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接触网天窗修利用率的对策

2012-02-15康红新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2年11期
关键词:工区天窗接触网

康红新

(济南铁路局 供电处,山东 济南 250001)

接触网是架设在钢轨上方为电气化铁路供电的电力牵引设备,露天设置,长期与高速行驶的电力机车接触,没有备用设备。为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不间断供电,必须定期检修接触网。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里程的不断增加,接触网的质量和结构有了较大进步,对于接触网的检修主要采用停电检修方式,要求在列车运行图中预留停电检修的天窗时间。目前,接触网设备日常检修与运输生产的矛盾日益突出。受运输周期性、天气、客流高峰期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天窗是工务、电务、供电等多个部门的综合天窗,施工冲突较多,为了保证运输安全,停止接触网天窗修的现象较为普遍。同时,传统的天窗修体制存在天窗兑现率低、有效作业时间不长、检修资源不易集中、检修质量难以保证、成本支出大等问题。如何对接触网设备进行合理、高效的检修管理,探索接触网天窗修的新规律,提高天窗修兑现率成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和秩序的关键。

1 接触网天窗修存在的问题

1.1 天窗修计划考虑不足

目前,接触网年度天窗检修计划的制订仅依据《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中规定的检修周期及铁路局、供电段的有关文件,并结合工区的具体设备数量将检修工作量按月划分,对于具体的作业区段、作业条件、作业时间等因素则考虑不足。因此,所制订的计划可操作性不强。例如,每年 1—3月“春运”、7—8 月防洪防汛对检修天窗的申报和兑现造成较大影响;对天窗修容易兑现的区间站场和天窗修较难兑现的区间站场所安排的检修时间相同;施工作业难度较大的冬季和比较适宜进行施工作业的春秋季节月度安排检修工作量相同。这些计划上的疏漏,使得检修作业无法按计划执行,最终导致接触网设备的失修、漏修。

1.2 天窗修作业效率不高

(1)直接作业人员数量少,作业效率不高。目前,多数天窗修是以工区为主体单位,依靠车梯为主要作业工具,直接作业人员数量少,作业效率不高。工区 1 次正常天窗修作业需要 15人,其中驻站要令员 1 人、工作领导人 1 人、作业组两端地线操作及监护人 4 人、推扶梯车 4 人、作业现场两端远端防护员 2 人、车梯上部作业人员及监护人 3人。而实际参加检修作业人员只有 2 人,导致检修作业效率难以提高。

(2)轨道作业车作业时,纯作业时间较少。轨道作业车的作业时间包括纯作业时间和辅助作业时间。其中,辅助作业时间包括办理封锁手续时间、轨道作业车往返运行时间、整备及摘挂时间、开通线路时间等,一般需要 50 min[1]。天窗点 120 min 内,轨道作业车的纯作业时间仅剩 70 min,致使其实际作业效率远低于设计的作业效率,轨道作业车的优势未充分体现。

(3)天窗修不能按计划实施。在执行过程中,遇特殊任务、调度命令等取消天窗修作业。遇有雨、雪、雾、5 级及以上大风或雷电 (在作业地点可见闪电或可闻雷声) 等恶劣天气时取消天窗修作业;在各接触网工区天窗修作业组织过程中,存在因人为因素造成计划提报、作业区段公里标等具体细节与现场情况不符,导致天窗修无法兑现。

1.3 接触网作业环境较差

天窗修时间大多集中在夜间,作业条件较差,受光线、照明条件的限制,天窗修作业效率低,对设备的检修质量不高。利用夜间天窗修时间对接触网进行检修,对于导致导线高度的骤变、接触线硬弯等不易发现的缺陷可能因为照明条件限制无法及时发现,这些因素都造成了天窗修质量的降低。

1.4 各单位检修协调工作脱节

天窗修的协调原则是重点病害 ( 重伤设备 ) 处理优先于正常检 ( 维 ) 修,施工优先于维修;部门之间供电优先于工务,工务优先于电务;各工种需在同一区间作业时,协调作业地点、作业内容优先于作业日期,确保天窗修综合利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车站与工务、电务等单位协调脱节,接触网天窗作业与其他单位作业发生冲突往往被取消,导致天窗修不能按时兑现。

1.5 设备配备和职工素质尚未匹配

由于天窗时间较短,必须在天窗点内高效完成作业任务,这就对检修设备、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目前,接触网工区先进设备的配备严重不足,由于照明、降温设备的缺乏造成夜间和高温条件下作业效率低下,天窗利用率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同时,部分作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尚不能完全适应天窗修的需要。

2 提高天窗修利用率的对策

2.1 转变观念

天窗修是一项系统工程,施工作业部门必须转变观念,积极适应新形势。首先,领导重视,亲自部署和协调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其次,做好宣传引导工作,使广大供电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做好天窗修工作是保设备质量、保运输秩序、保运输安全的重要手段,是任务从“化整为零”到“集零为整”的转变,明确设备维修施工与运输是统一体,是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只有保证一定的检修作业时间才能提高设备质量,从而减少设备故障对运输的干扰,进而保证良好的运输秩序。

2.2 制订操作性较强的天窗修计划

在制订年度检修计划的过程中,应严肃对待、统筹兼顾。在认真调查工作量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人力、机具的能力,结合上一年度设备检修完成具体情况,根据当年需完成的重点工作,考虑不同季节和不同站场、区间的具体作业条件,以及春运、暑运等特殊时期对天窗修兑现情况的影响,根据相关设备检修周期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制订切实可行的年度天窗修计划。

