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阜蒙县新时期农村水利发展思路

2012-03-30万丹

东北水利水电 2012年3期
关键词:阜蒙县水利水资源

万丹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水利局,辽宁 阜蒙县 123100)

1 阜蒙县水利发展现状

1.1 水资源状况与开发利用程度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阜蒙县”)地处北温带半干旱气候区。流域面积6245.1 km2,县域内多年平均年降水量481.0 mm年际间地表径流变化大,丰枯年份相差4.8~9.7倍;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各水系河流的河床、一级阶地和构造盆地及山前平原地带,属于浅层孔隙水含水区,日单井出水量差别较大。低山丘陵地区分布着构造裂隙水和风化裂隙水,含水量相当小。全县地表水资源量34675×104m3,地下水资源量23483×104m3,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重复计算量11147×104m3,水资源总量(包括本地量、入境量)47011×104m3;地表水可利用量32806×104m3(包括本地水、入境水、矿排水、城排水、乡企回归水),地下水可开采量13759×104m3(包括本地水、入境水、农灌入渗水),水资源总的可利用量46565×104m3。全县人均水资源量为635.1 m3,耕地面积每公顷水资源1846.5 m3,分别不足全国平均值的1/5和1/10。

阜蒙县现状取水量19281.85×104m3,其中:地表水8725.77×104m3,地下水 10556.05×104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41.01%,其中:绕阳河流域东沙河、细河海州以上、佛寺以上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最高,分别达到63.88%,66.68%,69.39%;柳河闹德海以上、牤牛河境内全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低,分别为18.2%,15.98%。

1.2 水利发展现状

阜县在半个多世纪的水利建设与发展中,农村防洪除涝、农业灌溉、供水改水、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设与发展取得一定成就。一是兴建各类防洪工程199处,修建堤防172.02 km,石笼丁坝692座完成水库除险加固5座;二是建成蓄、引、提、灌各类水利工程6414处;三是建成小城镇供水工程7处,农村饮水改水工程712处;四是东部涝区四个涝片易涝耕地面积0.584万hm2已普遍治理,建成排水站4座,现有干支排水沟道51条、长度79.13 km,桥涵闸等各类建筑物92座;五是水土流失面积47.08万hm2,占总面积的75.4%,十年治柳、十年治凌、三年东北黑土区防治试点和农田基本建设,有效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0.99万hm2,治理率为 44.58%。

2 农村水利发展的思路

2.1 农村水利面临的形势

阜蒙县水资源承载能力较差,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利用率低、饮水安全等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河道、水库防洪标准偏低,农业抗旱能力差,综合减灾体系尚不完善,旱涝灾害对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水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城市排污对细河的污染十分严重,水环境总体状况尚未得到根本好转;近几年资源型开采企业增加,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及安全隐患较为突出等问题亟待解决和改善。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把水利放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突出位置来抓,抓住机遇,开拓进取,迎难而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践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解决农村水利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加快水利的改革与发展。

2.2 树立农村水利发展观念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水和谐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水利工作,必须进一步树立6个观念:一是以人为本的观念,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水利问题,确保饮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用水安全;二是人与水和谐的观念,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关系,充分考虑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在水利建设中避免和减少人类活动对水和自然的侵害;三是节约资源的观念,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树立节水意识,完善节水机制,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四是保护环境的观念,要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正确处理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维系河流健康生命;五是统筹发展的观念,根据流域、区域、城乡发展对水利的不同需求,统筹考虑水资源条件、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科学确定水利发展目标、速度、规模和水平,促进水利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六是改革创新的观念,深化水利改革,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健全法制,强化水利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水利依法行政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3 农村水利发展的总体任务

根据阜蒙县农村水利现状和实际需要,总的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水利改革与发展,坚持中央水利工作方针,积极实践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促进人与水和谐,着力解决好农村水利改革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一是加快发展是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尽一切可能解决好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的水问题,提高水利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深化改革是加快水利发展的根本途径,深化改革和建立水资源及涉水事务统一管理体制,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利发展机制,完善依法行政、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水行政管理体系;三是强化管理是保证水利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强化农村水利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使水利工程走上良性运行的轨道,才能提高水利管理部门驾驭水利工作的能力。

