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抗震防灾规划》对新建建筑抗震设计的要求

2012-04-10石雪松

河南建材 2012年1期
关键词:防灾抗震建筑物

石雪松

辽宁省海城市规划设计院(114200)

《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增强了城市整体减灾能力,也促使建筑抗震设计有更高的要求,即必须运用现代抗震科学技术的成就,采用合理的安全的经济的抗震设计方法,来改善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总结编制《抗震防灾规划》的经验,可以认为以下诸项对策是搞好建筑物抗震设计的保证。

1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抗震设计的根本原则

70年代,我国的设防标准是“裂而不倒”,即允许建筑物在遭遇相当于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结构有一定损坏,但这种损坏不需修理或经一般修理即可照常使用,这是一个起码的较低标准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抗震防灾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设防标准也将不断提高。现已研究采用新的设防标准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并将设防标准建立在概率预测的基础上。

2 应重视《抗震防灾规划》,避免地震时发生次生灾害

避免地震时发生次生灾害,是抗震设计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应特别注意易于酿成火灾、爆炸、溢毒等次生灾害的工业建筑物,设计时可根据本地区规定设防标准烈度并适当提高抗震措施进行设计,房顶采用轻质材料。公共建筑应考虑疏散问题,一般可与防火疏散同时考虑。另外,建筑设计也应考虑到:烟囱、水塔等高耸构筑物,应与居住房屋公建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对于地震后停电、停水、停气等可能造成的次生灾害,亦应预先有充分的估计。

3 选择有利抗震场地,做好地基基础抗震设计

设计新建建筑时,要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地段,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不应在危险地段建造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对于易液化地基,一般避免采用未经加固处理液化土层作为天然地基的持力层,应根据液化等级和具体情况适当选用处理措施。基础设计应减少基础偏心,加强基础整体性和刚性,沉降缝与抗震缝相结合协调处理。

4 选择合理的结构型式

合理的结构选型是保证建筑物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

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建筑平面,是抗震设计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尤为重要。规则形状的建筑物(矩形、圆形等),地震时振动较单纯,整体协调一致,并可使结构处理简化,有较好的抗震效果,平面上凸出凹进的房屋,地震时振动复杂,并会增加扭矩作用,转角处易于应力集中,因而建筑物易于损坏。如因使用或场地原因必须设计不规则的平面时,则应从结构布置和构造上加以处理。

立面上各部分参差不齐,或有局部的突出,或质量悬殊、刚度突变的建筑,地震时容易发生局部严重损坏。建筑物的重量和刚度,应力求对称和均匀分布。

5 选择结构的适宜自振周期

震害实践与理论研究均表明,选择结构的适宜自振周期使之与场地卓越周期错开,是建筑抗震设计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1985年墨西哥城大地震的强度不是很大,强震记录谱分析发现其卓越周期约2 s,使自振周期接近2 s的建筑大批倒塌或严重破坏。显而易见,这种情况对于高层建筑尤为重要,它是设计者能够得到安全与经济抗震设计的一条重要途径。

6 充分重视抗震构造措施

建筑抗震构造措施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建筑的整体性,使各部分构件得以在地震作用下相互扶持,相互制约地共同工作。

许多抗震构造措施旨在提高建筑的延性或变形能力,虽然它们对结构及构件强度往往很少甚至没有提高,但它们却可以大大提高建筑构件与结构的变形能力,以利于消耗地震的能量,从而大大提高总体结构的抗震能力,特别是抗倒塌的能力,这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经济合理的;还有一些构造措施则是针对加强某些薄弱部分,弥补计算的不足与计算无法顾及之处,显然也是不可缺少的。

近年来新提出的薄弱层概念,使我们认识到,在找到薄弱层后稍做增强措施,将会对整个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有显著的提高,设计者对此也应给予相应的重视。

7 减轻建筑物的自重

建筑物所受地震荷载的大小和它的质量成正比。减轻建筑物重量是减少地震荷载最有效的途径,也是较为经济的措施。

要减轻建筑物自重,就要求在满足抗震强度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轻质材料来建造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要降低建筑物的重心位置,以减少地震时房屋所受的地震弯矩,因此要求多层工业建筑在工艺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将重型设备、库房等设在底层,也不宜利用房屋的顶层部分充作水箱间。这是一项比较容易做到的和有很大实际意义的措施,设计时应予注意。

8 不做或少做地震时容易倒塌脱落建筑附属物

地震时房屋受力复杂,各部分结构的运动很难协调一致,特别是突出建筑物表面的一些附属物,如高门脸、女儿墙、挑檐、电梯机房、水箱间及其它装饰物,地震时鞭端效应显著,加之这些附属物的抗震性能又常常为设计人员所忽视,以及施工等方面的原因,在不大的地震作用下,例如6度左右就有破坏。所以,一般房屋应尽量不做或少做这类装饰性的附属物。如必须建造时,应采取防震的构造措施,对于门楼、门口等人、车经常通过的地方,应采取防震的构造措施。

阳台、雨蓬等悬挑构件,于震中区附近,在纵向地震荷载作用下,易于开裂、折断,要特别加强锚固措施和抵抗正负弯矩相间作用的能力。

从大量的宏观调查、理论研究和对各类建筑物震害分析的结果,为使建筑物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必须贯彻“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计原则与方法,重视场地选择,地基基础设计,从选用合理的结构形式,正确的计算方法,到采用必要的构造措施,增强总体结构的抗震能力,防止薄弱层过早的崩毁,减轻建筑物自重等方面,设计时必须加以重视。如果我们在抗震设计中,认真做好上述各个环节,相信我们所设计的建筑必将能更好地经受住强震的考验。

[1]GBJ11—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2]朱伯龙.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防灾抗震建筑物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关于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古建抗震有绝招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火柴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