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的护理

2012-04-12芳,王

实用医药杂志 2012年9期
关键词:注射针硬化剂门静脉

毕 芳,王 星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导致的肝脏损害,肝细胞弥漫性炎症,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肝小叶破坏,假小叶形成,最终导致肝硬化。该病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出现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肝硬化患者由于门静脉高压可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引起消化道出血,病死率最高达40%~50%,预后很差。随着内镜介入技术的发展,经内镜直视下注射硬化剂预防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可使90%以上患者的活动性出血得到控制,并可降低再次出血的频率和严重程度。2007-04~2012-04笔者所在科对55例患者实施了硬化剂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5例。男35例,女20例;年龄30~73岁,平均50岁。均经临床确诊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均伴有食管静脉曲张。曲张静脉程度按国内标准分为:轻度8例,中度24例,重度23例。

1.2 方法 器械准备:工作通道为 2.8 mm的前视胃镜(OlympusxQ20、xQ40、GIF-E 型)电视转换系统、硬化剂注射针、5%鱼肝油酸钠、吸引器、三腔两囊管、氧气,急救药品。操作方法: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取得配合:大出血患者两路静脉滴注,一路加垂体后叶素或生长抑素维持;另一路加抑酸剂等;常规咽部麻醉,精神过度紧张者影响临床护理质量者给镇静药。胃镜对准食管曲张静脉,助手从工作通道插入硬化剂注射针迅速准确刺入曲张静脉内,并快速推注5%的鱼肝油酸钠,每点注射6~10ml,每次注射2~4点,总量控制在20~40m l。出血间歇期患者第1次注射后隔2周重复1次,期间再次出血者随时进行硬化剂治疗。

1.3 结果 急诊止血患者32例,其中有效(首次注射后出血停止72 h以上者)31例,无效1例;进行择期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治疗23例,随访6个月,其中14例经1次硬化剂治疗后曲张静脉已基本消失,其余9例静脉曲张程度均显着减轻。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食管穿孔、食管狭窄等并发症。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由于内镜下曲张静脉介入治疗的危险性大,风险高,患者有可能在术中出现大出血危及生命、食管破裂等一系列严重后果,且内镜下治疗需要2~3次,住院时间长,费用高,导致患者焦虑、恐惧等一系列不良情绪,护士应及时了解患者心理变化,简单向患者讲解治疗的过程、方法,治疗后的自我观察,护理等,但应随时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耐心安慰患者,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 器械准备 电子胃镜、注射针、硬化剂(5%鱼肝油酸钠)。治疗前镜体放入2%戊二醛浸泡20min,再用蒸馏水冲洗。注射针先用2%戊二醛浸泡20min,再用75%酒精浸泡30min,后用生理盐水冲洗。

2.1.3 术前准备 术前交代患者禁食8 h,禁水4 h,留置导尿管,完善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时间、血型、心电图检查。护士在值班时应经常巡视患者,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2.2 术中护理及配合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汇报医师。对恶心剧烈者可予以解痉剂或镇静剂注射。有呕吐者尽量将头侧低,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并注意呕吐物的性状、颜色及量。注射硬化剂时,出针收针要听从医师指挥,避免划破食管黏膜及血管。针进静脉后推硬化剂时速度要快,使药物快速进入血管,造成局部药物高浓度,提高止血率。密切注意观察术中有无大出血,如出血量大造成视野不清,可用去甲肾上腺素2mg加生理盐水10ml稀释后冲洗出血部位止血,或者用凝血酶500U喷洒出血部位止血,并做好抢救准备。

2.3 术后护理及并发症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注射硬化剂后一般并发症有:出血,发热,胸骨后疼痛,食管溃疡,吞咽困难食管狭窄,胸腔积液及门静脉栓塞等。

2.3.1 出血 操作时要动作轻柔,防止针头滑动刺破血管;刺入血管不宜过后过深,防止穿透对侧皿管壁;退针时要边退针边注药,使黏膜下有少量硬化剂,可防止针眼出血.出血多发生在重度曲张静脉残存、注射针眼出血、注射部位溃疡形成等。也可以因术后进食粗糙食物、过早下床活动、便秘导致腹压增高引起,故术后饮食护理很重要。术后当天需要禁食,前3~5 d以流质为主,以后逐步过渡到半流质、软饭,要密切观察有无黑便、血压降低等情况。本组治疗后无一例出现大出血,只有少数患者出现短暂少量黑便。

2.3.2 发热 多发生在术后 24~48 h,一般不超过 38.5℃,有时可高达39℃左右,多在1~2 d内恢复正常,不需特殊处理。发热原因可能与注射后食管化学性炎症反应有关。如发热超过2 d,并且体温超过38.5℃,应及时做血常规检查,警惕合并感染。护理上要注意无菌技术操作,低、中度发热,及时给患者更换衣裤、保持皮肤清洁干净、病房安静通风,遵医嘱适当应用抗生索。

2.3.3 胸骨后疼痛,吞咽疼痛 对胸骨后疼痛、吞咽疼痛难忍受的患者,遵医嘱肌肉注射盐酸布桂嗪,并向患者解释,做好心理安慰。本组有16例术后当日均有不同程度胸骨后疼痛、吞咽疼痛,经及时的用药和护理,约3 d左右缓解。

2.3.4 食管糜烂、溃疡 小的食管溃疡的发生是注入硬化剂后结果良好的征象,表示静脉壁内发生纤维化,有利于曲张静脉闭塞,防止再出血。值得注意的是大而深的溃疡,往往与出血、穿孔及食管狭窄有关,应当避免。血管内注射硬化剂剂量过大或反复在一点注射,往往是形成深大溃疡的主要原因。可适当应用制酸药物以降低胃酸。也可以配合应用于黏膜保护剂,以利溃疡愈合。术后嘱患者禁食12 h后进食流质饮食,食物不可过热,如无出血情况,逐步过渡到半流质、软质饮食。如术后3~7 d患者进食感觉胸骨后疼痛、吞咽疼痛仍不缓解,有呕血或解黑便,胃镜复查发现有食管糜烂、溃疡及出血,嘱患者暂禁食,遵医嘱给予抑酸、抗感染治疗,应用降低门脉压的药物,可有效地减少出血。同时给予补充血容量、静脉应用止血药等。

2.3.5 其它并发症 食管穿孔、食管狭窄、门静脉高压胃病、纵隔炎症等并发症虽然发生率少,但危害性较大,应注意加以避免。重视患者的主诉,并及时胃镜复查。发现患者有食管穿孔、食管狭窄、门静脉高压胃病、纵隔炎症等并发症应及时进行治疗。

猜你喜欢

注射针硬化剂门静脉
GS土体硬化剂对软土地基土壤加固土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基于W-Net的肝静脉和肝门静脉全自动分割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致纵隔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特征
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皮肤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肝脏门静脉积气1例
一次性使用注射针的设计与应用1)
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的DSA 表现及介入方法的探讨
30G 一次性注射针头在重睑微创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