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瓷釉料基本评价系统概述

2012-03-11李家铎戴若冰

中国陶瓷工业 2012年2期
关键词:卫生陶瓷釉层陶瓷产品

李家铎 戴若冰

(1.广东三水大鸿制釉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143;2.佛山艾陶制釉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000)

0 前言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建筑卫生陶瓷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如今已是多年稳坐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全球产量第一之宝座。然而,由于建筑卫生陶瓷产业多年的重复低水平投资建设,各主力企业盲目扩张,导致建筑卫生陶瓷产能严重过剩,产品市场长期供过于求,陷入低质量低价位严重混乱竞争态势,使我国的建筑卫生陶瓷产业长期处于大而不强的处境,这是国人多年来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说不出的痛。其中,导致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品质量及品位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产品的釉面质量及装饰技术水平低下,如何提高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釉面质量及装饰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质量及档次,应是当前诸多色釉料专业生产厂商共同努力的目标,也是整个行业需要正视的问题。

“釉”指的是覆盖在陶瓷坯体表面上的玻璃状薄层。陶瓷产品表面施釉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改善陶瓷产品的外观质量,提高陶瓷产品的技术与使用性能。虽然我们现在看到市场上有大量的无釉陶瓷产品,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有釉产品会被淘汰和取代,相反的,基于釉在陶瓷制品上的两大作用,釉料在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重要性在不断突出和增强,因此,确定和规范基本评价方法,不断改善和提高釉料的品质,充分发挥这两个作用,是最基本的要求。

1 釉料产品的评价内容

釉料产品的评价内容必须全面和系统,才能确保其效果并在大量生产后仍能重现,并且在使用时,也能获得同样效果。因此,釉料产品的评价须从以下方面综合进行:

(1)产品釉面质量;

(2)产品特性;

(3)产品使用性能。

2 釉料产品的评价方式和评判标准

2.1 产品釉面质量的评价

釉面质量是指釉料产品施用于陶瓷坯体表面并于规定的条件下烧成后所获得的表面效果。釉面质量的评价包含的内容有:釉面光泽度,釉面色调,釉面平整度,釉面质感(细腻度),釉面存在的缺陷状况:如针孔、气泡、杂质、黑点、色差等。

2.1.1 釉面光泽度

光泽是物体表面的一种物理性能,光泽度就是物体表面镜面反射方向光线的强度占全部反射光线强度的系数。在受光照射时,由于陶瓷釉表面状态不同,导致镜面反射的强弱不同,从而导致光泽度不同。当釉层中只有少量的极细小且分布均匀的晶体存在时,则该釉表面通常为光泽表面;当均匀分布在釉层内的晶体尺寸大于光的波长时,釉表面的晶体不会使光线产生镜面反射,从而降低釉面光泽度形成半无光或无光釉面。

测定陶瓷釉表面的光泽度一般用光电光泽计,其测定原理是利用硒光电池测量照射在釉表面镜面反射方向的反光量,并规定折射率Nb=1.567的黑色玻璃的反光量为100%,即把黑色玻璃镜面反射极小的反光量作为100%(实际上黑色玻璃的镜面反射的反光量<1%)。将被测陶瓷釉面的反光能力与此黑色玻璃的反光能力相比较,得到的数据即为该瓷器釉面的光泽度。由于陶瓷釉表面的反光能力比黑色玻璃强,所以陶瓷釉表面的光泽度往往大于100。

在判定陶瓷釉面光泽度强弱时,以光泽度仪测试的釉面强度大小来判定,釉面强度越大,表明该釉光泽越强;反之,釉面强度越小表明该釉光泽越弱(越无光)。对于光泽釉面,希望测试数据越大越好;对于无光釉面,则希望测试数据越小越好。2.1.2釉面色调

釉面色调即釉面颜色,它包括白釉的釉面白度和颜色釉的釉面颜色。事实上,陶瓷产品几乎每个样品都带有一定的颜色,它在可见光区的反射率在60-75之间,同一样品对不同波长的光,反射率相差10%左右。反射率不高,均匀性又很差,使得评价陶瓷产品的白度实质是评价不同程度地带有不同色调的对象的“白度”。

