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房母猪饲养管理注意要点

2012-03-13侯明权

猪业科学 2012年8期
关键词:胎衣产房初乳

侯明权

(山东省畜牧协会生猪产销分会,山东 济南 250022)

产房是猪场的生产核心,有效的母猪围产期和分娩管理是猪场经营成功的关键。产房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做好母猪护理、接产,看护好仔猪,确保母猪安全生产,仔猪健康成长。在产房阶段,母猪的管理要点主要包括饲喂程序、产房进猪前的管理消毒、母猪分娩前的准备、母猪接产、母猪产后的护理等。

1 产房母猪的饲喂程序

产房母猪即分娩前和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饲料的消化能13.8 M J/kg,粗蛋白17.5%,赖氨酸0.9%,钙0.9%,磷0.7%。母猪分娩前后根据其生物特性(有其自身的特性),在饲喂程序上要做适当调整。

1.1 母猪产前

母猪产前7 d转入到产房,要逐渐由妊娠母猪料过渡到哺乳母猪料,日喂3.5~4.0 kg,每日喂2次,每次1.8~2.0 kg;产前2 d,日喂2次,每次1.5 kg;产前1 d,日喂2次,每次1.0 kg;产仔当天不喂料,可以给予豆饼麸皮水或淡盐水,若有消瘦的母猪,可适当添加电解多维。需要注意的是,产前母猪的减料,是以准确的预产期为前提;若预产期不准,则不能将料减的过少,以免造成母猪产仔无力。实际生产中往往由于母猪产仔的具体时间难以确定,按照理论进行调整饲喂程序意义就不大。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调整自身猪场的减料程序。

1.2 母猪产后

产后母猪料由日喂0.5 kg逐渐增加到6~8 kg,以保证充足的奶水。母猪产后第1天,日喂0.5 kg,每日1次;产后第2天,日喂1.0~1.5 kg,日喂1次;产后第3~4天,每天增加0.5 kg,日喂1.5~2.5 kg,日喂3次;第5天,日喂3.0 kg,日喂3次;第5天以后,每天增加0.5 kg,直到日喂6~8 kg,日喂3次,上午和下午饲喂后2 h,可以分别补喂1次。以自由采食为主。同时实际的饲喂量还要根据母猪具体的产仔数来确定。需要注意的是,母猪饲喂量的逐日添加,是以前一日的饲喂量吃完为前提的,若母猪剩料,则不需要增加饲喂量,并且清除料槽中的剩料,停止给料一顿,下次喂给上次给料量的一半,同时分析剩料的原因,若有病应及时对症治疗。只有当母猪吃完料时才能逐渐增加料量。

图1 观察要点

在整个母猪饲养阶段,都可以饲喂青绿多汁饲料,如胡萝卜、萝卜、橄榄菜、菠菜及啤酒糟等。从实际生产来看,长期添加胡萝卜等,可明显改善母猪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

1.3 断奶前后

母猪断奶当天适当减料,然后每天2.5~3.0 kg,膘情不好的适当增加饲喂量。继续喂哺乳母猪料,可促进发情,多排卵。

另外,在整个哺乳阶段,喂干料和湿料对猪的生产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主要是习惯问题。喂湿料不用浸泡,湿度以手握成坨,手松料散为标准。不论是干料还是湿料,都要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

2 产房的管理技术要点

2.1 产房的全进全出

产房必须实行全进全出,即同一周分娩的母猪始终在同一间分娩猪舍,下一周分娩的母猪在下一间分娩舍,同一间分娩舍的仔猪在同一时间断奶,作为一批一起移出分娩舍,在移进下一批母猪前,彻底清洗消毒分娩舍,空舍1周晾干后使用。分娩舍的数量和设备应满足全进全出的要求。原则上,建议实际生产数量占设计规模数量的80%为宜。

2.2 产房清扫卫生和消毒

保持清洁、干燥,空气新鲜。母猪进产房前,必须保证产房彻底冲洗和消毒,并且空栏一周。母猪进产房后,要每天清扫舍内卫生,不留粪便、积水、污物,过道不能用水清洗,产房用具等应放置在固定地点,药品等工具不得乱摆放。在产房工作的原则是按照从最干净区域到最脏区域的顺序安排工作。

