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区位选择
——以安溪茶业区位分析为例”教学过程设计

2012-03-21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铭选中学362400王礼将

地理教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农业区安溪茶业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铭选中学(362400) 王礼将

“农业区位选择
——以安溪茶业区位分析为例”教学过程设计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铭选中学(362400) 王礼将

一、导入新课

[回顾初中知识]老师:我国南方、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为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过渡:这是农业区位条件的差异。今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农业区位。

二、新课教学

[环节一]展示本节课的三个学习目标

(1)农业区位概念?

(2)影响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3)如何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比较?

首先,简单介绍广义农业概念。并介绍区位的含义:一是指事物所在的地理位置;二是指事物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举例说明本学校的区位该从哪两方面来分析。

然后,推理得出农业区位两层含义:(1)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2)指农业区位因素,即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学生活动:学生从学习目标中发现新概念,引出农业区位概念。理解农业和区位的概念,推理出农业区位的含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推理技能,通过农业、区位两概念推理出农业区位的概念,同时深刻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环节二]课件展示福建省地形图,分析安溪茶业地理位置

学生活动:运用福建省地形图,分析安溪茶业的地理位置。

[设计意图]分析地图,描述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

[环节三]探究一:茶业与地理环境关系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可以从哪些角度分析茶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学情预设]学生对安溪茶业生活事例感知多,又经过前面的学习,基本可以把地理环境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两方面。但大部分学生没注意茶业与茶叶的区别。教师总结学生回答后,讲解茶业可以分为三个过程:茶叶生长、茶叶加工和茶叶销售。指出可以从茶业三过程来分析茶业与自然、社会经济地理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学生活动:把生活感知中的茶业地理环境进行分类总结。在教师指导下,可以从茶业三过程来分析茶业与自然、社会经济地理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更深刻地考虑两者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讨论,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学以致用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考和综合分析能力。

[环节四]探究二:从图中分析哪些自然环境因素会影响茶业发展

从一个茶园图(图1)讨论影响茶叶生长的自然环境因素有哪些?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可以分析出四种自然环境因素,但对这四种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理解不深入,教师需引导学生探讨地形影响热量和地形影响地表排水状况等关系。

学生活动:从图中分析气候、地形、土壤、水源这四种茶业生长自然环境因素。在老师引导下,深入探究茶业与自然地理因素的关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地理现象生成性分析地理因素的能力。

[环节五]探究三:从图中分析影响茶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

分组讨论学习:从茶叶加工过程图(图2),讨论茶叶加工过程能体现哪些社会经济因素?从茶叶的世界销售状况图(图3),讨论茶叶销售过程能体现的社会经济因素。从安溪政府出台的与茶业相关的政策,讨论政策这一社会经济因素对茶业发展的影响。

图1 茶园

图2 茶叶加工

图3 茶业世界销售状况图

[学情预设]学生基于乡土地理知识,可理解茶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但没系统化。教师对社会经济因素进行系统整理,并明确各因素的作用。

学生活动:调动分析大脑中相关乡土地理知识,系统分析影响茶业的社会经济因素,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确各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地理现象生成性分析地理因素的能力,并学会分析地理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地理事物、地理过程。引导学生建构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框架,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从实践升华到理论。

[环节六]探究三:创设情境,根据资料分组讨论茶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从资料感知安溪经济的重大发展,并得知其原因为茶业的大发展。让学生思考茶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中有哪些发生了变化?并找出哪个变化因素起主导作用?

[学情预设]生活在安溪的学生能感知到区位因素的变化,但表述不简洁准确。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做解答方式指导,引导学生规范表述。

学生活动:阐述自己的看法、观点,在老师的引导下规范表述区位因素的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茶业的发展变化取决于茶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并懂得分析茶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过程及其影响作用。

[环节七]探究四:讨论评价区位因素

安溪茶业进一步发展,可以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评价茶业区位条件。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分组讨论分析茶业的有利、不利区位因素。

老师总结,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分析,如下表: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答出,但缺少系统化。教师引导学生挖掘评价区位因素的思维路线和思考方法,形成迁移运用能力。

学生活动:把区位因素知识和乡土地理知识结合,从安溪茶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评价区位因素。在老师指导下,总结思维路线和思考方法,形成一定的区位因素评价能力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让学生把区位因素理论和地区农业具体情况相结合,并对区位因素进行评价,学会应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探究。

三、课堂小结

运用思维流程图,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活动:总结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结构体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与总结能力。

参考答案

1-5 BCBCD 6-10 BDDAC 11-16 CCABAB

17.A地: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 地处大陆西部, 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B地: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18.特点:终年温和,年较差小,昼夜温差大。形成原因:地处赤道附近,海拔高(接近3000米)。

19.该地区南部为热带草原,草场资源较丰富,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北部地区主要为热带荒漠,畜牧业发展条件不理想,畜产品相对匮乏。因此,北部居民对畜产品的市场需求大。

(本成果由百强名校高考地理研讨群网络教研平台提供)

猜你喜欢

农业区安溪茶业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预防病毒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关于打造盐田循环生态农业区的展望
贵州茶业大事记
内蒙古呼伦贝尔农田草地螟综合防控技术试验研究
安溪寿星爱品茗
茶业新星——“冷泡茶”
浅议“土壤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偶尔矜持,偶尔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