通常测试陶瓷釉面的色调是使用色差仪。利用色差仪测试陶瓷釉面三个表征色调的数据:L、a、b值。L值表示釉面的明度值,L越高,表示釉面越明亮(通常所讲越白);L值越低,表示釉面越暗(通常所讲越黑)。a值表示釉面的红、绿色调,a值大于0时,表示釉面颜色为红色调,且数值越大,表明色调越偏红;反之,a值小于0时,表示釉面颜色为绿色调,且数值越小(负数),表明色调越偏绿。b值表示釉面的黄、蓝色调,b值大于0时,表示釉面颜色为黄色调,且数值越大,表明色调越偏黄;反之,b值小于0时,表示釉面颜色为蓝色调,且数值越小(负数),表明色调越偏蓝。

对于白釉釉面来说,其色差值中,a值一般在5-6,L值越高,b值越低,在人的视觉感官上来说,其白度越好(即偏蓝白之白色釉面,视觉感官较舒服)。

2.1.3 釉面平整度

对于陶瓷釉面,人们常希望其能像玻璃表面一样平整光滑,而实际上则达不到,这是因为釉面的平整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釉层厚度、坯体表面的光滑程度、釉层形成过程的反应时间的长短等,这些因素导致釉面不可能达到象玻璃表面一样的平整光滑程度,尤其是低温快烧的陶瓷砖产品釉面,多少都会存在一些波纹。

陶瓷釉面平整度是一个感性的指标,无法用仪器测试并进行量化比较,只能由目视测试并定性地进行比较判别。2.1.4釉面质感

陶瓷釉面的质感与平整度指标一样,也是用以衡量陶瓷釉面平整光滑程度的,但是,在具体应用评判时,却又有细微差别。通常所说的釉面平整度主要是指光泽釉釉面平整光滑程度,而釉面质感则是指釉面细微部分的光滑、细腻程度,如光泽釉釉面皱纹、针孔、气泡等状况,无光釉釉面平整、光滑程度及釉面缺陷状况如针孔、凸点(痱子)、开口气泡、析晶晶体粗细等,都表示釉面质感。若光泽釉釉面无细小皱纹,也没有细针孔、小气泡等缺陷。无光釉釉面平整光滑、析晶晶体大小均一(细腻)、无针孔、凸点等缺陷,则看上去和摸上去就会感觉到光滑细腻,我们就认为该釉釉面质感细腻。

陶瓷釉面质感与平整度指标一样,也是无法用仪器测试并进行量化比较的,只能由目视测试并定性地进行比较评判。2.1.5釉面缺陷状况

陶瓷产品釉面或多或少会存在一此缺陷,主要是针孔、气泡、杂质、黑点、色差、波纹等。缺陷存在的严重程度大小,是评判釉面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通常要求釉面缺陷越少越好,尤其是釉面针孔、气泡、杂质、黑点等,最高的是要求釉面不存在这些缺陷。

釉面缺陷也是由目视测试检验的,一般以缺陷的存在与否和严重与否来判别釉面效果好坏的,客观的说,完全不存在缺陷的釉面是不存在的,比如针孔就是无法完全避免的,所以一般是先选择一个产品做参照物对比,程度较低的釉面效果要好。釉面缺陷的产生,有众多而又复杂的影响因素;同时,釉面缺陷又是釉料产品所不能容忍的质量缺陷。因此,既要判断釉面缺陷,又要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以便确定缺陷是否为釉料所致。

2.2 产品特性的评价

釉料产品特性的评价指标有:热膨胀系数、软化点、烧成温度及烧成温度范围、高温粘度和表面张力、釉层透明性及釉面的白度、釉料的呈色能力。

2.2.1 热膨胀系数

物体的体积或长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现象称为热膨胀。陶瓷材料的热膨胀性用线膨胀系数及体膨胀系数表示。线膨胀系数(a)是陶瓷材料在温度升高1℃时单位长度的相对增加值。体膨胀系数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改变1℃时陶瓷材料体积的平均增加值(一般粗略计算时认为体膨胀系数约等于3a),陶瓷行业膨胀系数的单位一般表示为×10-7/℃。

