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生素C注射液稳定性的相关探讨

2012-03-12张晓伟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11期
关键词:乙二胺四乙酸亚硫酸钠半胱氨酸

张晓伟

(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是一种含有6个碳原子的酸性多羟基化合物,其C2和C3位上两个相邻的烯醇式羟基极易解离而释放出H+。维生素C呈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在酸性条件下稳定,遇到空气中的氧、热、光、碱性物质,特别是有氧化酶及痕量铜、铁等金属离子存在,可促进其破坏。维生素C是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共同确定的人类26种基本药物之一,其制剂类型主要为口服片剂和注射剂。维生素C注射液能参与体内多种代谢过程,帮助酶将胆固醇转化为胆酸排泄,从而减少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机体抵抗能力,用于防治坏血病,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及紫癜等的辅助治疗。近年来,人们发现在有明确疾病史的患者中,使用静脉注射维生素C观察对癌症进程的影响,高剂量维生素C延缓了恶性肿瘤的发展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但由于维生素C特别易氧化分解变色,出现药液颜色发黄、pH不稳定、含量下降等质量问题,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和用药安全,为此,对其稳定性相关的处方、生产工艺实验探讨。

1 仪器和原料

1.1 实验仪器

UV-255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PHS-3C型酸度计(上海雷磁仪器厂)。

1.2 实验原料

维生素C(石药集团维生药业;批号:1120272016);盐酸半胱氨酸(武汉远大宏远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109108);碳酸氢钠(河北华晨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10809);焦亚硫酸钠(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0100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10501);药用活性炭(宁国市恒达活性炭有限公司;批号:20110518)。

2 处方与工艺

2.1 处方

?

2.2 工艺

选用了以下两种工艺进行了比较。

原工艺(Ⅰ):在配制容器中,加入注射用水600ml,通入CO2气体至饱和,加入维生素C全溶后,分次缓慢加入碳酸氢钠,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加入预先配制好的焦亚硫酸钠、盐酸半胱氨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搅拌均匀,调节pH至6.1~6.3,补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加入活性炭,搅拌10分钟,脱碳、粗滤,用0.22ìm的聚砜滤芯精滤,溶液中持续通入CO2气体,并在CO2气流下灌封,100℃下流通蒸汽灭菌15min。

改进工艺后(Ⅱ):在配制容器中,加入注射用水600ml,温度控制在30℃~40℃,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至饱和,加入焦亚硫酸钠、盐酸半胱氨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完全溶解后,加入维生素C,搅拌,使之全溶后,分次缓慢加入碳酸氢钠,调节pH至5.9~6.1,补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加入精制处理的活性炭,搅拌10分钟,脱碳、粗滤,用0.22ìm的聚砜滤芯精滤,溶液中持续通入CO2气体,并在CO2气流下灌封,100℃下流通蒸汽灭菌15min。

3 结果与质量检测

依据药典方法,做如下检测:

3.1 pH依法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的结果可知,工艺ⅠpH放置前后变化显著,很难保证有效期范围内合格。工艺ⅡpH变化幅度不大。

表1 pH稳定性对照表

3.2 颜色

取本品,加水稀释成每1mL中含维生素C50mg的溶液,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420nm到底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不得超过0.06。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的结果可知,工艺Ⅰ颜色放置前后变化显著。工艺Ⅱ几乎不变。

表2 颜色稳定性对照表

3.3 含量测定

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C 0.2g),加水15ml与丙酮2ml,摇均,放置5min,加稀醋酸4ml,与淀粉指示液1ml,用碘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持续30s不褪。每1ml碘液(0.05mol/L)相当于8.860mg的C6H8O6,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工艺Ⅰ颜色放置后变化显著。工艺Ⅱ几乎不变。

表3 含量稳定性对照表

4 讨论

工艺Ⅰ和工艺Ⅱ主要的区别在于辅料加料次序的不同。工艺Ⅱ将偏亚硫酸钠、盐酸半胱氨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在维生素C之前投入,可以先络合溶解在水中的金属离子,微量的金属离子对维生素C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的分解有显著的催化作用,以Cu最为显著。维生素C分子结构中的二烯醇基使其性质极活泼,具有很强的还原性。维生素C注射液为维生素C的水溶液,极不稳定,易氧化。工艺Ⅱ在水中通入CO2至饱和,在焦亚硫酸钠、盐酸半胱氨酸复合抗氧剂的环境下投入维生素C,降低了其被氧化的可能性。

工艺Ⅰ将碳酸氢钠在维生素C之前投入,导致溶液偏碱性。因为维生素C水溶液呈强酸性,在酸性介质中,氧化速度减慢,pH≥7时,其受碱的催化作用很快,继续水解为2,3-二酮-古罗糖酸,失去治疗作用[4],导致其含量降低。

活性炭由于具有良好的脱色、助滤及吸附热原的作用而广泛应用于注射剂的生产。但活性炭中的杂质,如铁盐、重金属等可脱附溶于药液中,催化维生素C氧化变色,直接影响产品稳定性。故所用的活性炭必须经过检验符合“药用质量标准”。

结论

工艺Ⅱ即采用新工艺生产的维生素C注射液在储存期的质量稳定性好。

[1]蔡晶,楼帅.维生素C,让皮肤健康起来[J].化学教学,2008(12):43-4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二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903-904.

[3]安登魁.药物分析[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1989:175-176.

[4]冯雪松,李晶.维生素C注射液抗氧化剂的选择[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5(8):75-76.

猜你喜欢

乙二胺四乙酸亚硫酸钠半胱氨酸
RP-HPLC法测定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含量
亚硫酸钠三级中红外光谱研究*
乙二胺四乙酸联合次氯酸钠冲洗C形根管对下颌第二磨牙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Na2CO3+EDTA+EDTA-2Na吸收剂对湿法烟气深度脱硫性能的试验研究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亚硫酸钠对HL-7702细胞极低密度脂蛋白组装分泌和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检测方法的探讨
86例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相关性分析
亚硫酸钠对花生浓缩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