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药子凝胶的制备与质量控制研究

2012-03-26钟锐生陈桂红李玉兰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000

中国药房 2012年5期
关键词:皂苷元薯蓣尖锐湿疣

钟锐生,陈桂红,李玉兰(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518000)

尖锐湿疣为妇科临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观察黄药子水煎外用治疗阴道尖锐湿疣效果显著[1]。现代药理研究[2]表明,黄药子块茎含有多种甾体皂苷,水解后生成薯蓣皂苷元,具有抗炎、抗病毒和抗真菌的作用。凝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并有利于药效释放,可克服口服、注射等给药途径的不足,且携带方便。因此,笔者尝试将黄药子提取物制成凝胶,由此可克服其他剂型给药所带来的味苦等缺点,并建立了该制剂的质量标准。结果表明,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准确、可靠。

1 仪器与试药

515高效液相色谱(HPLC)仪,包括2478紫外检测器、717自动进样器和色谱数据处理机(美国Waters公司)。

薯蓣皂苷元标准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20100879,纯度:采用HPLC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纯度达到99.9%以上);黄药子提取物(陕西瑞康生物有限公司,批号:070161,活性物质为薯蓣皂苷元,含量:1.050 mg·g-1(生药),70%乙醇提取);黄药子凝胶(自制,规格:10 g∶1 000 g);乙腈为色谱纯,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处方及制备

2.1 处方

黄药子提取物10 g,卡波姆(型号:940)10 g,丙二醇100 g,三乙醇胺18 g,70%乙醇240 g,蒸馏水适量。

2.2 制备

取卡波姆10 g加入1 000 g蒸馏水中,使之溶解完全,然后加入三乙醇胺搅拌,溶解至均匀,即得卡波姆凝胶基质。然后将黄药子提取物溶于丙二醇和乙醇混合液中,加入至卡波姆基质中搅拌,并加入三乙醇胺调至pH6.5左右,并加入适量促透剂,加水至足量,搅匀得透明凝胶,分装即得。

3 质量控制

3.1 一般检查

本凝胶系棕色半透明凝胶体,质地均匀、细腻,容易涂展,黏稠度适宜。加蒸馏水纯化搅拌溶解后pH值为6.0~7.0。微生物限度检查符合凝胶剂项下的规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ⅠQ)[3]。

3.2 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测定

3.2.1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lltech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75∶25(体积比),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03 nm;灵敏度为0.04 AUFS;进样量为10µL。

3.2.2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薯蓣皂苷元标准品20.0 mg,置于25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备成每mL含0.8 mg的溶液作为标准品溶液。

3.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1 g,精密称定,置于100 mL锥形瓶中,用50 mL甲醇超声提取30 min,过滤,蒸干;残渣加20 mL盐酸溶液(2 mol·L-1)置于沸水浴中水解2 h,冷却后用石油醚(60~90℃)萃取3次,每次20 mL,合并萃取液,水洗至中性,回收石油醚,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 mL,作为供试品溶液。

3.2.4 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按黄药子凝胶的制备工艺制备缺黄药子提取物的阴性样品,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成阴性样品溶液。

3.2.5 系统适用性试验。分别取标准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和阴性样品溶液,按“3.2.1”项色谱条件分别进样10µL,记录色谱图,见图1。

图1 高效液相色谱图Fig 1 HPLC chromatograms

在图1中,供试品溶液与标准品溶液色谱中在相应位置处均出现主峰,阴性样品对主峰未见干扰;而且,薯蓣皂苷元峰与其他组分色谱峰可以达基线分离,分离度大于1.5,以薯蓣皂苷元计理论板数不低于3 500。

3.2.6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标准品溶液不同量,置于10 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浓度为0.08、0.24、0.4、0.56、0.8 mg·mL-1的溶液,精密量取10 µL注入色谱仪,以峰面积(Y)对浓度(X)作图,得回归方程:Y=1.321X+13.456(r=0.999 6),得薯蓣皂苷元的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0.08~0.8 mg·mL-1。