在实际测定时,是测定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现在陶瓷行业一般以100-400℃为范围,温度改变1℃时陶瓷材料线尺寸的平均相对增加值,而不是指某一温度下的绝对增加值。

膨胀系数的测试方法与步骤为:(1)制作玻璃棒:熔块釉产品可于该产品熔制时直接拉制玻璃棒。生料釉则用釉浆烘干后之釉粉压制成坯块,再将坯块切削成适当大小之圆棒,然后于该釉料烧成条件下烧制成玻璃棒。玻璃棒制成后,将其在砂石上磨制成长25mm,直径5~8mm的待测试棒,两端应平整、平行并磨成类锥体状。(2)测试:将磨好的样品棒于膨胀仪内测试其100~400℃之间的体膨胀系数及其膨胀曲线转换点温度(即软化点)。

对于陶瓷砖的翘曲影响度看,体膨胀系数波动不超过±10,即可认为符合。

2.2.2 软化点

软化点是指固态的釉料产品在烧成过程中,质点开始松动而无法保持其原有固态形状和固态尺寸时的温度点。软化点的高低,与其化学组成有关。在一定条件下,软化点的高低与其火度的高低有一定正比关系,但这种正比关系并不是绝对的。釉料的软化点的高低,对烧后釉面的缺陷状况有很大影响,尤其是一次烧陶瓷产品用釉料,软化点的高低通常是釉面针孔、气泡产生的重要原因。

软化点的测试方法、步骤及仪器均与体膨胀系数测试一致,测试时,依测试结果绘制曲线图,从膨胀系数值急剧上升转至下降的转化点即为软化点,从图中读出该点温度即为软化点,软化点单位是℃。

以对陶瓷砖釉面火度的影响度看,软化点波动不超过± 15℃,即可认为符合。

2.2.3 釉料的烧成温度及烧成温度范围

当釉料充分熔融并且平铺在坯体表面,形成合格的光滑釉面时,可认为这时达到了釉的成熟温度,这就是生产中的烧釉温度(釉的烧成温度)。陶瓷釉料基本上是一种硅酸盐玻璃,所以其加热过程中固体转变为液体的转变过程亦与玻璃态物质类似,在高温的作用下,从开始软化到完全熔融成可流动的液体,要经历一定的温度范围。采用高温显微镜测定釉料受热行为时,当Φ2mm×高3mm圆柱体试样受热至形状开始变化、棱角变圆的温度称为始熔温度(或称初始温度、开始熔化温度、DP点);试样变为半圆球的温度称为全熔温度(HKP点);试样流散开来,高度降至原有的1/3时,此温度称为流动温度(FP点);由始熔温度至流动温度称作釉的熔融温度范围。一般釉料在坯体上形成釉层时,虽然处于粘性流动状态,但粘度不算太低,不致于流淌,所以通常把半球点(HKP点、全熔温度)作为釉料烧成温度的指标。

釉料的熔融性能直接影响陶瓷产品的质量。若始熔温度低、熔融范围过窄,则釉面易出现气泡、针孔等缺陷,尤其是采用快烧制度时,更易出现这种现象。

在分析研究中,通常采用高温显微镜或温差炉来测定釉的高温熔融性。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高温显微镜测试对操作精度要求太高,故若无特殊要求,通常采用较简便的方式来定性地界定釉的烧成温度及烧成温度范围,即于釉的烧成温度点分别提高一定的温度和降低一定的温度,窑速(烧成周期)不变,将该釉进行试烧,不会导致釉面效果有明显变化的温度区间,我们即定为该釉的烧成温度范围。在确定釉料的烧成温度及烧成温度范围时,务必要同时明确标定其烧成时间(周期),这样才有实际意义。在评判釉料产品的烧成温度及烧成温度范围是否合符需求时,是以其烧成温度与周期是否与需求的烧成条件相符合为标准,若相符合,则为合格,否则,则为不合格,若烧成温度符合要求,则还需该釉料具有一定的烧成温度范围,这一范围一般界定在烧成温度±20℃或±10℃,希望其范围越宽越好。

