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青花“四君子”图审美特色与文化内涵

2012-02-16

陶瓷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四君子青花瓷青花

何 勇

(何勇陶瓷 景德镇市 333000)

引言

“四君子”是中国花鸟画中的特殊类型,它将梅、兰、竹、菊四种植物作为一个整体形象,象征着文人高洁、虚心、坚贞和不屈不挠的品格。“四君子”不仅盛行于文人画中,成为重要的传统花鸟画题材之一,并且还在瓷画中广为流行,尤其是在具有与水墨画相类似特征的青花瓷中运用更为广泛,是青花瓷的主要题材之一,具有独具魅力的审美特色和深邃的文化内涵。

一、青花“四君子”图演变概说

虽然“四君子”的正式命名始于明末,但早在宋元时期梅、兰、竹、菊即已成为文人画家普遍描绘的内容,而这审美趣味也反映到了瓷画当中,磁州窑中已有大量的“四君子”艺术表现,而到了元代时则出现了更为赏心悦目的青花“四君子”图。元青花中含有大量的梅、兰、竹、菊题材,笔法挥洒、线条飘逸,比之文人“四君子”画毫不逊色。不过,元青花占据主流地位的是多层装饰图案,具有独立意义的“四君子”图并不多见。

到了明代,青花“四君子”图达到兴盛的程度,尤其是晚明,青花“四君子”图在日益壮大的文人群体的推动下变得更加繁盛,梅、兰、竹、菊集于一器的作品亦有不少。晚明青花画匠们以梅、兰、竹、菊为寄托,借物咏怀,抒发着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其精品与文人“四君子”画不相上下,当为颇具文人修养的高级画师所绘。晚明青花“四君子”图不拘于形似,而是追求自然天真之趣,表现出颇高的写意艺术境界。

清代时,“四君子”在青花瓷中仍广为风行,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清代著名文人画家绘制了大量“四君子”内容的水墨画,成为推动清代青花“四君子”图发展的主导力量。

到了清末民国时期,在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中,“四君子”图在青花瓷中更为多见,占据了花鸟画中的主导,抒发着民众普遍需求的士气与逸气,以寻求一种精神寄托,在追求文人气息的同时,开始贴近于大众审美习惯,成为社会各阶层皆喜闻乐见的题材。其中最杰出的青花瓷大家为王步,其创作的“四君子”图作品颇具吴昌硕等画风,苍劲有力、雄浑浓郁。

从元代至民国时期是传统青花“四君子”图发展时期,从一件件流传后世的杰出作品中,可以窥探出历代青花瓷画匠们的情感与追求,体现出中国陶瓷艺术独有的哲学观与美学观。

上世纪80年代以后,青花瓷进入全新的现代青花瓷发展阶段,多元文化语境使得现代青花“四君子”图风格流派呈现出前所未见的丰富多彩,既保持着传统文人风骨,同时也反映着当代人的精神面貌,使青花“四君子”图进一步向前发展。

二、青花“四君子”图的审美特色

明万历时期黄凤池著《梅兰竹菊四谱》,陈继儒将之称为“四君”,“四君子”之谓始行天下,成为文人画的主流题材之一,而大多数青花“四君子”图承继了文人画的风格,文人画风也就成为青花“四君子”图最突出的审美特征。

由于青花“四君子”图强烈的文人画风,使得不具备较高古典文化素养者是难以驾驭的,或徒有其形,或工笔匠气,不得“四君子”图之审美精髓。清末以后,更多的具有较高文人学识的艺术家加入到青花“四君子”图的创作当中,从而使得青花“四君子”图的创作水平和审美价值大幅提升。

文人画讲求的是写意性,青花“四君子”图同样如此,强调对个性情感的抒发,追求画外之意和象征意义,其形态描绘是某种品格和理想的象征。因而,我们看到成功的青花“四君子”图作品均是文人的人格外化表现,飘逸、刚劲、坚韧、清雅,喻含文人风骨,在笔法、构图、渲染、用色等各方面都有着鲜明的审美特色。

首先,青花“四君子”图在笔法上讲求“骨法用笔”,笔法变化多端,书法味强烈,非常强调节奏和韵律,具有简洁洗练的特点。从笔法的运用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艺术家不同的品格修养和精神追求。

