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顶屋面渗水的技术修复处理

2012-04-10乐景文

河南建材 2012年1期
关键词:找平层分格漏水

乐景文

湖北储备局七三六处(444119)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大部份小城镇开始兴建楼房,房顶大多以平顶居多,我处也先后修建了近二百套平顶职工住宅及办公楼。由于当时我们所居城镇小,施工队伍不太专业,有些施工材料没经过检测等多种原因,致使房屋竣工后,不同程度出现漏水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和房屋的使用寿命带来直接影响。职工住宅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关系到职工安居乐业的首要保障,所以,屋面工程是房屋建筑的一项重要分部工程,先后多次参与单位住宅和办公楼屋面的漏水维修工程,就平顶屋面渗水,谈一下自己的几种技术处理方法。

1 屋面漏水的原因

找到屋面漏水的直接原因,更有利于我们的维修工作,根据多年的现场施工经验,发现屋面漏水大致有4个方面的原因。

1)设计原因。由于当时房屋修建比较早,没有考虑到以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增强,多种太阳能热水器进入百姓家庭。屋面垫层厚度不够,有的是采用空心隔热板铺垫,后期太阳能等电器设施不规范的安装,到处乱打乱钻,致使屋面漏水。

2)原材料质量不合格原因。本着节约要求,降低工程造价,采用就地取材,当地土质属泥沙地(沙石含量少,泥土成份高),购买了低质量的屋面防水材料,倒致后期屋顶漏水。

3)施工质量原因。当时工程没有进行招投标,施工队伍不专业,在施工过程中,屋面垫层坡度小于设计要求,造成局部屋面长期积水;施工人员技术强度不高,对防水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及管理不重视,基层达不到强度要求,材料搭接宽度过短,或者为赶工期,找平层未干就急于铺设防水层,采取排气屋面或防水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好等有效措施、不顾低温继续施工,未能达到施工工艺要求,造成屋顶漏水。

4)未维护保养,超期服役。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未安排后续管理保养,随意上顶踩踏,凿眼打洞以及屋面防水材料超过使用年限,老化、龟裂、自然分化,出现屋面漏水。

2 屋面漏水的技术修复及处理

针对不同的原因形成的屋面漏水情况,制定不同的维修施工方案。我先后查阅了大量的技术指导书籍,参考一些建筑单位在屋面防水的先进做法,分别采取局部或全部维修的办法进行技术修复。

2.1 局部维修

对基层或节点处有较小裂缝且平整、密实、有强度、能黏结的屋面,只对裂缝进行处理。用凿子沿裂缝凿成20 mm左右宽和20 mm左右深的沟槽,然后把石渣清走,把沟槽吹干净,用填缝膏分2~3次填满裂缝,再用滚筒压平、碾实。

2.2 除旧换新,整体翻修

主要是针对使用年限过长、漏水面积过大,范围过广的屋面。先把上面一屋旧的防水层彻底铲除,依据建筑物自身现状,重新铺设防水层。

1)有刚性层的屋面设置分格缝。分格缝设置在屋面板的支承端,与屋面板缝对齐,分格缝的设置距离不宜过大,深度与防水层同厚。分格缝内填满油膏、碾实。

2)需要找平的屋面找平层。首先要把屋面楼板杂物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按3%的结构找坡后,再做5 mm厚的水泥砂浆找平层。按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的程序进行;浇筑时,一定要用滚筒碾压搓实,收光使其密实,泄水口处厚度不得低于30mm。

3)铺设卷材。铺贴卷材防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应采用满铺法,在平整、牢固、干净的基层表面均匀涂刷防水涂料,防水涂料不易涂刷过厚、堆积,也不易过少、露底;②卷材铺设,将卷材预留0.5 m左右,根据屋面坡度确定粘贴方向,当屋面坡度小于3%时,由低向上平行屋脊铺设,坡度在3%~5%时,可垂直或平行屋脊铺设;③卷材粘贴于基层表面,粘贴时用力均匀,且忌拉力过紧,加速卷材老化;④为确保防水效果,卷材间接搭接宽度,应控制在50~100 mm;⑤掌握好卷材热溶的加热程度,在基层和卷材底部同时加热,以保证其粘结的密实度。

4)加强节点的处理。卷材的节点和细部粘贴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屋面渗漏的主要原因。由温度差引起的双向变形,在屋面阴阳角防水卷材易邹折、断裂,因此在找平层的垂直面和水平面交接处要做成半径100~150mm的圆弧线。如女儿墙脚、泛水边、反梁底、管道连接处等阴角部位都应抹成直角圆弧线。檐沟、天沟、斜沟、压顶、屋脊的阳角处也要做成小圆角以满足受力要求及卷材铺设。

3 结语

总之,屋面漏水问题是困绕房建维修的难题,防水屋面质量的优劣与设计和施工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操作工序施工,严把工程规范、规程关,屋面漏水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1]王玉龙.最新屋面防水的细部工法及其通病与防治[M],2002.

[2]李德宽.建筑屋面防水控析[J],2003.

猜你喜欢

找平层分格漏水
多曲率平锁扣系统钛锌板幕墙施工技术
滴ī答滴答,漏水啦!
房屋漏水后的“奇观”,实属罕见
楼面细石混凝土找平在地面做法中的应用
漏水的鞋
下雨时才漏水
塑料“止水槽”“分格槽”在外墙面装修施工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