖代种猪场,现存的生猪二级扩繁场、种公猪站及生猪人工授精站,加强协调合作,系统性地建立即墨市“金字塔”型的良种繁育和扩繁体系。在奶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方面,要继续以市兽医工作站为主体,依靠现有技术和初步建立起来的良种冻精推广配种网络,加强对良种冻精、性控冻精及胚胎移植技术的推广。在家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方面,要严把审批关,促进现有种禽场升级改造,提高种禽场建设质量。

2.构筑人工授精配种网络,提高良种推广社会化服务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扩大,畜禽良种推广已由龙头企业唱主角。龙头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已成为畜牧经济的重要力量,也培育了一支懂业务、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队伍,因此,在畜禽良种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这些人力资源优势和资金优势,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畜禽良种产业的发展,并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要强化良种推广社会化服务功能,改变以往只卖种畜、精液等,不管结果、不重服务的做法,鼓励企业等良种推广单位建立全程服务体系,并通过创办、联合、兼并等形式,构建自己的推广服务网络。在生猪人工授精网络建设方面,主要依靠青岛恒生源集团种公猪站等企业,科学布局,在全市范围内增扩生猪人工授精点,统一配备先进设施设备,统一使用种公猪站的优良种公猪精液,并统一加强对技术人员进行先进人工授精技术的培训。在奶牛人工授精网络建设方面,要继续以市兽医工作站为主体,加强对现有网络技术人员的培训。

3.以生猪和奶牛良种补贴为重点,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目前即墨市已经开始实施的奶牛良种补贴政策有两项,一是高产奶牛冻精补贴,每支15元,财政补贴15元,养殖户免费使用。二是奶牛性控冻精补贴,每支210元,青岛财政补贴100元,即墨财政补贴50元,养殖户自己承担60元。在生猪良种方面,即将实施生猪良种鲜精补贴政策,对使用即墨市确定供精单位优良种公猪鲜精的养殖场和养殖户,按照每头每胎使用鲜精液2份,每份补贴1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对此,建议继续实施该项补贴政策,加大补贴力度,鼓励生猪人工授精站的生产及推广积极性,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迅速覆盖全市。同时,应采取直补的形式补贴种公猪站或生猪人工授精站。

4.加强种畜禽的执法力度,规范种畜禽生产经营活动。严格证件审批、发放制度,新建种畜禽场必须符合当地规划,并按规定程序报批。定期对种畜禽场进行检查考核,公布考核结果,对不符合条件的种畜禽场依法上报并予以取缔,对需进一步整改的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无证经营的坚决查处,以确保种畜禽生产、经营有序进行。定期对种畜禽场负责人及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邀请专家讲授先进的管理经验、繁育及饲养技术,讲授相关法律法规,增加其知法守法意识。按相关法律规定规范种畜禽场的引种、售种行为,要求各类种畜禽场配齐质量鉴定员,出售的每批种畜禽都要附具《种畜禽合格证》和种畜禽系谱,严禁不合格种畜禽流向社会。

猜你喜欢

即墨市祖代公猪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北京农效禽业引进13000套伊莎祖代鸡
2018年祖代鸡更新情况及对市场影响
即墨渔家乐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的建设
即墨市现行“村村通客车”的政策研究
沈阳华美完成2016年首批海兰褐祖代种鸡引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