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疑问副词“那忽”的形成

2012-03-28李素英

东岳论丛 2012年5期
关键词:音步例句副词

李素英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山东济南250021)

疑问副词“那忽”的形成

李素英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山东济南250021)

“那忽”是中古汉语新生疑问副词,其来源或形成问题一直无人论及。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较为翔实的引例,探讨“那”、“忽”由线性序列上的邻接成分经重新分析得以词汇化的过程和条件:“出乎意料”的语义基础使表询问和反诘的“那”与表“突然”义的“忽”在线性顺序中得以连用,而分句句首的语法位置则为“那忽”的形成提供了句法条件。

那忽;疑问副词;词汇化

钟兆华《疑问副词“何忽”》一文,对中古汉语新生的疑问副词“何忽”与“那忽”的意义及构词形式作出了有益的探索①。不过,关于“那忽”的来源或形成问题,一直没有见到相关的探讨。本文试就“那忽”一词的形成略陈鄙见,以就正于方家。

一、“那忽”的意义及构词形式

大约自晋代至唐宋时期,有“那忽”通常出现于人物对话或论辩中,用于询问原因或表示诘问语气。如:

(1)令又迁怒,杀姥。蛇乃感人以灵言,瞋令“何杀我母?当为母报雠。”此后每夜辄闻若雷若风,四十许日,百姓相见,咸惊语:“汝头那忽戴鱼?”是夜,方四十里,与城一时俱陷为湖。(《搜神记》卷二十)

例中大水将至,仿佛有征兆,所以“汝头那忽戴鱼”是充满疑惑的询问。

(2)窃寻佛本启化之辰,当我宗周之运,自云娑婆总摄,靡所不归。或复光照无际,声振有顶;或复八部云臻,十方辐凑。计天竺去我十万里馀,俱在须弥之南,并是阎浮之内,那忽此间士庶,无至佛所? (释彦琮《通极论》《全隋文》卷三十三)

例中梵行先生与行乐公子辩论,行乐公子认为梵行先生所说太过虚诞,于是针对对方观点提出疑问:“那忽此间士庶,无至佛所?”

(3)服气崔长侍晦叔,烧丹郑舍人居中。常期生羽翼,那忽化为尘?(白居易《感事》诗)

据钟兆华考证,这是白居易66岁时的诗。作者感慨崔、郑二人学仙不成,反而早逝。有感于他们不如自己,唯知有酒,无忧无喜,还活得好好的。这里“那忽化为尘”是充满疑惑的询问。

以上例句中的“那忽”表示询问或疑问。下面例句中的“那忽”是以询问原因的方式传达一种诘问语气。

(4)融与婆罗门拟相酬抗,锋辩飞玄,彼所不及。婆罗门自知辞理已屈,犹以广读为夸;融乃列其所读书并秦地经史名目卷部,三倍多之。什因嘲之曰:“君不闻大秦广学,那忽轻尔远来?”(《高僧传》卷三“晋释道融”)(转引自钟兆华文,2002)

例中婆罗门与秦僧辩论释道、外道之优劣,已为道融所屈,仍以广读为夸。于是,鸠摩罗什对其加以嘲讽:“君不闻大秦广学,那忽轻尔远来?”

(5)始兴王叔陵之在湘州,累讽有司,固求台铉。奂曰:“衮章之职,本以德举,未必皇枝。”因抗言于高宗。高宗曰:“始兴那忽望公?且朕儿为公,须在鄱阳王后。”(《陈书·孔奂传》)

例中高宗责问孔奂,始兴怎能奢望作公?“那忽”表示诘问语气。

(6)晋时有《钱神论》,豫章王综以宏贪吝,遂为《钱愚论》,其文甚切。帝知以激宏,宣旨与综:“天下文章何限,那忽作此?”虽令急毁,而流布已远,宏深病之,聚敛稍改。(《南史·临川靖惠王宏传》)

(7)初萧岩、萧瓛之至也,德教学士沈君道梦殿前长人,朱衣武冠,头出栏上,攘臂怒曰:“那忽受叛萧误人事!”后主闻之,忌二萧,故远散其众,以岩为东扬州刺史,瓛为吴州刺史。(《南史·陈后主纪》)

(8)寻末穷本,人伦一概。那忽轻以乘轩,蔑兹瓮牖?(释彦琮《通极论》《全隋文》卷三十三)

