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病还需“心药”治

2012-02-15徐培基

当代党员 2012年2期
关键词:心病心理疾病焦虑症

刘大牟同志:

你好。

近年来,干部心理压力太大之类的消息屡闻不鲜,甚至自杀事件也时有发生。高度重视一些干部的心理危机,具有现实意义。

冠心病,什么人都可能患上,中老年人的患病率特高;而“官心病”,则是干部们的“专利”。“官心病”过去也有,但近年发病率猛升。有报道说,许多案例和研究都证明,我国的“官心病”已相当严重。

“官心病”是心理性疾病,近年来,官员非正常死亡案例多发,死因大多指向心理问题。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透露,在该院就诊的心理疾病患者中,公务员约占10%,比其他任何一种职业的患者都要多。

官员作为社会的一个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一样,同样承受着现代社会的各种压力,因其对公共事务负有特殊的责任,一般说来,其承受的压力更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心病”。

不过,“官心病”除了特定的工作压力外,不少是来自在官场上“向上爬”时遇到的压力。在“官本位”的体系下,进入官场的人,在职位上都希望能不断升迁,但由于僧多粥少,更由于关系、人情、利害等因素,加之升迁规则不明晰、不公正,未被提升的一些人就会因感到“不公”而情绪低落,出现心理问题,诸如晋职无望的“职业焦虑症”,万念俱灰的“心理疲劳症”,怨天尤人的“心理失衡症”等。结合你在信中所说的那些症状,我觉得你确实患上了“职业焦虑症”。

我也给一些领导干部做过心理咨询,他们要么用公用电话问,要么托朋友问,或者只愿在饭桌上甚至酒醉后袒露心迹。事实上,心理疾病恰似一把“刀”,插在干部的心里,但他们又找不到合适的“出口”。所以,二者产生的“叠加效应”导致心理问题像“刀”一样越“刺”越深,甚至成为“夺命刀”。

治病要对症下药,治“官心病”,则要用“心药”,消除心理上的负面情绪。

首先,要正确对待心理问题。一些干部不能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有强烈的“病耻感”。干部也是人,只要是人,就无法对心理疾病免疫,得病就需要医生帮助,没必要感到羞耻。一些特殊岗位,例如拆迁、信访、纪检、审计和药监部门的干部,容易接触社会阴暗面,还会面临各种诱惑,尤其要注意心理健康问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其次,要学会自我减压。“天天事情很多,常常忙于救火”,这是一些领导干部自感身心劳累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干部,要学会自我减压,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比如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下班后做点家务,晚餐后散散步,节假日访访友,游游山,或者转移焦点,找朋友倾诉等等,都是很好的减压措施。

最后,要用制度的方式保护干部心理健康。这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合理、高效的干部选拔和任用机制,各级党组织要正确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消除不公正不透明的用人潜规则,用清廉的政治环境保护干部的心理不受污染,不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及不应有的排挤和打压,从而永葆积极奋进的精神状态。

我们欣喜地看到,目前,一些有条件的单位已经开始设置相关心理健康辅导机构或聘请心理健康辅导员,以期加强干部心理健康教育,为干部提供心理支持,让广大干部能够正确应对各种心理问题,正确对待名誉、地位、权力和金钱,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妥善处理上下左右的关系等。

总之,心病还需“心药”治。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心底无私天地宽”。只要认真做人,踏实做事,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何愁“心病”不愈?

重庆市社会心理学公务员

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徐培基

2011年12月28日

猜你喜欢

心病心理疾病焦虑症
便秘是否也是一种心病?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现代人当警惕知识焦虑症
关注孩子的“心病”
古人医心病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抑郁症焦虑症相关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