2.2.4 釉料的高温粘度和表面张力

釉熔体的高温粘度表征釉在高温熔融状态下的粘稠性或流动性。釉熔体的高温粘度对釉面质量和坯釉结合性均有重要影响。在釉的成熟温度下,若釉的粘度过小,则容易出现流釉堆釉或干釉等缺陷;如果粘度过大,则釉面易出现波纹、桔釉、针孔等缺陷。影响釉高温粘度的因素主要是釉料的化学组成和温度。在不同的温度下,釉熔体的粘度数值不同,掌握η-t(粘度-温度)关系,就能通过温度的控制来控制粘度,使釉熔体的高温粘度适合于坯釉的工艺要求。通过釉料化学组成的调整,也可以调整出在固定烧成条件下烧成釉料的合适的高温粘度。

要定量且准确地测出釉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高温粘度,并绘制成相应的粘度-温度曲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通常用一些简便的方式来定性地测定釉熔体在某一温度下的高温粘度。如熔流法,其测试方式与步骤为:先将釉料按要求配比配好后,球磨成釉浆,然后将釉浆用注浆方式制成一定直径和长度的圆柱体(Φ10mm×高10mm),然后将釉柱置于陶瓷素坯上,于电炉中平烧到圆柱体完全熔融平摊后保持该温度不变,再将陶瓷砖坯体倾斜一定的角度(一般在45°~75°左右),使釉熔体能沿倾斜的坯体表面向下流动,保持陶瓷砖坯在固定角度倾斜一定时间后,将其夹出电炉冷却,待冷却后,测量釉柱流动长度,以此表征其高温流动性。釉柱流动的长度长,表明该釉的高温粘度小,流动性好;反之,表明该釉高温粘度大,流动性差(具体可参考《GB/T 23460.1-2009陶瓷釉料性能测试方法第1部分:高温流动性测试熔流法》)。

为了抵抗表面收缩所需加在该表面上的单位长度上的力称为表面张力。表面张力是物体自动由表面向内部收缩之力,是增加单位面积的液体表面所需的可逆功,是液体表面上力图缩小这一表面的力。釉的表面张力是影响釉面平整光滑的重要因素。釉的表面张力过大会形成缩釉,釉的表面张力过小会形成流釉。釉面缺陷中如针孔、桔釉等均与釉的表面张力有关。因此,要获得较好的釉面质量就必须严格控制釉的表面张力。虽然由此看来,测定釉的表面张力很有必要,但由于釉表面张力的测定既困难,测定数值的精度也不高,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基本不测试釉的表面张力,一般通过烧成后釉面质量的好坏,来定性地判断釉的表面张力的大小,然后通过釉料的化学组成的调整来调整釉的表面张力的大小,以使其达到一个较适宜的值。

2.2.5 釉料的透明性和白度

光线照射在陶瓷釉面时,可以发生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镜面透射与漫透射。漫反射决定了陶瓷器表面的白度,镜面反射决定了陶瓷器表面的光泽度,镜面透射决定了陶瓷器的透光度。

釉料的透明度是透明釉的重要评价指标。釉层的透明度受釉玻璃结构的影响,在不含乳浊剂的情况下,影响釉层透明度的因素有:釉层中气泡的含量与大小、釉层中晶相的含量、分布均匀程度及晶体大小、釉层中分相状况等。另外,釉层的透明度与釉层厚度也有关。测试釉层透明度的方法为:在施过化妆土的陶瓷坯体化妆土表面,画上红、绿、黑三种颜色的颜色釉,然后施上一定厚度的待测试釉料,烧好后,比较釉下三种颜色釉与未施盖釉部分三种颜色釉的发色鲜艳程度与发色纯正程度的差异性,两者差异性越小,表明该釉透明度越好。因此,在用釉下发色的方式测试釉料透明度的同时,也要求了解釉料的呈色性。若釉的透明度较好,但对釉下彩吃色,即与釉下颜色釉发生反应,使釉下彩发色不纯正,则也不能算透明度好。这一点,在评价釉料的透明度时应特别注意。

