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拾垃圾的老党员

2012-04-08晓红

新天地 2012年7期
关键词:绩溪工会主席饮料瓶

晓红

笔者有一次到安徽省人大机关家属院,随着一位慈祥文雅的老人一同爬上5楼。她背着一包废旧报纸,上楼有些吃力。笔者问:你何不把这些废纸扔下呢?潜台词是:“这些废纸换不了几个钱,不必那么节省吧。”老太太说:“不行,我还要给孙女买文具呢。”

后来才知道,她正是安徽省人大机关工会主席张景兰,她认下了六百多位山沟沟里的“穷孙女”,工资不够,只有靠捡垃圾补贴。笔者表示敬佩,她说:我是老党员,现在生活安定,有吃有穿的,多做点事算什么呢?

笔者进一步了解才知道,这看似文弱的张景兰,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

情牵绩溪失学女童

在张景兰的家里有几本厚厚的名册,册上写着“省人大机关捐资助学情况”,年份从1998到2012年,名册旁边是一捆捆写着张景兰收的信件,上面全是稚嫩的笔迹。张景兰翻着这些名册和信件说,从1998年接触贫困地区的孩子起,她心里就再也放不下。

1998年,50岁的张景兰从淮南市人大调到合肥安徽省人大任机关工会主席。她到省人大定点帮扶县绩溪去考察。在板桥镇中心小学,张景兰惊讶地看到大部分学生都是男孩子。她听到这么一段话:绩溪人一辈子只干3件大事,给小孩念书、给活人盖房、给死人修墓,但困难家庭就只能给男孩念书,女孩留在家干农活。从此,资助那里的贫困女童读书就成了她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第一年,张景兰向各办公室发出了倡议,只有4位同事响应。张景兰先给4个人开了代收款收据,然后将资助款送到绩溪县妇联,再将发票及被资助女孩的资料和联系方式送到捐助人手里,同时把捐助人的名单张贴到光荣榜里,她把工作做得一丝不苟,明明白白。

第二年刚入冬,气温骤降,张景兰一个人跑到安徽省红十字会,要申请一批儿童冬衣。省红十字会说,没有这方面的预算。张景兰拿出一张张绩溪女孩的照片和资料说,先让这些女孩子不挨冻。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感动了,笑着说,这哪是工会主席,倒像儿童基金会的会长。第三年,张景兰再发助学倡议,漠然的人少了,热心的人多了。连单位的临时工也参与了进来。

慢慢地,助学不再是倡议,而是一种自发的活动。每年11月份,张景兰将大家的捐助款和物资收集好,统一准时送到绩溪。这时,就有同事拜托她:“主席,这次去帮我认个闺女吧。”

到了2007年,张景兰已经帮助绩溪六百多个贫困女孩在省人大机关里认了亲,五百多位机关人员在绩溪几乎都有了“穷闺女”、“穷孙女”。一直未婚的张景兰,心里被这些孩子填满了,每个孩子的特点和对应的捐助人她都耳熟能详,而她单独资助的孩子近10位。

工会主席拾破烂

2008年,张景兰退休了。除去每月要还的房款、给老母亲的生活费和药费外,她日子紧巴巴的,再也没有剩余的钱来资助孩子了。张景兰忧心忡忡,不能因为自己退休,就让自己资助的7个孩子断了学费。

此时,一个家里不富裕的同事韩俊提出要捐助一个贫困女童,张景兰忙说:“你刚参加工作,收入也不高。”韩俊说:“一年100块钱的学费,我一天捡3个饮料瓶,一年就能把孩子的学费捡来了。”张景兰愣了愣,这个同事启发了她。

第二天,张景兰走上街想捡饮料瓶,又一想,自己是正处级干部呢,为了1毛钱去捡垃圾,多丢人。可一想到她答应资助那些孩子上大学,说不定捡一个月的瓶子就能拾到孩子一年的学费,张景兰硬着头皮捡起来。

这年年底,张景兰收废品的钱已经攒到了七百多元,正好够7个孩子一年的学费。张景兰高兴得像个孩子,她决心继续拾破烂。有几次,在省委大院里,她看到别人丢的饮料瓶,就惯性地捡了起来。一位同事小声地對张景兰说:“听人说,你在捡垃圾。”张景兰脸一下子红了,承认了。同事说:“你可是省人大的工会主席啊……”张景兰听出了话外音,自己在给单位丢脸。晚上,张景兰失眠了,有些委屈,有些不安,她想放弃。可是看到孩子们给她写的信,她的劲一下子又回来了。

2011年底,张景兰每月卖废品的收入已近200元。张景兰又多资助了两个孩子。今年春天,有位细心的同事发现了张景兰拾破烂竟全是为了孩子,整个机关大院轰动了,没有人再看不起她。大家都说,张景兰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优秀共产党员。

张景兰不喜欢说空话大话。她说,老党员就是要从身边小事做起,所谓上行下效,老一辈多做一件事,比多说多少话对年轻人的启发都大。

猜你喜欢

绩溪工会主席饮料瓶
All in a Day’s Wok
ALL IN A DAY'S WOK
能干的饮料瓶
400万元公款美容的工会主席是怎样的一朵奇葩
黑龙江省工人报刊协会
黑龙江省工人报刊协会
“围墙”内外是一家——访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叶卫东
饮料瓶中的凤仙花
饮料瓶含锑或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