2.3 母猪的清洗消毒

母猪进产房,要对母猪采用1次清水冲洗2次消毒的制度:进产房前,用温水湿润,打上洗猪皂,用刷子刷去母猪身上的赃物及粪便,特别是关键部位包括阴门周围、四肢、下腹部(尤其是乳房),用水冲洗干净,用2%碘酒消毒1次,消毒关键部位同上。进到产房上产床后,再用消毒液连猪带床一并消毒1次。

2.4 母猪分娩前后的观察要点

一是母猪的灵活程度、姿势、总体印象,饲料槽是否是空的;二是饮水的供应量(乳头饮水器每分钟提供1.5~2.0 L水);三是饲料采食量:数量情况,饲料有没有发霉,母猪能否充分站立;四是粪便:正常粪便表面有光泽,形状规则,质地松软;五是尿液:注意尿量,色泽,有没有浓液;六是母猪的皮肤颜色,有没有外伤;七是乳房的状况:温度、柔软度,是坚硬还是松软,有无肿块;八是体温:正常体温在38.5~39.0 ℃之间,在温暖的环境下可能更高些,超过39.5 ℃意味着有可能在发烧;九是呼吸频率:12~30次/m in。通风出现问题和体温升高(发烧、圈舍内太热)会导致呼吸频率增加;十是值得注意的异常情况:诸如呕吐、胆怯、腹部过度肿胀、皮疹等。母猪分娩前后的观察要点见图1。

3 分娩的技术要点

母猪分娩前3~7 d,母猪移入产房,让母猪适应新环境。要特别注意观察母猪的健康状况,尤其要注意是否便秘,有条件的应让母猪运动,并在饲料中加麦麸、矿物油、泻盐或甜菜渣,可帮助排泄。

3.1 母猪分娩征兆

母猪临产前,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分娩前2周,乳房逐渐膨大;分娩前1周,乳头呈“八”字形向两侧分开;分娩前4~5 d,乳房显著膨大,两侧乳房外涨明显,呈潮红色发亮,用手挤压乳头有少量稀薄乳汁流出;分娩前3 d,母猪行动、起卧等动作稳重谨慎,乳头可挤出乳汁,乳堤有点发热,乳房呈八字形分开并挺直。分娩前1 d,乳汁较浓稠,呈黄色,母猪阴门肿大,松弛,并有黏液流出;分娩前6~10 h,外阴肿胀变红,衔草做窝;分娩前1~2 h,母猪表现精神极度不安,呼吸迫促来回走动,频频排尿,阴门有黏液流出,乳头可挤出较多乳汁;如母猪躺卧,四肢伸直,阵缩间隔越来越短,全身用力努责,阴户流出羊水,则很快就要生产。

3.2 分娩准备

接产用具及药品:产仔记录表格、浴巾、剪子、碘酊、香皂、结扎线、称。产仔前管理人员应提前将加热灯具装好,产房温度27 ℃,湿度65%~70%。提高局部温度,小猪出生的地方应保持32~33 ℃。根据情况诱导分娩,待产母猪在预产期1~3 d注射氯前列烯醇每头0.1 mg(用适量注射用水稀释)可使母猪在18 h内分娩。冬季控制在白天分娩,夏季控制在凌晨分娩。根据情况注射催产素,一般地,若前一头仔猪出生后,过20~30 m in还没产出下一头,若母猪努责明显,需人工助产;若母猪子宫收缩无力,需考虑注射少量催产素(2 m L),并且每30 m in可注射1次。结束分娩时,也可注射1针催产素,防止胎儿和胎衣滞留。

图2 营养比例

3.3 接产

母猪给予分娩照顾将能减少在生产时或生产后数小时内小猪夭折的数目,例如解除覆盖仔猪的胎膜及对弱小猪的急救,小心照顾,同时可以减少生产后头几天的其他死亡。

1)母猪分娩时一般侧卧,经过几次剧烈阵缩与努责后,胎衣破裂,血水、羊水流出,随后产出仔猪。一般每5~25 m in产出1头仔猪,整个分娩过程一般为1~4 h,若超过4 h可能是难产,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助产措施。仔猪出生后,应一手握住其前驱,先将其口、鼻中的黏液抠出,再用浴巾或抹布擦干其口、鼻、全身的黏液。如发现胎儿包在胎衣内产出,应立即撕破胎衣,然后抢救仔猪。

