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顶空固相微萃取和同时蒸馏萃取法分析精武鸭脖的风味物质

2012-04-13刘章武

中国酿造 2012年12期
关键词:精武卤制乙醚

孙 彦,刘章武*,邓 莉

(武汉工业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

精武鸭脖是武汉名优特色小吃,因起源于汉口的精武路而得名。精武鸭脖以香辣味突出、麻辣鲜香诸味协调等特点而备受人们喜爱,已成为武汉地区知名度最高、深受国内市场欢迎的小吃食品。目前,国外关于鸭肉风味的报道很少[1],台湾学者有关于鸭肉挥发性化合物的研究[2]。内地学者对鸭肉风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南京盐水鸭[3]、板鸭[4]等方面,而对湖北卤制鸭脖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实验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同时蒸馏萃取(SDE)两种方法对精武鸭脖风味成分进行提取和浓缩,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进行鉴定。本文全面地分析精武鸭脖的主要风味组成,为进一步改善产品质量及加工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精武鸭脖市售;二氯甲烷、乙醚、正己烷均为分析纯。

1.2 仪器与设备

CAR/PDMS、PDMS/DVB、PDMS萃取头各1支(上海安谱科学仪器有限公司);CP-380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VARIAN公司);20mL顶空瓶;同时蒸馏萃取装置(天长市华玻实验仪器厂);恒温水浴锅;恒温磁力搅拌器;旋转蒸发仪。

1.3 试验方法

1.3.1 样品制备方法

(1)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将鸭脖肉切成0.5cm左右的颗粒,取4g放入20mL顶空瓶中,盖上盖子,封口。将样品瓶放入45℃的加热器中平衡5min,取老化好的萃取针头插入样品瓶中于45℃萃取30min,然后将萃取针头插入GC-MS 进样器中于250℃解析2min,抽回纤维头后拔出萃取头,同时启动仪器采集数据[5]。

(2)同时蒸馏萃取法:取100g鸭脖肉加入200mL蒸馏水在均质机中打浆混匀后放入1L样品瓶中,并用300mL蒸馏水分3次洗涤均质机,同时向溶剂瓶中加入80mL无水乙醚作为萃取剂[6]。样品、萃取剂分别以适当的温度加热,带有挥发物组分的水蒸汽和萃取剂蒸汽升腾、会聚后冷凝,两相不相溶,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U”型管中被分开,分别流回两侧的圆底瓶中,萃取结束后向提取液中加入10g新鲜干燥的无水硫酸钠并放入冰箱中冷冻24h,过滤,滤液采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1mL左右,待气质联用分析。

1.3.2 测定方法

色谱条件色谱柱:DB-WAX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载气:He;流速:1mL/min;进样量1μL;不分流方式进样;进样口温度:250℃。升温程序:起始温度40℃,保持5min,以5℃/min上升到70℃,保持5min;然后以2℃/min上升到90℃,保持3min,再以3℃/min上升到180℃,保持3min;最后以5℃/min上升至240℃,保持10min[7]。

质谱条件离子源温度:230℃;电离方式:EI;电子能量:70eV;扫描质量范围m/z:40-400。

定性:检索谱图库,确定挥发物成分。

定量:相对百分含量按峰面积归一化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萃取条件优化—萃取头的选择

SPME富集样品中挥发性物质时依据的是化合物的“相似相溶”原理,萃取头的有机涂层对分析的挥发性物质有一定的吸附[8],所以选择合适的萃取头是试验成功的关键。

本研究采用CAR/PDMS、PDMS/DVB、PDMS三种萃取头对精武鸭脖进行HS-SPME-GC-MS分析,得到3个总离子流图,见图1。

图1 不同萃取头分析鸭肉风味成分总离子流图Fig.1 Total ion current of duck flavor components with different extraction fiber

实验采用CAR/PDMS、PDMS/DVB、PDMS三种萃取头对鸭脖风味成分进行捕集,比较总离子流图可以看出,PDMS/DVB萃取时谱图出峰多,出峰较大,捕集效果最好,共鉴定出42种化合物。故检测鸭脖风味物质选择PDMS/DVB萃取头为最佳。

2.2 同时蒸馏萃取条件优化—萃取溶剂的选择

对同时蒸馏萃取而言,萃取剂的选择对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本实验采用乙醚、二氯甲烷、乙醚+正戊烷(体积1:1)3种溶剂萃取精武鸭脖中的风味成分,通过GC-MS分析,得到如下图谱。

图2 不同有机溶剂分析鸭肉风味成分总离子流图Fig.2 Total ion current of duck flavor components with different organic solvents