釉面白度是乳白釉的重要评价指标。釉面白度的形成,主要是由釉层的不透明性导致。影响釉面白度的因素有:乳浊剂的种类、原料的纯度(主要是钛、铁含量的控制)、釉料的配方组成、釉料的制备过程与釉料的烧成气氛等。评价釉面白度时,亦应从两方面进行:一是通过测试其色差值来评价其色调;另一方面测试其遮盖力来评价其乳浊程度。测试白釉色差值的方法是:将烧成的施有待测釉料的陶瓷品试片,于色差仪上测试其色度值L、a、b值,评价时,比较不同釉面测得的L、a、b值的差异,来断定其白度的高低。测试白釉釉层遮盖力的方法是:将待测釉料以一定的、相同的厚度施于有色坯体表面,在同条件下烧成后,比较不同试样间,坯色透过的程度(亦可以测试釉面L、a、b值方式来比较)。评价时,以坯色在釉面反映的清晰程度的大小来定性地判断其遮盖力的强弱。

2.2.6 釉料的呈色能力

釉料的呈色能力是在釉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色料,烧成后釉面呈现所加入色料的色调的能力及颜色深浅的程度。由此可见,釉料的呈色能力的评价也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呈色的纯正性,即加入色料后烧成的釉面色调能尽量与色料本身的色调相一致,即不吃色;另一方面是呈色的强度,即加入一定比例的色料后烧成的釉面的颜色能尽量深(鲜艳)。在评价釉料是否吃色时,需将一定比例的色料加入釉料中,烧成釉面,测试其L、a、b值,与色料的L、a、b值进行比较,通过两者L、a、b值的差异性来断定该釉是否吃色。通过目视也可快速、准确地进行定性判定其是否吃色及吃色的严重程度。一般吃色,仅仅是色调稍有变化,但主色调变化不大;较严重吃色则是色调变化较大,但主色调仍为其特征色调;严重吃色则是其主色调已完全改变,或是釉面不呈任何颜色(为白色)。呈色强度的测试,则是测试欲使釉面达到最佳色饱和度时所需的色料加入量。测试时,在不同的釉料试样中加入相同比例的色料,比较烧成后釉面呈色的深浅程度,以比较不同釉料之间的呈色强度。

2.3 产品使用性能的评价

釉料产品的使用性能是指釉料产品施用于陶瓷产品后所得釉面应具备的性能。依国家标准《GB/T4100-2006陶瓷砖》中要求,施釉陶瓷砖产品,其釉面性能要求有:抗热震性、抗釉裂性、抗冻性、耐磨性、耐化学腐蚀性、耐污染性;另外,对某些釉面还要测试其釉面硬度。对需要进行三度烧装饰(釉上装饰)的陶瓷产品,还要做釉面耐三度烧测试。此后的各项评价均以陶瓷砖为例进行阐述,卫生陶瓷基本要求相似,在此不分开描述。

2.3.1 抗热震性

抗热震性又称热稳定性、耐急冷急热性,是指材料承受温度的急剧变化而不致破坏的能力。以承受规定温差温度骤变的次数表示。陶瓷产品的热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坯釉的适应性,要提高陶瓷产品的热稳定性首先要提高釉的热稳定性,而釉的热稳定性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釉的热膨胀系数。陶瓷产品的热稳定既与坯釉配方组成、相组成、显微结构、制造工艺条件及外界环境有关,更与坯、釉热膨胀系数差异大小有关。

有釉陶瓷砖产品的抗热震性测试既可依《GB/T3810.9-200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9部分抗热震性的测定》进行,也可依客户需求的要求设定温差温度及骤变次数。

