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

2012-04-10孙建宇田松科

河南建材 2012年1期
关键词:脚手架施工现场建筑施工

孙建宇, 田松科

郑州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450004)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不仅是对物的状态和人的行为的管理,更是对资源投入和生产条件的综合管理,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防范和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及人的不安全行为,及时处理发生的安全事故,减少因安全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从而使工程得以顺利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建筑业的施工特点决定了建筑业属于事故发生率较高的行业,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年12月的统计,2011年1到11月份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503起、死亡644人,这些仅仅是各地上报的数据统计,加上一些发生安全事故但未上报的情况,相信会更多。

1 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

1)生产的流动性:从业人员和机械设备及整个项目一般都不会相对固定,会随着工程所处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从业人员和机械设备又要随着施工部位的不同而沿着工程进度流动。2)危险性作业多:比如高处作业、悬空作业、上下交叉作业、临边洞口作业、带电作业、露天作业等会一直伴随着施工全过程,造成了很多不安全因素。3)手工及体力劳动占多数:比如钢筋的加工及绑扎、模板支架的搭设、模板的拼装、脚手架的搭设、混泥土的铺设及修整等等工作都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4)从业人员整体安全意识及素质不高:建筑工程的从业人员以农民工为主,他们较多未经过系统培训,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5)施工周期长:一般大型工程的施工时间都较长,施工中要长期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建筑工程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建筑业是危险性较大的行业,也是安全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高风险的事故多发性行业。因此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提高施工过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切实保障广大职工及农民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建筑施工过程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每年发生的大量安全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和企业形象,甚至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人的不安全行为: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违反操作规程,操作错误等。2)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少或有缺陷;机械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等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乏或有缺陷。3)环境的不利因素:施工现场照明光线不足,视线不畅;作业场所狭窄、杂乱;施工现场道路不通畅;材料工器具乱堆乱放,杂乱无序;噪声大等。4)管理上的缺陷:对职工没有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就上岗作业;没有对各工种及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各项安全技术交底;没有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经费投入少;安全生产检查流于形式,对检查出的事故隐患没有按“定人、定措施、定时间”原则进行整改;对发生的事故没有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等。

3 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各种危险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施工企业必须根据承建的建筑工程特点采用切实可行的针对性方法和手段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水平。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管理:按照《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规范、标准来管理施工过程。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科学合理全面的制定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做到工作有制度,制度严落实。要结合建筑施工安全的特点,按工程建筑面积大小和从业人员多少配备相应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来满足安全管理的要求。

3)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建筑工地上农民工必须先进行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方可上岗作业。对变换工种的工人要进行新岗位的操作规程的安全操作方法、安全技术知识等的教育培训为一体,实行“一条龙”管理,未经培训人员不得上岗,切实解决 “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缺乏、安全行为欠规范、安全措施乏力”等问题。

4)加强方案交底及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方案经编制审批后,编制人要对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专项方案交底,让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方案及规范施工。还要对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明白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特点和安全注意事项,做到防患于未然。

5)规范各种安全技术措施:①规范现场布置:合理布置现场,科学划分生活区、生产区、办公区,主干道路硬化处理,现场及出入口按规定悬挂标示标牌;②规范基坑开挖:根据基坑开挖情况选择合适的挖土方法和支护放坡形式,基坑周边设置标准的防护栏杆和排水设施,上下基坑搭设安全合格爬梯;③规范外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严格按脚手架规范搭设脚手架,正确处理立杆基础,落地式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为:场地平整、夯实→材料配备→定位设置底座→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剪刀撑→连墙杆→挡脚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悬挑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施工工艺为:水平挑杆→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剪刀撑→连墙杆→挡脚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④规范模板支撑系统的搭设和拆除:高度重视支撑系统搭设的稳定性,严格控制立柱对接、严格控制支撑选材和立柱垂直度、严格控制立杆底部违规垫砖,严格控制纵横向水平支撑的规范设置和材质,严惩违规拆除模板支撑系统,高度重视和严管高支模的规范搭设和拆除;⑤规范临边洞口及出入口的防护:要求使用工具化、定型化防护设施,重点抓电梯井口按规定使用工具化、定型化防护门;严格要求正确佩戴安全帽和高处、临边作业系安全带;⑥规范现场施工用电:要求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确保设备使用专用保护零线,配电系统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和 “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规范使用合格的标准配电箱,高度重视外电防护和要求电工持证上岗;⑦规范现场施工机具的防护:规范塔吊、施工电梯、物科提升机、圆盘锯、电焊机、搅拌机等的安全防护,规范大型垂直运输设备架体与建筑结构的刚性连结,重视限位保险装置的设置,要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确保正常安全运行。

6)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确保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救援工作能够及时开展,把损失降到最低。

7)加强日常的安全检查与管理:确保发现的安全隐患能得到及时消除,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及时予以纠正。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需要各部门、各单位、各相关方的共同配合,全员参与、各尽其责才能做好。要使全行业形成共识:不依法搞好安全,就是违法违章,要负法律责任。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任重道远,我们坚信有大家的共同参与,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会更上一层楼,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脚手架施工现场建筑施工
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安装方法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探讨BIM技术在悬挑式脚手架工程中应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施工特点及难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