从图中可以看出,相较于二氯甲烷和乙醚+正戊烷,以乙醚作为溶剂进行萃取时谱图出峰多,出峰较大。且经GC-MS鉴定,二氯甲烷萃取出16种化合物,乙醚鉴定出51种,乙醚+正戊烷鉴定出17种,故选择乙醚做萃取剂。

3 鸭脖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鉴定

采用HS-SPME和SDE两种方法对精武鸭脖中的风味物质进行提取,经GC-MS综合分析鉴定,鸭脖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及相对含量见附表。

附表 精武鸭脖挥发性风味成分的GC-MS结果分析Attached table Results analysis of volatile flavor compounds in Jingwu duck neck by GC-MS

由附表可知,采用HS-SPME和SDE两种方法提取鸭脖中的风味成分,经GC-MS分析,共检出68种化合物,其中烃类20种、醇类13种、醛类10种、酚类2种、酮类4种、酯类9种、醚类3种、酸类2种、含硫含氮含氧及杂环化合物5种。SPME法检出42种化合物,SDE法检出51种,2种方法检出的相同的化合物有25种,为β-水芹烯、β-蒎烯、异松油烯、D-柠檬烯、α-蒎烯、3-蒈烯、松油烯、2-蒈烯、石竹烯、萜烯醇、愈创木醇、2-甲基-1-十六烷醇、庚醛、苯甲醛、油酸、亚油酸、丁子香酚、L-香芹酮、丁酸芳樟酯、乙酸松油酯、乙酸香叶酯、桉油精、龙蒿脑、茴香脑、巴伦西亚橘烯。这25种化合物的出峰面积相对比例在SPME中占到70.53%,在SDE中占到77.43%。

4 挥发性风味分析

4.1 烃类化合物

在检出的所有风味化合物中,烯烃化合物的种类最多,有20种,主要以萜烯类为主,含量较高的为D-柠檬烯、松油烯、石竹烯,它们是卤制时使用的香辛料八角茴香[9]、肉豆蔻[10]、广藿香[11]等产生的挥发性成分。烃类化合物一般阈值较高(如β-蒎烯140μg/kg),对肉类风味的贡献不明显,但其中D-柠檬烯(10μg/kg)和α-蒎烯(6μg/kg)的阈值相对较低,对风味有较大的影响。

4.2 醇类化合物

醇类化合物共检出13种,其中芳樟醇、松油醇及愈创木醇属不饱和醇,主要来自八角茴香[8]和小茴香[12]。由于不饱和醇的风味阈值一般较低,故对风味的贡献较大[13],如芳樟醇阈值为6μg/kg,既有紫丁香、铃兰与玫瑰的花香,又有果香气息,对精武鸭脖的风味有重要影响。

4.3 醛类化合物

水煮鸭脖中检出的醛类主要是壬醛。卤制鸭脖中检出包括壬醛等10种醛类化合物,分别占HS-SPME和SDE挥发性化合物含量的0.92%、9.56%,其中2,4-癸二烯醛、庚醛、壬醛和己醛的来源与不饱和脂肪酸氧化有关[14]。醛的阈值一般很低(2,4-癸二烯醛:0.07μg/kg,庚醛:3μg/kg,壬醛:1μg/kg,己醛:4.5μg/kg),具有脂肪香味,是肉品香味的主要构成部分[13],对精武鸭脖的风味可能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4.4 酚类化合物

卤制鸭脖中检出2种酚类化合物,分别为丁子香酚和3-烯丙基-6-甲氧基苯酚,它们是肉豆蔻和丁香的挥发性成分[15]。其中丁子香酚含量较高,阈值为6μg/kg,应是鸭脖风味的主要贡献物之一。

4.5 酮类化合物

酮类物质一般具有青香气味,或奶油、果香味。水煮鸭脖中没有检出酮类物质,卤制鸭脖中检测出4种,其中L-香芹酮有留兰香香气,存在于姜黄[16]中,含量相对较高,风味阈值为50μg/kg,对鸭脖风味可能有一定影响。

4.6 酯类化合物

在检出的9种酯类物质中,己酸乙酯有强烈的果香和酒香香气;丁酸芳樟酯具有类似香柠檬的香气,稀释后具有类似蜂蜜、柑橘的香气;乙酸松油酯具有甜橙、熏衣草花香及杏仁类似的香味;乙酸香叶酯具有清甜的香柠檬果香。它们天然存在于肉豆蔻、橘皮等调味料中[17]。其中己酸乙酯和乙酸香叶酯的风味阈值相对较低,分别为1μg/kg和9μg/kg,对风味的影响较大。