2.3.2 抗釉裂性

施釉陶瓷产品,由于坯釉间存在热膨胀系数的差异,在烧成后冷却过程中,坯釉之间会出现应力,这种应力会引起釉层开裂或剥离。另一方面,若坯体为多孔坯体,则坯体会吸收较多水份,吸水后坯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吸湿膨胀,而釉料为玻璃质薄层,不会随之产生尺寸变化,若加上坯釉热膨胀系数的差异较大,釉的弹性不够,则釉面会在陶瓷砖产品铺贴后的一定时间内产生不同程度的龟裂,此种龟裂称之为后期龟裂。釉料产品抵抗因坯体吸湿膨胀引起的釉面龟裂的能力,称之为抗釉裂性。

测试方法及评判方式参照《GB/T3810.11-200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1部分有釉砖抗釉裂性的测定》进行。

2.3.3 抗冻性

焙烧后的陶瓷砖表面有许多显气孔,这些气孔会吸附大气中的水份,这些水份在0℃左右时,会产生体积变化,这种体积膨胀与收缩会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制品所能承受的最大极限时,制品就会龟裂、剥落,制品抵抗这种冻融的能力称为抗冻性。

陶瓷产品抗冻性依《GB/T3810.12-200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2部分抗冻性的测定》进行测试和评判。

2.3.4 耐磨性

铺地用陶瓷砖产品釉面,要具备较好的耐磨损性。对不同铺贴场所的有釉陶瓷砖的釉面耐磨性要求也不一样,根据欧洲标准,釉面耐磨性分四级即PEI1~4级,使用范围分别为:1级仅适用于家庭地面;2级用于人流不太多的场所;3级适用于人流较多的公共场所;4级可用于广场等人流多的公共场所。作为釉面地砖的耐磨性要求应在PEI3级以上。

釉面耐磨性依《GB/T3810.7-200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7部分有釉砖表面耐磨性的测定》进行测试和评判分级。

2.3.5 耐化学腐蚀性

在使用过程中,施釉陶瓷产品釉面常会和水、酸液或碱液接触,釉的表面会不同程度地和这些介质发生离子交换、溶解或吸附效应,结果会降低釉面光泽,在釉面形成薄层干涉色,甚至导致釉表面下凹,溶出釉中的一些阳离子。因此,耐化学腐蚀性(即化学稳定性)是釉层的一个重要性质。

陶瓷砖釉面耐化学腐蚀性依《GB/T3810.13-200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3部分耐化学腐蚀性的测定》进行测试和评判。

2.3.6 耐污染性

陶瓷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有色污物,如墨水、茶叶水、油污、泥污、灰尘等,当陶瓷釉面染了带色的污物后,清洗是否方便,清洗后是否有痕迹,对陶瓷产品的美观有很大影响。因此,釉面的耐污性是有釉陶瓷产品最基本的性能要求。

陶瓷产品的耐污染性依《GB/T3810.14-200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4部分耐污染性的测定》进行测试和评判。

2.3.7 釉面的硬度

硬度是一种材料抵抗另一种材料压入、划痕或磨损的能力。釉面硬度是表示釉面能承受硬物刻划而不致出现划痕的能力。硬度的测试方法有三种:划痕硬度、压入硬度、动态硬度。硬度因测试方法不同,其物理意义也不尽相同,所得到的硬度值也不同。因此,单纯地说材料硬度多少毫无意义,所以,在提到某材料的硬度时,必须要同时提到测试方法和条件。

陶瓷材料及矿物材料(包括陶瓷釉面)常用划痕硬度测试,所得硬度值叫莫氏硬度,它只表示硬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不表示材料软硬的程度,后面的矿物可划破前面的矿物表面。一般氏硬度分为以下10级,如表1。