阜蒙县农村水利任务繁重,必须突出重点。一是保障饮水安全,二是保障防洪安全,三是保障水资源安全,四是保障经济用水安全。

2.4 构建农村水利体系建设

阜蒙县在总结五十多年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供水利发展理论称之“五大体系建设”:一是防洪抗旱保障体系。防洪体系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发展为重点,着重以重点工业区、县城及小城镇、中小河道治理、控制性工程、水库除险加固、涝区治理、防汛自动化测报系统与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为主。抗旱保障体系以特大抗旱、抗旱水源重点,以节水灌溉工、老灌区改造、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提高水利用率为主,农业灌溉以粮菜主产区、原料基地、经济作物生产核心,最大限度减轻旱灾损失。二是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为经济转型、工业振兴、辽西北开发等经济发展战略提供良好的水资源保证,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建立优化的水资源配置系统;以县城工业和经济转型区为中心、以周边地区和小城镇建设为重点、以生产基地和农村饮水安全为主要的全方位综合供水系统;以建设规模生产、集中配送、连锁经营的现代农业所要求的高效节水灌溉系统;以建立节水型社会,提高全民节水意识,水商品进入市场,建立统一的水价和节水管理系统。三是水环境和水土保持保护体系。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重点任务是保护、修复、治理生态环境,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遏制水土流失,科学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水环境保护与水环境改善的主要任务是控制污染源、治理污染为主,保证水源地供水和城乡饮水安全。四是水行政执政执法体系。水行政执法体系包括队伍建设与管理,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执行国家法律,建立起水利发展长效、高效管理机制,实现城乡水务管理一体化,依法打击水事违法行为,全面推进水利多元化投入机制进程,实行总量控制的取水与排污许可制度,建立水商品市场,形成建设现代水利、资源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格局。五是水利队伍科学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建立健全水利科学服务组织,为全社会提供防汛抗旱、资源配置、农业灌溉、城乡供水、规划设计、工程建设、水务管理、行政执法服务,充分体现水利发展的基础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公益效益、水资源保护效益,以科学的态度开展涉水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专题研究,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建设,提高水利建设与服务的科技含量。

3 各项工作的落实

3.1 抓好规划的制定和前期工作

在总结“十五”计划完成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水利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布局、重点和措施,为“十一五”水利改革与发展提供规划依据;编制好水资源综合规划,在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的基础上,做好水资源配置工作,根据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状况,科学制定流域与区域水资源分配方案,为建立水权制度、合理配置和科学管理水资源提供规划支撑;做好防洪规划的审查报批工作,尽快形成地区与流域防洪规划成果,为完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确立洪水管理制度提供规划基础;加快重要流域、区域规划及专项水利规划的编制,完善水利规划体系,强化水利规划的法律地位,抓好各项规划的实施;加快重点水利项目前期工作,为实现水利规划目标和保持稳定的水利建设规模创造有利条件。

3.2 夯实可持续发展水利基础

重点工作是:加快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保障饮水安全作为水利建设的首要任务,重点解决农村群众饮用高氟水、苦咸水、水质不达标和局部地区的饮水困难问题;加快以河道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实施重点是河段堤防建设、护荷载工程建设,河势控制,防治洪涝灾害;加快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水资源保证;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5年内使库塘工程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加快水土保持和生态治理,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以重点流域、区域、乡镇及骨干水利工程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主,建设县级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网络。

3.3 理顺水利管理体制与机制

一是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流域和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进行流域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加快流域区域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对涉水事务实行统一管理;二是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的水利投资体制,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建立稳定的水利投入保障机制;三是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政府投资的非经营性水利建设项目“代建制”,规范水利建设市场,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四是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利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制度,探索准公益性水利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完善水利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体制;五是推进农村水利改革,大力推行灌区管理体制和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鼓励用水户参与或直接管理;六是推进水价改革,建立有利于节水的水价形成机制,全面推行阶梯式水价,对不同水源和不同类型用水实行差别水价。

3.4 创新农村水利管理模式

一是建立洪水管理制度,开展洪水风险分析评价,建立洪水影响评价制度,提高防洪工程管理运用调度能力;二是建立水权管理制度,制定水量分配方案,实现用水总量控制和用水定额管理,建立水权转让制度,培育水市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三是建立水资源节约制度,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四是建立水资源保护制度,完善水功能区管理机制,确定水域纳污能力,建立排污总量控制、入河排污口登记及审批制度,加强重要水功能区和重要入河排污口的监控。

3.5 加强科技创新和队伍建设

建立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攻关,抓好水利关键技术研究和推广,提高水利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加强水利队伍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培养高素质水利人才,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把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阜蒙县水利水资源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辽宁阜蒙县玉米主栽品种的筛选
阜蒙县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立法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