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论证”的两种范式

2012-02-15天津市实验中学

天津教育 2012年9期
关键词:毛遂唐玄宗孟浩然

■天津市实验中学 何 宁

一、认识“对比论证”

如果给“对比论证”下一个定义,可以这样表述:

把矛盾和对立的两个事物加以对照、比较,进而揭示出它们相反的本质属性,以便彰显是非的论证过程就是对比论证。

如果对这则定义内容做一下结构切分,则可以把它划分为下面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把矛盾和对立的两个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它是行为陈述部分;第二部分为“揭示出它们相反的本质属性”,它是求本析因部分。这两个部分告知学习者使用对比论证时应该怎样选择事例和选完事例后要怎样对它们做进一步的分析。第三部分为“彰显是非”,它是目的表述部分。这部分告知学习者“彰显是非”在对比论证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判定事例选择和事例分析部分是不是合理,如果需要调整、修改也要以此为据。可以说,这三个部分的表述都强调了可操作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比论证”的定义,也就对“对比论证”的写作行为具有了明确的规定性。

我们在这里用“规定性”来标明“对比论证”在具体运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就是要强调,使用对比论证时,只有事例的对照和比较,是无法构成有效论证的。这样的比较和对照,充其量只能构成简单的事例对比,因为一个好的论证强调的是通过逻辑推演来展示一个结论的形成过程,或是通过逻辑推演来解析一个观点得以成立的过程,而逻辑推演离不开说理分析,所以说,只有事例的对照和比较的“对比”是事实现象层面的比照,它只是告诉了读者自己“是什么”,并没有告诉读者它“为什么”是这样,读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说这样的论证便是弱的“对比论证”。

为了形象地说清上述道理,下面举两个例子加以印证。

在《劝学》一文中,荀况曾经就“什么才是学习时所应秉持的正确态度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即学习要“不舍”和“专一”。为了彰显他自己主张的正确,以便读者能够认同并接受他的看法,荀况采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加以阐发。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在这段对比论证里,作者选用的“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蚓和蟹”,每一组都是对立的两个事物,为了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作者先是分别从行走距离、雕刻难度、身体强度几个方面对它们加以比照,然后通过对比分析,再把现象背后的本质属性揭示给读者:骏马跳跃一步,无论多远,也超不过十步,而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实为“八”)条腿,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我们说这段话具有论证性,就是因为它不是把两个对立的事物摆在那里就完事了,而是站在彰显正确态度和方法、剔除错误态度和方法的立场上,揭示出它们的优劣所在,也许这样的对比论证稍显简单,但这就是推演,就是分析,就是说理,所以它就是好的论证,就是有效的对比论证。

而在苏洵的《六国论》里,作者为了彰显“弊在赂秦”的危害,则采用了反事实假设对比论证的方式来证明他的观点的正确。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在这段论述文字中,苏洵采用的是概述六国如何灭亡事实的表达方式,并在其中用“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义不赂秦……斯用兵之效也”、“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这样的分析性语句揭示六国灭亡的事实背后隐藏着的深层原因,即便如此,他认为这样的论述还缺乏力量,因此在这一基础上,运用假设,展开联想,把如果不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向使……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这样让读者在想象中与他一同来反思六国贿赂秦国所带来的巨大危害,并在这种反思中深刻体味这种错误行为所带来的教训的沉痛。同时,这样的对比论证,也会让读者感觉到,“如果按这种‘反事实’情况应对原有的现实困境的话,‘未发生’的事情本来也可能成为世界现实的一种,这就大大加强了文章的震撼力量”,对比论证的论证性也就更加鲜明地体现出来。

二、介绍两种范式

1.析因式对比论证。

把矛盾或对立的两个事物的发展前因、过程和最终结局加以对照、比较,进而针对结果追溯、辨析其形成的根本原因,以达到彰显是非、明辨正误的论证过程就是析因式对比论证。

在这则定义中,“事物的发展前因、过程和最终结局”明确了事例表述的具体内容,而“针对结果追溯、辨析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则明确了“析因”的具体内容,“明辨正误”则使论证目的更为清晰。

例如,以“把握机遇”为话题写作片段作文,有的学生写道:

机遇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面对机遇,要主动、快步出击,才能把握住。

“毛遂自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战国时期的毛遂不甘心做一个默默无闻的门客,平时潜心研究国事,苦心攻读文韬武略,后在赵国形势万分危急时,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要去楚国求兵解围,而需要挑选20 个文武全才的门客一起去,可是经过挑选,最后还是缺一个人,此时毛遂清楚地意识到机遇来临,便主动推荐自己,陪同平原君出使楚国,并凭借其特有的斗争策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成就了“赵楚之盟”,从而使得自己的名字流传至今。平时并不出名的毛遂,在看到了平原君还缺少一个人陪同出使的机遇时,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展示自我的机遇,面对机遇,他主动出击,用勇气、自信、能力诠释了“脱颖而出”也离不开把握机遇。