其次,青花“四君子”图在构图形式方面的主要特色是清新疏朗,特别是兰花与竹的布局更为简洁,常常疏疏点染作品即成。留白的处理是构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要求创作者在虚实处理上有较高传统美学造诣。

最后,青花“四君子”图在渲染用色上也很有特点。渲染是青花“四君子”图作品艺术处理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渲染手法是通过分水来实现的,以分水笔蘸不同浓度色料进行渲染,而现代则以更自由的笔法来实现,以产生不同的色调来表现形象的虚实、阴阳、层次等。青花虽只蓝色一种,但通过渲染手法实现了与“墨分五色”相类似的艺术效果,明快、沉静,具有装饰性和概括性是青花“四君子”图用色的主要特色。

时至今日,青花瓷已步入现代发展阶段,现当代青花中的“四君子”图在保持文人风骨的同时,加入了许多现代艺术理念与技法,从而使青花“四君子”图在传统文人风骨的基础上形成多元化的审美特征。

三、青花“四君子”图的文化内涵

青花“四君子”图作为文人瓷画的重要类型之一,其所蕴涵的主要为文人情致,梅、兰、竹、菊代表的即是文人的人格追求,但又与其各自自然品性相结合,形成各自不同的具体含义

从“梅”来看。梅的自然属性是其耐寒绽放的生长特征,被喻为不屈而有铮铮铁骨,而正气正是君子所拥有的最主要品质之一,画梅干所取的骨法用笔也正是要表现梅的骨气。历代文人都倍加推崇梅花,如林和靖梅妻鹤子、陆游借梅言志等,并有大量梅画传世。

兰花则以幽香高洁的品性而受到文人推崇,特别是元代郑所南描绘墨兰,以表现不屈外虏的气节之后,兰画更为风行起来。兰花身姿婀娜,因而在“四君子”图中独具表现女性气节的寓意,将香草比美人,象征不与俗人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行。

竹以其圆直中空、青翠挺拔的自然品性而被看作是虚心有节气、出尘有品德的代表。魏晋时期的贤士即已与竹为伍,著名的“竹林七贤”即是以竹自比的典范。宋代的苏轼则曾说:“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历来善画竹之文人非常之多,达到凡文人画家必善画竹的程度。

菊花则在百花凋零的深秋季节傲霜开放,亦成为花中君子,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诗句使得菊花成为隐逸士人的象征,同时其又有离别伤痛之意味。从总体而言,因其有离别之意且花形较为复杂,其影响力和画者要弱于前三君。

梅、兰、竹、菊这四种寓意文人高洁品性的青花纹饰流传久远,至今不衰,不过由于传统文人阶层的消失,其原有的文人文化内涵已经大为弱化,因此,尽管青花“四君子”图依然是青花瓷中极具影响力的题材,但其更多地是因为其已深入人心,成为普罗大众所喜闻乐见的题材,而并非仅仅是受到知识阶层的青睐。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越来越多的当代青花瓷艺术家将“四君子”题材视为陈旧和不合时宜的代表,对其古典式文化内涵不屑一顾,而更多地倾向于以现代、后现代艺术形式语言,这就使得擅长于青花“四君子”图的专业创作者的日益凋零,因而当代青花瓷艺术家,尤其是青年青花瓷艺术家亟需加强对“四君子”图传统文化内涵的再认识,以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四、结语

青花“四君子”图自元代产生以后,历经明清直至当代,长盛不衰,其发生、发展与成熟凝聚着历代青花瓷创作者的智慧,它们植根于中国传统审美与文化当中,同时也会随时代的变迁其意义悄然发生着变化。当然,青花“四君子”图已经高度成熟,这就使得其在当代的创新变得艰巨困难,有待于当代青花瓷艺术家对其在审美与内涵上进行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1]张丽波.浅析中国花鸟画中的“四君子”题材[J].艺术教育,2007(01)

[2]荆桂秋.花卉画“四君子”的文化意蕴[J].北方论丛,2003(02)

[3]陈其和.水墨画“四君子”探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

猜你喜欢

四君子青花瓷青花
寻迹青花,邂逅古瓷窑
青花瓷,拍卖界的传奇
一朵青花,绽放在时光中
颗粒剂四君子膏对脾气虚证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青花
赵炜 国画
褚玥莹作品
纯净的青花瓷
花中四君子 中国传统文化与法式染色布花工艺
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