通过对以上用例的简约分析,可以概括出这样的结论:“那忽”的基本意义是在问句中表示疑问、询问或反诘、并主要是表示反诘语气,其语法意义是用作副词。

在汉语史上,与“那忽”结构和意义相同的,还有“何忽”。“何忽”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询问或反诘,并在一些历史文献中同“那忽”使用可以替换。如《北史·麦铁杖传》中的“麦豆不殊,何忽相怪”,《隋书·麦铁杖传》作“麦豆不殊,那忽相怪”;《搜神记》卷二十中的“那忽戴鱼”,在语境相近、语气相同的《水经注·沔水》引《神异传》中作“何忽作鱼”。就例(3)白居易《感事》诗与下面卢思道诗相比较,也可发现“何忽”与“那忽”在意义上的相同之处。

(9)少小期黄石,晚年游赤松。应成羽人去,何忽掩高封?(卢思道《春夕经行留侯墓》)

张良从小学道,死后应当羽化而去,为何堆那么高的坟呢?作者卢思道的疑惑与白居易的“常期生羽翼,那忽化为尘”之问极为相似,可见二者词义关系的一致性。

据钟兆华考察,“何忽”较早的例句见于晋代,并与“那忽”有着大体相同的历史存在时期,二者应是汉语史上同一历史时期内的一对同义词。关于二者的构成,他在对不同历史文献中的异文进行分析后得出:对“何忽”、“那忽”而言,“何”与“那”是词的基本成分,具有决定词汇意义的作用;“忽”是辅助性成分,作用似乎仅在于促成双音节结构的形成,不关乎词义本身,因此,其构词形式为偏正结构②。

二、“那忽”的形成

钟兆华的结论大体可信。不过,“那忽”与“那”的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都询问事理与反诘、并且主要用于后者,“两种表义完全相同的格式存在于共时平面是不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的,它们之间至少在话语—语用上一定有某种差别。”③而对这种语用差异的探讨,归根结底,还是要从“那忽”的形成过程中去寻找。根据我们的分析,“那忽”的形成应是疑问词“那”与“突然”义的副词“忽”经重新分析实现跨层结构词汇化的结果。

中古汉语中,“那”一般用于询问原因或以询问原因的方式表示反诘。由于言者之所以对事理提出疑问,是因为事理超乎依据常情、常理所作的个人推测,即事理的发生是在言者意料之外的。所以,由“那”构成的问句中,通常会有相关常情、常理的说明或暗示。如:

(1)会病亡,(田豫)戒其妻子曰:“葬我必於西门豹祠边。”妻之难之,言:“西门豹古之神人,那可葬于其边乎?”(《三国志·魏志·田豫传》注引《魏略》)常理:普通人所葬之处不应与神人祠同列。

(2)君是佛三归弟子,那不从佛家请福,乃使祭酒上章?(《古小说钩沉·述异记》)常理:佛家弟子应按佛家礼法请福。

(3)庆伯云:“才谒归,那得见召?且汝常黑帻,今何得皆赤帻也?”(《古小说钩沉·述异记》)常理:刚刚拜谒归来,不应又被召见。

而原有“迅速”义的“忽”,大约在东汉时期又新生了“突然”义,表示事件或动作发生得异常迅速,出人意料,强调其“突如其来”。如:

(4)纯军在前,去众营数里,贼忽夜攻纯,雨射营中,士多死伤。(《后汉书·耿纯传》)

(5)夏禹庙中有梅梁,忽一春生枝叶。(应劭《风俗通义》《全后汉文》卷四十一)

(6)阮思旷奉大法,敬信甚至。大儿年未弱冠,忽被笃疾。(《世说新语·尤悔》)

(7)马仲叔王志都并辽东人也,相知至厚。叔先亡,后年,忽形见,谓曰:“吾不幸早亡心恒相念。念卿无妇,当为卿得妇,期至十一月二十日送诣卿家,但扫除设床席待之。”至日,都密扫除施设,天忽大风,白日昼昏。向暮风止,寝室中忽有红帐自施,发视其中,床上有一妇,花媚庄严,卧床上,才能气息。(《古小说钩沉·幽明录》)

可以说,在“出人意料”这一点上,“忽”与用于询问原因的“那”是相一致的。因此,当为了强调事情或动作行为的发生令言者极度惊异时(这从“那忽”多出现于由“惊”参与构成的句式可以窥见一斑),二者得以在线性序列中连用。我们先看下面的一些例句:

(8)时诸离车及与其妻、庵婆罗女……缘路随佛不肯旋返。世尊既见恋慕情深,非是言辞所可安慰,即以神力化作河水,涯岸深绝,波流迅疾。时诸离车及以眷属、庵婆罗女……共相谓言:“是处那忽有此大河,而复乃尔波湍惊急?……”(《大般涅盘经》卷上)