相反,不能把握机遇,有时会使人生与成功擦肩而过。孟浩然40 岁时到京师游历求仕,参加进士考试落榜。即使这样,他在太学作诗时,仍是诗惊四座,无人能及。一次大诗人王维邀他到内署,恰逢唐玄宗到了,这本来是一个显示才华的大好时机,他却惊慌害怕而藏至床下,而当玄宗要他出来见面并和他谈诗时,面对这一实现早日入仕夙愿的大好时机,他反倒朗诵起“不才明主弃”这样怨天尤人的诗句,招致玄宗不满,最后落得个被主疏远,一生未受重用的境地。40 岁才出来求官的孟浩然,才学、能力不在话下,可他就是缺少临门一脚的勇气和不同场合得体表达的能力,所以在机遇来临的时候,他遇事慌张、表达不得体,从而让决定他能否入仕的最高选拔官唐玄宗很不满意,他也就只能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落寞一生了。

因此说,只有善于发现机遇,并主动把握机遇的人,才更能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

在这个片段作文里,小作者选用了同是在人生道路上想要借助自身的才华、能力获取成功的毛遂和孟浩然,面对机遇来临时的对立行为,来论证他的观点“面对机遇,要主动、快步出击,才能把握住机遇”。这是对比论证的基本方式。这也是对比论证的典型方式。它的典型性体现在2 个方面:其一,在概述实例部分,小作者紧紧扣住了看到机遇主动出击而成就自我的毛遂的行为和机遇来临不敢出击从而丧失成功机遇的孟浩然的行为的对立性,这样,实例和观点(面对机遇,要主动、快步出击,才能把握住机遇)保持一致,这样的实例概述就是论证所需的概述;其二,作者在实例概述后面,分别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法,清楚地揭示出了他们二人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所在,从而使读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欣然接受了其观点的同时,也得到了一次生存智慧的启迪。

2.反思式对比论证。

对既有的事物的最终结果、发展过程和导致的原因作反事实假设追问、探究,在既有事实和反事实假设追问的对照、比较中,深刻反省既有事实失败、失误的原因,以杜绝错误再生的论证过程就是反思式对比论证。

上述定义中,“作反事实假设追问、探究”和“深刻反省既有事实失败、失误的原因”是使用“反思式对比论证”的核心所在。

再如,以“把握机遇”为话题写作,有的学生写出了下面的作文片段:

“机遇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这句话本身没有什么错谬,只不过它是站在施与者的角度,总让我们感觉缺少了什么。站在接受方,应该这样说:机遇来临时主动把握住才是正途。

唐代诗人孟浩然,40 岁时到京师求仕,参加进士考试不中,但在太学作诗,使满座宾客都感慨佩服,无一人能出其右。才华如此的孟浩然,却在王维邀请他到内署聊天,唐玄宗突然驾临,使他也陡然面临人生重大转折的天赐机遇时,因感到惶恐而不敢面君,偷偷地藏在了床下,就是在皇帝下令让他出来见君并与之谈诗时,孟浩然反而用自己创作的诗句“不才明主弃”冒犯唐玄宗,以致惹得唐玄宗很不高兴地说:“你自己不想做官,我何曾抛弃过你,为什么要污蔑我呢?”从此孟浩然便与仕途无缘。想想看,假如孟浩然在唐玄宗突然驾临时,出于违反规制的担心而害怕皇帝发觉,能够暂避一旁,静观事态的变化,少一分恐惧,多一分练达和从容,当唐玄宗让他出来见面,要与他谈谈诗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降临时,他能够审时度势,说话注意场合、对象,对仕途的追求再主动一些,进而用自己的才华征服唐玄宗,或许他也能成为一个“政学双赢”的历史书写者。

十年积累,只为一朝功成名就。成功,不仅在于默默积累,还在于主动把握。

在上述作文片段里,作者在运用孟浩然面对难得的入仕机遇却因缺少把握的勇气和能力而与机遇远离的事例时,选择了“反思式对比论证”的方式来论证观点:在概述事例部分,他同样遵循了概述事件的前因、经过和后果的原则而把孟浩然受王维之邀到内署聊天时突遇唐玄宗的事例(见《新唐书·孟浩然传》)既清晰又简略地表述出来,在让读者明白了事件原委的同时,事例的表述部分又能和观点保持一致;而在“反事实假设追问、探究”部分,小作者针对孟浩然同一事件中2 次与机遇擦肩而过的原因作假设联想,明确地指出了孟浩然所应选择的正确做法,这样的论证,就是基于现有事实的深刻反思,其思辨性更强,实践性也更强,所以,它既可以让人明理,又可以指导人们在现实世界中学会智慧地生存,这样的论证就是对比论证的高级形式。

猜你喜欢

毛遂唐玄宗孟浩然
春晓
舟中晓望
《唐玄宗端午宴群臣赐诗探得『神』字》
春晓
唐玄宗缘何对安禄山深信不疑
“既菩其始,当慎其终”——唐玄宗晚年思想的蜕变和“安史之乱”
唐玄宗年间宫女游艺考
你所不知的毛遂自刎
毛遂的悲剧
毛遂其实还有自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