2)人工助产:胎膜破裂,胎水流出,母猪起卧不安,弓背、侧卧后长时间没产出仔猪,努责次数增多,阵痛加剧,甚至发生呼吸困难,需及时进行助产。接产员将指甲剪短、磨平,手臂用2%~5%来苏儿水消毒,涂上香皂,伸进母猪产道探仔。五指并拢呈圆锥状,趁母猪努责暂停时缓缓伸入产道,接触到胎儿时抓住不放,随母猪努责将仔猪拉出产道。但应注意,切勿损伤产道和子宫。

表1 母猪不同奶头的泌乳量 m L

3)仔猪出生后,将仔猪全身擦干净后断脐,长度为4~6 cm,脐带断头处涂上碘酊,如脐带流血不止时,应立即用消毒的结扎线扎紧(结扎线放在碘酊中浸泡),或用手捏住,直到不流血为止。并按要求进行仔猪个体称重,并做好产仔记录。

4)抢救假死仔猪。对产出后没有呼吸,但心脏仍在跳动的假死仔猪要立即进行急救。方法:仔猪四肢朝上,接产员一手托住其肩部,一手托住其臀部,一屈一伸反复进行人工呼吸,直到仔猪出现呼吸为止(屈伸动作应与猪的呼吸频率相近)。

5)帮助仔猪吃上初乳:新生仔猪应尽早吃上初乳。吃乳前,将每个乳头的前几滴乳汁挤掉。初乳中含有很多抗体,营养浓度也很高,小猪一旦吃上初乳,抗体就会通过小肠壁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出生后24~36 h,吸收和运输能力就显著降低,这时肠壁就不渗透这些抗体了。另外,母猪在分娩时抗体浓度最高,4~6 h后,抗体浓度大幅度下降,小猪必须尽早吃初乳才能保证有最大的抗病能力,见图2。

6)仔猪全部产出后,胎衣全部排出需要1~3 h,检查胎衣内脐带的数目是否与仔猪头数相等(包括死胎),相等则说明胎衣全部排完。超过3 h不排出胎衣,就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胎衣排完后,应把胎衣、脐带头、死胎全部清除掉,并对环境喷洒消毒药水消毒。产仔完毕、胎衣排出后,给母猪注射抗生素。

3.4 产后护理

1)母猪产后按照以上的饲喂程序进行饲喂,保持产房内温度20~22 ℃,空气新鲜,清洁干燥,注意通风换气,保证充足饮水,随时检查饮水器。温和对待母猪,清扫卫生、消毒、喂料安排在大体固定的时间内进行。防止母猪踩、压仔猪。晚上提供照明,仔猪休息区安装加热灯,局部温度保持在32 ℃以上,1周后逐渐降为28~30 ℃。

2)新生仔猪的打耳号、剪牙、断脐、补铁、称重等处理是在仔猪出生后12~24 h之内进行的,这些处理的好处是便于区分不同的仔猪,促进仔猪的生长,有利于仔猪健康。常用工具:耳号钳、剪牙钳、断尾钳、注射器、针头等。3~5日龄给公仔猪去势。5~7日龄开始诱食。21~28日龄给仔猪断奶。

3)仔猪寄养是将体弱、吃不到奶的仔猪转移给其他哺乳性能好的母猪,使其获得一个功能良好的乳头,调圈寄养一般在仔猪出生后48 h内进行。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要考虑采取寄养措施:仔猪数超过母猪有效乳头数;产期相近的(2~3 d以内)母猪产仔数少;母猪因病少奶或无奶、死亡;同窝仔猪个体重参差不齐;母猪终止泌乳。

寄养时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用来苏儿水喷洒寄养母猪、被寄养仔猪,或者被寄养的仔猪涂抹寄养母猪的奶或尿,或将寄养仔猪与新生仔猪在护仔筐内混群2 h,或用酒精棉擦拭寄养母猪的鼻孔周围等措施,消除异味;二是寄养应在傍晚进行;三是寄养的仔猪必须吃过初乳,否则很难寄养成功;四是所选择的寄养母猪泌乳量要高。在寄养仔猪时,要根据仔猪的个体情况进行乳头定位,因为各个乳头的泌乳量是不一样的,并且差异较大,见表1。

猜你喜欢

胎衣产房初乳
南方规模奶牛场胎衣滞留发病规律研究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胎衣加赘物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牦牛产后胎衣不下的诊断及治疗措施
牛、羊胎衣不下的临床诊治
犊牛初乳饲喂及管理指导
哪些措施可帮助初生仔猪摄入初乳
感动!6岁男孩产房外坚守妈妈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