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创新促进转化新型肥料推动肥料产业实现 “质量替代数量”

2012-03-14中国农资

中国农资 2012年30期
关键词:利用率肥料企业

□ 《中国农资》记者徐晓磊

“我国肥料未来研究的重点应当是如何提高效率和利用率,而不是继续大幅度提高施肥水平。研究和开发新型肥料是推动我国肥料产业实现 ‘质量替代数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这是7月27-29日在济南召开的 “第四届全国新型肥料学术研讨会”上获得的信息。

中国新型肥料产业已初具规模,各类新型肥料生产企业总计2000多家,占到全国肥料生产企业总数的四分之一。产品呈现出高效化、增值化、功能化、生态环保化的特点。

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究员、农业部植物营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金继运表示,我国肥料创新大有可为。一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肥料利用率还有很大提高空间。另一方面,有机废弃物的开发空间很大。我国每年有超过50亿吨的有机废弃物不能很好利用,还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所以,依靠技术加强新型肥料的研发与推广,是保障粮食安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低环境风险的重要途径。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赵秉强博士认为,当前我国从事新型肥料开发的企业主要是中小型企业,大型肥料企业只占8%左右。预计在未来5-10年,伴随着中国农业由传统加速向现代转化,一大批新型肥料企业会脱颖而出。中国肥料产业的发展必须要走出高投入、高产出、农田高强度利用的发展模式。未来肥料研究的重点应当是如何提高效率与利用率,而不是继续大幅度提高施肥水平。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理事长曾宪成认为,目前全国的蔬菜、果树、烟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高达5亿亩。但全国灌溉施肥应用面积仅3000万亩,绝大多数省份灌溉施肥应用相当滞后,含腐植酸的水溶肥市场空间由此可见一斑。南京农业资环学院教授徐阳春认为,具有“生防抗病”的新型肥料发展前景广阔。

山东省土壤与肥料总站站长高瑞杰表示,近年来,伴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生态农业的迅速发展,山东省新型肥料发展呈现以高效化、缓效化、配方科学化、生态环保化、功能多元化、产品个性化发展趋势。肥料的研制尤其注重养分形态搭配、不同助剂和膜材料应用。

“循环经济与肥料科技创新相结合,进行秸秆综合利用生产精制有机肥,成为新型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山东泉林嘉有肥料公司董事长郭良进表示。他认为,泉林秸秆养分的回归模式是养分循环工业化的重大突破,其农用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山东恩宝生物科技农艺师付永良认为,大田试验表明,海藻包膜缓释尿素让作物平均亩增产在10%以上,发展适于中国大田作物需要的缓释肥料尤为迫切。武汉金禾科技总经理陈黎明表示,发展有机农业需要 “大三元肥”。

本届学术研讨会还从增值肥料、功能肥料、微生物肥料和商品化有机肥料的作用机理、技术瓶颈突破与施肥方法创新等方面深入探讨。来自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业局、土肥站、肥料生产与经销企业的代表约500人参加了研讨会。

猜你喜欢

利用率肥料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2020年煤炭采选业产能利用率为69.8% 同比下降0.8%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2019年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0.6%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8年12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化肥利用率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