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水文现代化

2012-04-10王国庆刘冬梅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2年2期
关键词:水文水利水资源

王国庆,刘冬梅

(大庆地区防洪工程管理处,黑龙江大庆163311)

0 引言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利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水利事业的基础,水文工作应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建设,科学管理,全面推动水文现代化建设。何谓水文现代化?即以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水文信息为出发点,用现代化技术装备水文站网,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水文资料,用现代科技管理水文工作,全面提升水文信息服务整体水平,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可靠支撑。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反映了时代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水文现代化不仅是物质基础、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更是思维方式、思想方法的现代化。

1 推动水文现代化是社会多方面的要求

1.1 解决洪涝灾害问题的新方略对水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实现防汛工作的“两个转变”,充分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理念,要求水文工作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水文监测站网的功能与布局;进一步强化水文监测能力,加强水文采集自动化和信息传输网络化建设,提高水文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信息采集的准确性、信息传输的时效性,设法延长洪水的预见期,提高预报精度;要围绕洪水调度、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的需要开展水文预测预报,为洪水资源化提供准确的决策信息,推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还要积极扩展水文预报领域,加强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山洪灾害的预测预报,减轻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

1.2 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新战略对水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往解决干旱缺水问题主要是针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采取兴修水库和调水补水的工程措施,现在逐渐认识到我国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是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一个重大的革命性转变,是今后水利工作的中心任务,是贯彻节约保护资源这一基本国策的战略措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水文部门应更加细致地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水量、水质监测和分析评价工作,为制定“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提供依据;需要水文部门进一步加强水文水资源监测专业站网的建设,强化水资源的计量、监测和分析评价能力,加强对农业、工业和城乡生活用水进行公正、及时、准确的计量监测和水平衡测试等工作,为节约用水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1.3 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新课题对水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水环境恶化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水问题之一,水质型缺水成为我国许多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突出问题,加强水环境的有效保护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水利部门至少有两方面的直接责任,具体为:①对江河湖库的水质进行监测,反映真实情况;②利用自身的优势缓解水的污染。这些工作同样与水文工作密不可分。对江河湖库的水质进行监测是水文部门的职责。今后水文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水功能区的水质动态,加强水环境状况的动态分析评价;要充分发挥水文部门水量水质结合的优势、技术优势和队伍优势,加强对河道纳污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等方面的研究,为各级政府确定污水排放和水环境保护的宏观决策提供支持;要进一步提高应对处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能力,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提出分析报告,为保障供水安全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4 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新措施对水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是水利中心工作之一。做好这项工作主要有3条措施:①水土流失综合治理;②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③通过调水缓解地下水的过度开发。这项工作对水文部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加强生态保护工作,评价治理和修复效果,要求水文部门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的监测,在生态脆弱区、湿地等其他需要水文服务的生态领域主动出击,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信息服务;要针对超采地下水而导致的地面沉降等生态环境问题,加强地下水监测和预测,为各级政府采取保护措施提供决策支持;通过对降水、河流泥沙等进行长期的观测和分析,及时提供河流的泥沙来源和组成分析结果,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和河道治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1.5 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水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按照中央“五个统筹”的要求,围绕国家的经济建设,水利部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并将进一步加大人畜饮水解困、灌区节水改造、淤地坝建设等工作力度,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解决好“三农”问题做出水利的贡献。这些都对水文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文还要为交通、能源、港口码头等与水有关的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和优化调度提供技术支持。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洪水和干旱等灾害造成的损失将越来越大,也更加引起社会的重视,因此要求水文部门为全社会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水文信息服务。

1.6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对水文提出了更高要求

先进的科学技术给水文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也对水文现代化的发展形成了内在压力。水文信息是水利科技的基础,水文现代化是水利信息化的基础,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只有进一步完善水文资源信息服务系统,加强水文资料的深加工,才能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为水利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信息支撑,为水利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宏观决策依据。

1.7 水文事业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通过推进水文现代化来解决

近年来,水文部门围绕新的治水思路,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加强能力建设,在很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应该看到也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特别是在水文自身能力建设方面,按照新形势对水文部门提出新的要求,离“支撑得准”“支撑得住”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解决水文自身存在的这些问题,同样迫切需要推进水文现代化。

总之,无论从外部对水文服务的需求来讲,还是从自身的发展需要来讲,都迫切需要推进水文现代化。技术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如果我们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就将跟不上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的步伐,就要落伍,就不可能进一步提高水文服务水平,更不可能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优质、全面的支撑。因此,推进水文现代化是时代赋予的重任。只有加快发展步伐,稳步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才能开创水文工作的新局面。

2 关于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的6点对策

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的6点对策为:

2.1 要加强对水文工作的领导

目前水文部门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争取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不断研究水文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切实解决水文现代化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2.2 要做好规划,争取更多的投入

进一步加大对水文的投入,是从根本上解决水文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现水文现代化的关键。要认真研究水文投入机制,制定相应水文投入政策,建立长期稳定的良性的水文投入机制。做好前期工作,完善规划,明确本地水文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提出实施方案,并按照基本建设要求认真编制项目建议书等。

2.3 要自觉更新观念,转变思路

要自觉扩展和延伸水文的服务范围,敢于和善于走出水文领域,为经济社会服务;要加强宣传,争取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

2.4 制定水文现代化建设总体实施方案

水文现代化建设应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制定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总体实施方案,在不同项目中加以安排和体现。

2.5 建立一套适合现代化管理的水文管理制度

对网站建设,信息采集、处理、传输,水文资料管理等制定一整套规范化的管理办法。

2.6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队伍,通过调整、引进、培养,建设一支有学科带头人领头的,以技术型人才、专科以上学历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同时,要完善用人机制,做到知人善任,公平、公正和公开。

3 推进水文现代化进程中应把握好两个关系

推进水文现代化进程中应把握的关系为:①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渐进过程,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要全面分析梳理传统技术,在传统基础上发展创新。②人与物的关系。水文现代化直接层面的体现更多的是先进的技术设备。同时,先进的技术设备要靠人的应用来发挥作用,所以水文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提高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更要着力于促进人的现代化、管理的现代化。

[1] 林祚顶.水文现代化与水文新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35-40.

猜你喜欢

水文水利水资源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水文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水文水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