3.2.7 精密度试验。将上述标准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每次10µL,结果峰面积RSD=0.75%(n=5),表明精密度良好。

3.2.8 稳定性试验。取同一批标准品溶液,分别在制备后2、4、6、8、12、16、18、24 h(室温20~30 ℃下放置)测定薯蓣皂苷元的峰面积,计算得RSD=0.54%(n=8),表明溶液放置24 h内稳定性较好。

3.2.9 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批样品5份,制备成供试品溶液,测定其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结果含量的RSD=0.83%(n=5),表明本方法重复性较好。

3.2.10 加样回收率试验。取黄药子凝胶适量,共5份,精密加入标准品溶液适量,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溶液,测定,计算平均回收率。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9%,RSD=0.88%(n=5),详见表1。

3.2.11 样品含量测定。取不同批次的5批样品,制备成供试品溶液后,测定其中薯蓣皂苷元含量,结果平均百分含量分别为100.29%、100.00%、100.57%、99.90%、100.09%,平均值为100.17%(RSD=0.23%)。

4 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阴道尖锐湿疣的方法主要有:(1)物理疗法:包括激光、电灼、手术切除等。(2)局部外用药物治疗。经临床观察发现物理疗法创伤性大,创面易形成疤痕或并发细菌感染,影响局部皮肤愈合,且复发率高,尤其在黏膜部位更难以清除[4,5]。局部外用药大多采用腐蚀性的药物,此类药物对阴道黏膜部位易引起创面周围皮肤破溃疼痛,患者难以接受。笔者根据阴道尖锐湿疣多为触染淫邪、湿毒下注所至的病因病机,结合文献[6,7],筛选清热解毒、祛湿散结、杀虫蚀赘类中药,发现中药黄药子在治疗阴道尖锐湿疣方面疗效显著。黄药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干燥块茎,味苦、性平,有凉血解毒、消瘿散结功效[7]。《滇南本草》记载本品:“味苦涩,性寒,攻诸疮毒,止咽喉痛,利小便,走经络,治筋骨痛、痰火、手足麻木、五淋浊白、妇人赤白带下效。”现由于黄药子块茎含的甾体皂苷水解后生成薯蓣皂苷元,故本文选择薯蓣皂苷元作为活性成分检测。

表1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n=5)Tab 1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n=5)

在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时,笔者发现,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250~400 nm的波长范围内对薯蓣皂苷元标准品溶液进行扫描,发现其在303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故选择303 nm为检测波长;在流动相的选择方面,笔者考察了文献[8]并进行了预试验,结果表明用乙腈-水=75∶25作为流动相分析薯蓣皂苷元较为适宜,出峰时间短,且其他成分对主峰干扰较小。

综上所述,本文建立的质控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较好、灵敏度较高,可用于黄药子凝胶的质量控制。

[1]磨良群.尖锐湿疣的研究进展[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5,18(3):268.

[2]王建云.尖锐湿疣的诊断与研究进展[J].中国医刊,2003,38(2):17.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ⅠQ.

[4]陈 勇.电灼合并干扰素局部封闭治疗湿疣的疗效观察[J].华夏医学,2000,3(6):13.

[5]赵 建.临床皮肤性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66-269.

[6]王淑燕.中药治疗女性阴道尖锐湿疣8例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1994,7(1):16.

[7]陶 治,张明华.中药治疗尖锐湿疣60例[J].皮肤病与性病杂志,1995,17(4):49.

[8]史艳霞,周日宝,童巧珍,等.HPLC法测定药用百合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2):37.

猜你喜欢

皂苷元薯蓣尖锐湿疣
对经方薯蓣丸的认识及临床思考
知母皂苷元固体分散体颗粒的制备及溶出度研究*
薯蓣皂苷元调控Nrf2信号通道干预大鼠干性AMD氧化应激机制的研究
CO2激光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分析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尖锐湿疣患者感染HPV亚型的研究及临床分析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薯蓣皂苷及两种衍生固定相的制备、表征及性能评价
黄姜中薯蓣皂苷元提取工艺的优化
薯蓣皂苷元纳米混悬液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