2.3.8 耐三度烧性能

三度烧是一个传统概念,泛指对那些已经烧制成型的陶瓷制品进一步通过烧制进行表面装饰的工艺,如堆干粒制造浮凸效果、贵金属装饰等,根据需要可能进行多次不同温度烧制来达到丰富多彩的效果。釉面的耐三度烧性能不是釉料产品必备的使用性能,但由于现在市场对三度烧陶瓷砖产品(即经过釉上彩装饰的陶瓷砖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使得陶瓷砖厂生产此类产品的产量也越来越大,也就是说,陶瓷砖釉面要经受三度烧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由于陶瓷砖产品三度烧装饰工艺的烧成温度通常在800℃~1050℃左右,而一般釉层在此温度下常会发生一些相变化,如析晶、晶体长大等,从而导致釉面外观发生变化;最常见的变化是光泽釉产品釉面变色和光泽变弱,无光釉产品的釉面变色、变粗、光泽变强、膨胀系数变大(砖形反翘)。这些变化会影响到陶瓷产品外观美感和使用性能的降低,因此,对于用于进一步进行表面装饰的陶瓷产品,在釉料选择时需要先进行耐三度烧的试验,釉料耐三度烧测试目前无统一标准方式,评判时,以三度烧后釉面外观及性能变化越小越好。

表1 氏硬度级数分数Tab.1 Hardness series scores

3 结语

釉料虽然只是陶瓷的很小一部分,可它却是最能够直接表现陶瓷特点的一部分,是形成陶瓷制品的核心。随着科技进步,建筑卫生陶瓷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而自动化的最基本要求就是标准化,如何在建筑卫生陶瓷整个产业链实现标准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需要很多人的辛勤劳动和智慧付出。本文所提出的釉料评价方法也算是标准化的一部分,但如果真的上升到标准化还需要更多的同行参与讨论和完善。

1刘康时等.陶瓷工艺原理.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2祝桂洪.陶瓷工艺试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3华南工学院.陶瓷材料物理性能.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

4俞康泰.陶瓷色釉料与装饰导论.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5关振铎等.无机材料物理性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6同继锋等.建筑卫生陶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7苏展平.釉药原理与实务.台湾:中华民国陶业研究学会出版,2000

8曾牡远.卫生陶瓷釉料的质量控制.佛山陶瓷,2003(9)

9张文丽,赵淑忠.基础釉对色料着色的影响.山东陶瓷,1996(3)

10姜伯云.釉浆缺陷的产生致因与解决方法.陶瓷,1991(3)

11陈爱芬.提高陶瓷釉面耐磨性和耐久性的几个途径.中国陶瓷工业,1997,(4)3

12.陈伏红.获得良好卫生瓷釉面的工艺条件及工艺方法.同上

13.耿谦.从玻璃结构分析釉的性质.陶瓷研究,2002,(17)1

14胡友根.瓷釉的高温粘度与其组成关系的研究.中国陶瓷,2000,(36)4

15马光华.陶瓷原料质量评价在建陶生产中的应用.中国陶瓷工业,1999,(6)1

16李萍,刘翮天.陶瓷面砖釉与施釉技术的发展.陶瓷导刊,1993(1)

17李青.北京东陶卫生陶瓷釉性能管理.陶瓷,2002(6)

18乔富东.陶瓷墙地砖坯釉料配方的科学管理.佛山陶瓷,1999(1)

19戴若冰.色釉料产品上线应用技术,佛山陶瓷,2002(7)

20张志英,缪德刚.工艺质量监控技术之我见.佛山陶瓷,2002(1)

21陈小忠.各种陶瓷原材料的有效检测控制.佛山陶瓷,2002(11)

22何代英,张江锋.建筑卫生陶瓷装饰技术发展研究.佛山陶瓷,2002(10)

23于丽达.卫生陶瓷色釉釉综述.陶瓷,1996(1)

24刘守友.卫生陶瓷釉药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建筑卫生陶瓷,2003(10)

25戴若冰.建筑卫生陶瓷装饰技术的发展及其特点.中国陶瓷工业,1996,3(4)

猜你喜欢

卫生陶瓷釉层陶瓷产品
高白底釉、耐磨透明釉、耐磨全抛釉陶瓷砖及制备方法
数字媒体技术在陶瓷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VR技术在工业陶瓷产品展示中的应用*
光伏玻璃釉料反射率和附着力的影响因素*
浅谈模块化设计在陶瓷产品设计领域的应用
一种抗菌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大理石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防滑瓷砖研究中心”成立公示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大理石瓷砖研究中心”成立公示
室内环境中的陶瓷产品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