4.7 醚类化合物

在精武鸭脖挥发性化合物中,醚类物质含量最高,分别占SPME和SDE法总峰面积的36.72%、54.77%,共有3种,分别为龙蒿脑、茴香脑和桉油精,来源于卤制时加入的八角茴香和小茴香。茴香脑的相对含量在所有挥发性风味成分中占绝对优势,相对气味活度(ROAV)最高,可能对产品风味有较大影响。

4.8 其他化合物

共鉴定出4种含硫含氮含氧及杂环化合物,它们含量较低,阈值也很低并有重要的感官特性[18]。其中二甲基三硫阈值为0.005μg/kg,2-戊基呋喃阈值为6μg/kg,具有类似蔬菜的香韵[19],对精武鸭脖的风味形成有重要作用。

5 结论

1)采用HS-SPME和SDE两种方法提取鸭脖中的风味成分,确定SPME法采用PDMS/DVB萃取头,SDE法采用乙醚为有机溶剂,两种方法共检出68种化合物,其中烃类21种、醇类13种、醛类10种、酚类2种、酮类4种、酯类9种、醚类3种、酸类2种、其他化合物4种。

2)经对精武鸭脖风味物质百分含量和阈值大小的分析,初步确定构成精武鸭脖的主要风味成分是:D-柠檬烯、α-蒎烯、芳樟醇、己醛、庚醛、壬醛、2,4-癸二烯醛、丁子香酚、己酸乙酯、乙酸香叶酯、茴香脑、二甲基三硫、2-戊基呋喃。乙苯、石竹烯、香芹酮对鸭脖的总体风味也有重要贡献。

3)比较两种提取方法,HS-SPME法有利于提取易挥发性化合物,而SDE法经过长时间蒸煮萃取,低沸点的化合物检出较少。因此两种方法相互补充,能更加全面的分析精武鸭脖中的挥发性成分。

[1]SHAHIDI F.肉制品与水产品的风味[M].李洁,朱国斌,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78-79.

[2]WU C M,LIOU S E.Volatile components of water-boiled duck meat and Cantonese style roasted duck[J].J Agric Food Chem,1992,40(5):838-841.

[3]刘 源,周光宏,徐幸莲,等.南京盐水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6,27(1):166-170.

[4]徐为民,周光宏,徐幸莲,等.南京板鸭生产过程中风味成分组成及其变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7,30(1):109-115.

[5]刘 源,徐幸莲,周光宏,等.南京盐水鸭风味分析SPME 方法研究[J].食品科学,2004,25(8):142-145.

[6]刘 源,徐幸莲,王锡昌等.同时蒸馏萃取法分析鸭肉挥发性风味[J].食品与机械,2007,23(4):15-17.

[7]徐 欢,励建荣,韩晓祥.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金华火腿风味物质条件优化[J].食品工业科技,2009,30(3):128-131.

[8]刘登勇.气味指纹技术的建立及其在腌腊肉制品中的应用[D].江苏: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8.

[9]张桂芝,范 琳.八角茴香的红外光谱鉴定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6,20(3):29-32.

[10]邱 琴,张国英,孙小敏,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肉豆蔻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药材,2004,27(11):823-825.

[11]魏 刚,符 红,王淑英,等.GC-MS 法建立广藿香挥发油指纹特征图谱研究[J].中成药,2002,24(6):407-410.

[12]綦艳梅,孙宝国,黄明泉,等.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分析月盛斋酱牛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J].食品科学,2010,31(18):370-374.

[13]帕提古丽·马合木提,高 莉,王 强,等.时间对小茴香挥发油成分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5,26(11):190-191.

[14]GREENBERG M J.Characterization of poultry byproduct meal flavour volatiles[J].J Agric Food Chem,1981,29(4):831-834.

[15]张开诚,王春维.风味化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45.

[16]汤敏燕,汪洪武,孙凌峰.中药姜黄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4(3):274-277.

[17]孙宝国.食用调香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2003:200-252.

[18]MOTTRAM D S.Flavor formation in meat and meat products:a review[J].Food Chem,1998,62(4):415-424.

[19]ANDRÉS A L,CAVE R,RUIZ J.Monitoring volatile compounds during dry-cured ham ripening by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to a new direct-extraction device[J].J Chromatogr A,2002,963(1-2):83-88.

猜你喜欢

精武卤制乙醚
基于传质动力学的湘味卤牛肉卤制方法比较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卤制龟肉工艺
精武英雄
精武英雄
卤制工艺对湘味卤牛肉品质和风味的影响
湘派豆干及卤汁在卤制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精武体育会在南洋的发展
用乙醚处理共沉淀法合成YAG:Ce荧光粉
乙醚提取与固相萃取两种方法对比测定酱油中的苯甲酸
西方华佗怎样引进麻醉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