例中诸离车及与其妻、庵婆罗女等人紧随世尊,不肯旋返。世尊无奈之下以神力化作大河,与之隔绝。对于凭空突然出现的大河,诸人悲痛之余心生“是处那忽有此大河”的疑惑。因此,将其理解为“这里怎么突然出现这样一条大河”较为切合语境。

(9)沙门即命一人力送之行,少地,见其先死奴子倚高楼上,惊问:“四娘那忽至此?欲见新妇不?”(《古小说钩沉·冥祥记》)

例中王四娘被阴吏误拘,被送还阳时,偶然遇见已死的奴子。奴子惊异,所以发问:“四娘那忽至此?”将其译为“四娘怎么突然到了这里?”,或许更能传达奴子的惊异之情。

(10)又景床东边香炉无故堕地,景呼东西南北皆谓为厢,景曰:“此东厢香炉那忽下地?”(《南史·贼臣传·侯景传》)

例中香炉无故堕地,侯景应是极为惊异,所以可将其发问理解为“香炉怎么突然坠地?”

(11)韦氏至门,遣报孟家十三姊。韦生不信,曰:“十三姊随孟郎入蜀,那忽来此?”韦氏令(渔翁)具说此由,韦生虽惊,亦未深信。(《太平广记》卷四二一“韦氏”出《原化记》)

韦生被授杨子县尉,其姊十三姝即韦氏随夫孟郎赴任阆州,各奔东西。至骆谷,十三姝因马惊坠谷,后跨龙跃穴,腾空万里,坠于江岸深草之上,为一渔翁所救,送至杨子县。韦生得报不信,故有“那忽来此”之问。所以,如将其译为“怎会突然来此”,应该较妥。

这些例句中的“那忽”,有学者将其视为复合词④,但从语用上来看,将其视为线性序列上的邻接成分或许更为恰切。这种中间状态的存在,说明复合词“那忽”与作为线性顺序的邻接成分之间的来源关系是现实的。在线性顺序中,“那”与“忽”不在同一个句法层次上。“那”是一个疑问词,义为“怎么”、“为何”;“忽”是一个副词,义为“突然”,与其他动词或动词短语组成一对直接成分。以“四娘那忽至此”、“那忽来此”为例,其结构层次可表示如下:

[Subject四娘[那[忽[VP至此]]]]

[那[忽[VP来此]]]⑤

“那”以“忽至此”和“忽来此”为修饰对象,因此“那”与“忽”只是线性顺序上邻接,并不构成一个句法单位。

“那”与“忽”连文不是孤立的个案,前期和同期文献中也有疑问词“如何”、“奈何”与“忽”、“忽然”邻接的例句,说明疑问词与“出乎意料”义的副词连用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如:

(12)尔时长瓜梵志闻舍利弗出家入道,嗔恚懊恼而作是言:“我此[外*男]甥舍利弗,禀性聪慧博通群籍,十六大国宿旧论师咸服其德,如何忽然舍此高名奉事瞿昙?”即从南天竺来诣佛所,与佛论议。(《撰集百缘经·长瓜梵志缘》)

(13)镇东、豫州牧姚洸起兵洛阳,平西姚谌起兵于雍,将以赴泓之难。兴疾瘳,朝其群臣,征虏刘羌泣谓兴曰:“陛下寝疾数旬,奈何忽有斯事?”兴曰:“朕过庭无训,使诸子不穆,愧于四海。卿等各陈所怀,以安社稷。”(《晋书·姚兴载记下》)

由于在古汉语的承说法里,句子以不用主语为常(即承上省略),所以,当“那忽”之前另有分句时,它通常被置于后一分句句首。而“处在分句开头位置的跨层结构最容易粘合成词”⑥,所以,该句法位置为“那忽”实现跨层结构的词汇化提供了可能性。根据冯胜利的韵律构词理论,汉语中一个标准的音步是由两个音节构成的,而自然音步是右向音步,即不受句法和语义因素影响的音步是从左向右组织的⑦,所以置于句首且由两个音节组成的“那忽”,构成了一个标准音步。同时,音步又是语流中最基本的韵律单元,具有一种“梏化作用”,处在一个稳定音步中的两个成分必然会被音步紧紧地“桎梏”起来,趋向“词化”。事实证明汉语大量的复合词都是经过音步这个“桎梏”,成为“固化韵律词”,进而凝固为“词化韵律词”的。

由于“忽”的“突如其来”义是建立在事件或行为动作发生得异常迅速的基础之上的,使其运用受到较多的语义和语境制约,而其“出乎意料”的语用意义又完全可以由“那”加以传达,于是在双音节趋势的推动下,“忽”的词义逐渐消失,“那忽”由此取消分界而固化为词。如:

