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高层大厦地基处理工程基础选型及设计

2012-03-12蔡高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11期
关键词:孔内夯法深层

蔡高勇

(五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2)

1 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重要性

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重要性除了综合考虑基础、地基、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还应考虑在基础工程在项目造价中占有较大的比重。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所耗费的水泥、钢材用量多,施工难度也很大,大部分情况可以看出基础工程造价占土建总造价的20%左右,工期占土建工期的20-30%。如果地质条件复杂,其工期和造价所占的比重还将大大增加。因此,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对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建筑结构安全的一个有效措施。

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重要性,还与基础形式的多样性和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密切相关。地质条件影响大的的地区,建筑基础的工程设计与工程施工涉及面广,它不仅与项目的上部结构和建筑基础本身有关,还与土的性质、周围环境、水文条件等因素相关。特别是雨季施工时,也会给建筑施工增加难度,很可能造成一些局部的返工,土建项目拖延工期就和基础工程进度有很大的相关。因此,基础形式的合理选择对缩短施工工期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地基变形是造成建筑物裂缝损坏成倾斜和事故的重要原因。由于增加了上部荷载,地基承载力和可能产生的沉降变形值是关键问题。地基变形特征有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和局部倾斜。要改良软弱地基土的工程特性,一般的常用处理方法较多,大体可分三类:①采用挖除软弱地基,如置换法。②人工增大土的密度如强夯法、碾压、振动法等。③减少孔隙水压力加速固结如排水法、挤密法等。

地基处理目的就是要提高软弱土的强度,保证地基稳定,降低其压缩性,减少地基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即地基变形。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等。

房屋基础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体型与功能要求、荷载大小和分布情况、相邻建筑基础情况、施工条件和材料供应以及地区抗震烈度等综合考虑,选择经济合理的基础型式。

高层建筑的上部结构荷载很大,基础底面压力也很大,一般的独立基础己不能满足承载力的技术要求,因此,应采用特殊形式的基础,其常用的有如下几种类型:交梁式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

2 孔内深层强夯法技术及其特点

孔内深层强夯法技术,是一种新型深层地基处理方法。该法先成孔至预定深度,然后自下而上分层填料强夯或边填料边强夯,形成高承载力的密实桩体和强力挤密的桩间土。

孔内深层强夯法渣土桩复合地基是指用建筑垃圾、杂土、素土、石料、灰土、无毒工业废料及它们的混合物等为填料,以孔内深层强夯法法形成具有较高承载力的复合地基。

与其它地基处理方法相比,该技术有以下优势:(1)使用范围广泛,可用于各类地基处理;(2)用料标准低,就地取材;(3)具有高动能、高压强和强挤密效应;(4)地基承载力提高显著;(5)地基处理深度大,最深可达30m;(6)复合地基变形模量大,沉降变形小;(7)社会经济效益好,一般可降低造价25%~80%以上。

作为一项新技术,不仅新颖、独特、地基处理效果好,实用性强,更重要是具有环保意义。目前该技术在我国华北、西北、华东、东北以及中原地带的各类地基处理中得到应用。

3 工程应用项目概况

某市宏伟世纪大厦位于某市凯旋西路,平面呈矩形,55.7m×15.9m,地上14层,地下1层,基底埋深-5m,框架结构,柱底最大轴力9500kN,安全等级为二级。工程地质条件为:地基土分为9层,1层为素填土,2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新近冲洪积(Q42al+pl)形成的黄土状粉土,3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2al+pl)黄土状粉质粘土,4~9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Q3al+ pl)黄土状土、砂性土及碎石土,地层结构具典型二元结构。2~5层为湿陷性黄土,湿陷系数δs在0.026~0.015之间,属Ⅰ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湿陷性土层的下限深度为6层顶面。场地土分层及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见表。

地下水情况:地下水属孔隙潜水,埋藏深度20~21.3m,赋存于7层底部,8、9层中,以大气降水和洛河补给为主,水位年变幅1~3m。

4孔内深层强夯法方案选择及设计

孔内深层强夯法既可以解决强夯影响深度不够的问题,又可以避免橡皮土的出现,还可以解决湿陷性及承载力低的问题,同时可以消纳建筑垃圾。由于孔内深层强夯法桩体自下而上的超压强固结桩体及桩间土,所以它的桩径随地基土的软硬而变,一般呈串珠状,地基土越软桩径越大,技术效果越好。采用此法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高、变形模量大、刚度均匀,可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工期,且对环境污染非常小。

地基处理要求:①复合地基承载力fk≥350kPa;②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③复合地基刚度均匀。

地基处理工程设计采用孔内深层强夯法二八灰土桩处理地基土湿陷。设计院共设计孔内深层强夯法桩1704根,成桩直径不小于550mm,正三角形布置,桩间距1000mm,孔内填料二八灰土,预计填料总方量5200m3。施工时先钻孔<400mm,再夯扩挤密至550mm,桩体内填料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6。

结语

本工程通过成功应用孔内深层强夯法桩地基技术,体现了该技术在地基处理方法中的优势,承载力大,桩对桩间土具有良好的约束变形及挤密作用,提高了桩间土的承载力,具有良好的传递垂直荷载能力。孔内深层强夯法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佳、用料标准低、施工工期短、绿色环保、工程造价低等优势,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1]吴京生.高层建筑的工程地质问题分析[M].连云港职业大学学报,1997年第三期.

[2]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3]徐海航.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工程缺陷事故的分析与预防[J].科技与经济,2006年第七期.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GBJ10-89)

[5]俞玉忠.高层建筑基础选型的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第l1期.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GB 5001l-2001)

猜你喜欢

孔内夯法深层
强夯法在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
考虑各向异性渗流的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分析
关于矿山地质岩心钻探施工中事故处理与认识
页岩纳米孔内超临界CO2、CH4传输行为实验研究
SAM系统对TDCS数据的优化处理与深层应用
绳索取心聚氨酯孔内灌注器的设计
对“医患失去信任”的深层忧虑
强夯法在水泥厂建设中的应用
电视节目低俗化的深层反思
强夯法在某机场跑道地基处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