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重症脑卒中并发高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分析

2012-04-11李继尧张海权

关键词:高钠血症血钠丘脑

李继尧,李 沛,张海权

(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西大同 037008)

高钠血症属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可出现在脑卒中后。急重症脑卒中发病后,患者病情多变,其中高钠血症症状的观察和治疗都比较复杂,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及时地诊断和治疗,会造成严重后果。为了探讨急重症脑血管意外患者高钠血症的形成原因、临床特点及其意义,我们对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801-201012收治的164例有完整临床资料的重症脑卒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01-201012,我科收治的急重症脑卒中患者164例,男性98例,女性66例,年龄20~75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2例、糖尿病史16例、脑梗塞病史4例,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新的病灶出现,符合1996年制定的各类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诊断标准[1],排除入院前有肾脏疾病及入院前使用大量脱水剂及利尿剂患者。脑出血102例,其中基底核出血49例、脑干出血18例、丘脑出血21例、脑叶出血4例、小脑出血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2例,脑梗塞62例(大面积脑梗塞48例、脑干梗塞14例)。其中30例发生高钠血症。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测定第1次血清钠,根据病情及时复查血清钠,72 h及1周为必测值,同一天有数次记录者取其均值,高钠血症诊断标准为血清钠浓度>150 mmol/L,轻度增高 150.1~160.0 mmol/L,中度增高 160.1~170.0 mmol/L,重度增高>170.1 mmol/L[2]。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选用SPSS 1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血钠发生时间与血钠增高水平的关系

急重症脑卒中患者发病后,高钠血症在72 h内发生的较轻,72 h~1周者多为较重。两者间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急重症脑卒中患者不同时间高血钠发生率与血钠增高程度比较

2.2 血钠增高程度与预后关系

结果显示,血钠增高程度越高预后越差,见表2。

表2 血钠增高程度与预后关系

2.3 急重症患者脑卒中部位与血钠增高的关系

数据表明,丘脑及脑干部位卒中较其他部位更易出现高钠血症,见表3。

表3 脑卒中部位与血钠增高的关系

3 讨论

高钠血症是急重症脑血管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治疗组发生率18.3%。与重型颅脑损伤不同,急性脑血管病在72 h以内出现高钠血症常与使用高渗脱水剂引起水盐代谢机制紊乱有关,且以轻度为主,大多数较易纠正。超过72 h~1周发生的高钠血症大多数为中重度,临床纠正困难、预后差,采取停用利尿剂、脱水剂并用低渗盐水输入等方法,往往难以奏效。故认为72 h内的高钠血症多为外部因素、尤以医源性因素所致多见,对预后影响不大;大于72 h至1周出现的高钠血症,病情常呈进行性恶化,昏迷加深、高热、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等,对生命构成威胁,为中枢性高钠血症。出现中枢性高钠血症的患者病情重、预后差,是濒危的信号[3]。

高钠血症与脑卒中病变部位有关。通过表3可以看出在丘脑、脑干处的病变易出现高钠血症。其机制可能为:丘脑临近第三脑室,病灶挤压或直接侵袭丘脑下部及脑垂体。严重脑卒中后,出现高颅压、脑水肿、脑肿胀、脑缺血以及垂体门脉循环受压等,从而造成下丘脑、垂体的损伤。下丘脑受损后,刺激释放多种激素、特别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分泌增多,导致醛固酮增加,储钠、排钾致血钠升高,其实质是一种脑性、神经源性高渗透压症,药物很难纠正,也是丘脑功能严重障碍的反映[4]。丘脑出血患者更应该高度重视[5]。脑干部位的严重病变也可间接影响下丘脑和垂体前叶,导致内分泌结构及功能等变化,从而产生高钠血症及高血糖。

急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高钠血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加深、持续高热、癫痫发作、肌张力增高等,这些症状容易与已有的脑损害症状想混淆,往往认为原有脑水肿加重、颅内压进一步增高而加强脱水,使高钠血症更趋严重。因此对脑卒中患者,血电解质监测和综合监护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改变治疗方案、挽救生命、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脑卒中后患者的昏迷程度与高钠血症是相互影响的,颅内压越高,脑继发损害越重,昏迷程度就越深,发生高钠血症的几率就越高;血钠程度越高,引起细胞内液向细胞外转移就越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收缩的神经元受到牵拉或破坏就越严重。高钠血症患者血液黏度增加,极易形成血栓,导致脑缺血、缺氧而梗死,大幅度的血钠变化还易引起脑组织脱髓鞘改变[6],从而导致昏迷程度加深。当血清钠大于160 mmol/L时,致残率、致死率明显高于小于160 mmol/L的患者。本组12例中度血钠增高患者,有6例重残、5例死亡,重度高钠血症10例,重残3例,7例死亡,死亡率达70%。这说明高钠血症对脑卒中的预后有不利影响,且高钠血症程度越高预后越差,血纳可作为判断脑卒中病情和估计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7]。

对重症脑血管意外患者,及时的电解质监测,和综合监护是发现病情变化的重要措施。对意识障碍进行性加深,除考虑颅高压因素外,应密切关注电解质变化情况,高度重视高钠血症的存在、发生。临床治疗上,降钠速度不宜过快,以防止水分过快进入细胞内,引起脑细胞水肿,导致严重神经功能损害。在临床治疗中可给予鼻饲温开水,限制钠摄入,停用甘露醇改用甘油果糖、白蛋白等药物脱水降颅压,必要时行手术治疗以缓解颅压增高。输入无张力的糖水,对血糖高的患者,予以胰岛素治疗。经过积极降钠治疗,高钠血症患者多可纠正,特别是发病在72 h内者。对部分不易纠正的高钠血症患者,根据患者血钠程度、昏迷程度,应果断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CBP),会取得较好降钠效果[8]。

[1]中华神经外科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6,29(6):379-380.

[2]王原平,符照康.重症脑出血后高钠血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危重病急救杂志,2001,13(2):498-499.

[3]杨玲,朱颖.胰岛素抵抗与脑血管的关系[J].河南实用神经病学杂志,2002,5(6):20-21.

[4]陈为安,蒋辉华,包仕尧.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18例临床特点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22(2):110-112.

[5]马玉洲,李俊明.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的临床特点与治疗[J].亚太传统医药,2009,5(6):54-55.

[6]周志宇.颅脑疾患继发高钠血症及其治疗进展[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2005,24(5):826-828.

[7]AiyagariV,Deibert E,DiringerMN.Hypematremiaintheneurologic intensive care unithow high isloohigh[J]J CritCare,2006,21(2):750 - 752.

[8]孙小伟,李军荣.CRRT治疗脑出血合并高钠血症的疗效观察[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26(1):47-48.

猜你喜欢

高钠血症血钠丘脑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3对前丘脑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轴突的排斥作用
自发性脑出血发病后血钠水平对30 d内死亡率的影响
血钠波动值在预警院内死亡中的价值
肝硬化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特利加压素治疗后低钠血症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
人丘脑断面解剖及磁共振图像三维重建
内分泌科病房内高钠血症患者的临床分析
电针“百会”“足三里”穴对IBS 模型大鼠行为及丘脑中CGRP mRNA 表达的影响
丘脑前核与记忆障碍的研究进展
不同血钠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ICU内高钠血症的发病成因及临床治疗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