(14)州中有土豪,外修边幅,而内行不轨,常为劫盗。鼎于都会时谓之曰:“卿是好人,那忽作贼?”因条其同党谋议逗留。其人惊甚,即自首状。(《隋书·艺术传·韦鼎传》)

例中土豪“常为劫盗”,且有同党,所以其作贼就不是临时起意性质的,这里的“那忽作贼”就不能理解为“为何突然作贼”。应该说,该例中“忽”的词义已经消失,“那忽”已经固化为词,用于表示诘问。

“那忽”从一个跨层结构变为词后,“那”与“忽”之间的分立性被取消,特别是在反诘句中,“那忽”是以疑问方式否定其后成分所表示的行为或事理,“忽”的“突然”义已经很不明显了。如:

(15)永元中,(昉)纡意于梅虫儿,东昏中旨用为中书郎。谢尚书令王亮,亮曰:“卿宜谢梅,那忽谢我?”昉惭而退。(《南史·任昉传》)

例中任昉纡意于佞臣梅虫儿,因此得以升为中书郎,这令尚书令王亮颇为不齿。例中问话,如果是王亮假装对任昉的举动极为意外,加以嘲讽式询问,“那忽”就可以理解为“为什么突然谢我”;但如果是王亮以严辞诘问的方式拒绝这种感谢,又可以理解为“为何谢我”。

如果我们关于“那忽”的推测不错的话,“何忽”应该也经历了大致相同的形成过程,且其产生时间有可能在“那忽”之前。因为就冯春田等人的研究来看,“那”由“奈何”音变而来,且其形成后,所进入的主流句式应该是自上古汉语以来的“何得/可/能+VP”句式⑧。而就“那忽”与“何忽”来看,二词结构、意义相同。可以说,“那”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何”的一种词汇替代。因此,能够肯定的是,只有可能是“那忽”的形成受到“何忽”成词的影响甚至是其类化的结果而不会是相反⑨。

至此,我们可以说,“那忽”形成之初相比于“那”,在语用上更能突显事情或动作行为的发生出乎言者的意料之外。这也可从下面的例句比较中看出。

(16)天宝中,陇西李陶,寓居新郑。常寝其室,睡中有人摇之,陶惊起,见一婢袍裤,容色甚美。陶问:“那忽得至此?”婢云:“郑女郎欲相诣。”……其后陶参选,之上都,留妇在房。陶后遇疾笃,鬼妇在房,谓其婢云:“李郎今疾亟,为之奈何?当相与往省问。”……其夕,至陶所,相见忻悦。陶问:“何得至此?”云:“见卿疾甚,故此相视。”(《太平广记》卷三三三“李陶”)

例中李陶睡梦中被人摇起,又见一美婢在其床前,应是极为惊异,所以,其发问为“那忽得至此?”后来,鬼妇日夕至陶所,因李陶早知其为鬼,来去迅疾无形,所以,并无惊讶字眼出现,而是“相见忻悦”,然后才询问“何得至此?”因“何”与“那”出现在“得/可/能+VP”句前时,二者完全同义,所以将“那忽”与“何得”相较,就能发现“那忽”与“那”在语用上的差异。

但是,“在任何一种语言里都存在这样一种观点,即当一种新的特殊的表达方式普及了或时间久了,那么至少在语感上就会失去特殊的地方,同时在使用上也有所谓‘统言’和‘析言’的区别。”⑩因此,发展到后来,“那忽”虽然在形式上与“那”不同,但并不见得都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注释]

①②④钟兆华:《疑问副词“何忽”》,《语文研究》,2002年第4期。

③江蓝生:《概念叠加与构式整合》,《中国语文》,2008年第6期。

⑤括号表示结构层次,从里到外表示组合的先后次序,同一方括号内的成分构成一个句法单位。

⑥董秀芳:《词汇化》,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291页。

⑦冯胜利:《论汉语的“韵律词”》,《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⑧冯春田:《反诘疑问代词“那”的形成问题》,《语言科学》,2006年第6期。

⑨董志翘、蔡镜浩也认定两词中的“忽”为语助,无义。但他们认为“‘何忽’当由‘那忽’演变而来,‘那’、‘何’均为疑问代词,故‘何’可代‘那’,而构成‘何忽’这一同义词。”参见《中古虚词语法例释》,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74、229页。

⑩朱庆之:《将无考》,载《季羡林教授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上),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责任编辑:曹振华]

I206.2

A

1003-8353(2012)05-0035-04

李素英,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讲师,文学博士。

猜你喜欢

音步例句副词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音步转型下ABB韵律结构与文体分布的变化
好词好句
现代汉语黏合结构和组合结构的韵律差异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副词和副词词组
连词“而”的韵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