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教学:职业道德教育的良好途径

2012-03-08石杰

中国教师 2012年2期
关键词:应用文说明文职业道德

石杰

中职学校肩负着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所以许多学校“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十分重视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然而,一些用工单位却反映许多中职毕业生能力低、素质差,缺乏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与企业的用人要求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有些学生图安逸、怕吃苦,不愿到艰苦的环境中学习锻炼;有些学生不懂团队精神,不善与他人沟通;有些学生缺少敬业精神和责任感,不能脚踏实地地工作;有些学生缺少诚信,不履行劳动合同。

中职毕业生能否依靠自己的综合实力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并得到社会认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差的毕业生,就是专业技能再强,也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创业的需要。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笔者认为,语文学科“文道统一”“文以载道”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以文传道”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遵循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的规律,在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远大的职业理想,全面提高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揭示优秀人物崇高品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既有较高的思想性,又有丰富的审美特性,许多文学作品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优秀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体现出崇高的思想品质,向学生揭示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在教学中,笔者十分注意引导学生挖掘这些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评价先进人物时,笔者把重点放在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上,使他们在领略人物崇高精神,思想得到震撼的同时,对自己的职业理想建立正确的认识。

二、挖掘说明文的审美意义和应用文的实用性,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

说明文、应用文在实际工作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应用文不仅有着广泛的实用性,也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如果教师注意挖掘出美的内涵,就可使应用文教学融实用性、趣味性、鉴赏性于一体,让学生能入境、体味、动情,达到长智、陶情、明道的目的。

体现能力特色、岗位需求、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和現行教材中的应用文、说明文大都是古今名篇,里面蕴含丰富的职业道德教育因素。如叶圣陶先生的《景泰蓝的制作》,教师在讲解时不仅能够挖掘出勤学苦练、精益求精的主题意义,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又如,笔者在讲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这一说明文时,既讲授说明文知识,又点拨升华:卢沟桥为什么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值得纪念?学生得到启发后,马上找到了答案:卢沟桥不仅是闻名世界的建筑,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而且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见证,更是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见证。在讲授应用文体“合同”时,笔者首先给学生讲清:“合同是明确各方责任的信用文书,又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不能有半点马虎,一定要严肃对待,实事求是,依法行事。否则民事纠纷,乃至法律诉讼就会接踵而来。”接着笔者系统讲解合同写作的意义、作用、常识、格式,由情入理,由形象到抽象。这样的教学既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对待学习工作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作风,强化了他们的职业道德意识。

三、结合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

作文教学既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又是教师掌握学生心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作文教学,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和教育原则,对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中专作文训练有不少题目本身就体现了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教师应选择那些对自己的事业倾心热爱、执著追求并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材料,激发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如作文题目《上职业中专有出息吗?》。为促使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笔者还带领学生到车间现场采访老师傅和取得成就的实训教师,让学生做“职业、理想、奉献、道德”系列作文,激发学生爱专业、学专业的热情,引导他们对未来的工作部门、职业种类以及可能取得的成就产生憧憬和追求。

总之,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应把握好语文学科的特点,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敬业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使学生树立牢固的职业理想,提升现代社会所需的优秀职业素质。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南市职业教育中心)

(责任编辑:李奇志)

猜你喜欢

应用文说明文职业道德
说明文阅读专练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构建有效的应用文教学课堂
创设写作趣味张扬学生个性
四种英语常考应用文写作范例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高校大学生应用文写作现状及应对策略
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