每周各工区报天窗修计划时,结合供电段年度检修计划和临时性工作安排,按照缺陷库内缺陷的轻重缓急原则编制计划。供电车间应严格审核天窗修计划,对作业项目单一、作业内容简单等不符合规定的计划,要求其调整检修重点后重新提报,杜绝浪费天窗时间的情况发生。

2.3 建立考核机制

考核机制是天窗修实施的制度化保证,应将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制定奖罚考核办法,并指定专人负责统计。考核内容主要为在天窗点内完成的工作量、时间利用率等[3],对未认真组织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工作量完成较低、浪费天窗时间或造成延点的,应核减相关车间收入;对无正当理由随意取消天窗修计划的工区、车间,应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给予惩罚;对能够精心组织、天窗兑现率较高、圆满完成设备检修任务的车间,应给予奖励。用制度约束天窗作业、规范天窗使用、考核执行人,这样才能管好天窗,用好天窗,为铁路运输安全提供保证。

2.4 选用合适的夜间照明工具

针对在接触网作业中,作业人员需要攀登支柱,在车梯上部进行作业,并且车梯在轨道上移动,需要用激光测量仪测量接触网相关参数的特殊性,宜选用整体轻巧、方便转移、便于携带的现场照明设备。

2.5 加强天窗修的全过程控制

检修计划批复后,应根据作业内容做好作业前的材料、机具准备工作,并根据作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情况对其进行合理分工,以避免在天窗修过程中,因材料工具、安全用具、作业人员配备等原因造成作业困难和无法作业的情况,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窗时间的目的。检修计划下达前,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到达指定作业地点,并把相关材料工具、安全用具全部准备完毕。在作业过程中,工作领导人负责施工组织、作业指挥和安全控制,根据作业进度和天窗时间及时调整作业组织,确保各环节衔接有序,确保天窗内满负荷作业,保证作业安全,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准时开通,坚决杜绝晚上道、早收工现象。

2.6 强化专业培训

各工区平时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人员素质。针对日常作业内容,在工区练兵场加强实际操作的演练,提升自身业务技能,熟练掌握接触网常见缺陷的处理过程,缩短处理缺陷的时间,提高天窗利用率。

2.7 做好设备缺陷统计工作

按照“天窗内向检修要效率,天窗外向巡视要安全”的设备管理思路,从抓设备“修前调查”入手,对关节式分相、分段绝缘器、线岔等重点设备加强巡视,必要时增加巡视次数,把巡视中发现的设备缺陷按照轻重缓急输入系统,作为天窗修的依据。目前,济南铁路局各接触网工区都配备了技术先进的激光接触网测量装置和测温装置等,这些机具能够有效地测试运行设备的技术状态,同时定期分析动检车检测数据,对高差、拉出值、硬点等处所细化分析,寻找设备运行中技术参数的变化趋势,提前制订天窗修调整计划,充分利用天窗时间,把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2.8 调整生产布局集中检修

针对作业特点、作业项目、作业环境不同,本着质量第一、提高效率、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展集中修,集中人力、物力、机具对接触网设备进行天窗修,提高天窗修的有效利用率。充分利用停电时间和作业范围,最大限度地整治设备,消除隐患、缺陷和故障,实现牵引供电“零缺陷”的目标。对于管辖范围小,不利于开展大规模作业的小工区、小车间,应调整生产布局,使之变为大工区、大车间模式[4]。接触网集中检修可以实行多工区联合作业,利用轨道作业车对现场设备进行总体的质量检修、缺陷处理,对于车站咽喉区及其他不便于使用轨道作业车的地点,可使用车梯作业作为辅助。

实行集中检修可以在辅助人员增加较少的情况下,大量增加高空作业人员,在同样的一个天窗时间内完成几个工区的工作量,最大限度地消除以往那种以工区为作业单位进行接触网设备检修所带来的效率低下的弊端。例如,如果在原 15 人的作业组内再增加 7 名作业人员,就可以在不增加驻站要令员、作业组两端地线操作及监护人、作业现场两端远端防护员的情况下,使车梯上部作业人员增加 2人,这就相当于增加了 1 个工区的作业力量。如果集中更多的人员、机具组成更大型的作业组,车梯上部作业人员就会倍增,检修效率就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3 结束语

天窗修是解决运输与施工之间矛盾的有效方式,通过加强天窗修管理、提高天窗兑现率,能够确保接触网设备的运行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故障对铁路运输的干扰,从而达到施工与运输双赢的目的。

[1] 万 坚,应立军,夏 季. 繁忙铁路干线天窗修的优化[J].企业家天地,2009(10):108-109.

[2] 赵 鹏,胡冬梅. 铁路综合“天窗”修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08(10):79.

[3] 彭 辉. 提高综合天窗修利用率的对策[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28(4):58-59.

[4] 柳明宇. 牵引供电综合“天窗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06,29 (5):44-45.

猜你喜欢

工区天窗接触网
为开通打下基础!这条国际铁路完成接触网平推验收
中老铁路两国同步架设电气化接触网第一线
基于接触网下部材料厂型螺栓的改进研究
自制新款天窗固定器
基于MoldFlow的汽车天窗注射模浇注系统分析
耀眼的橘红色——河南省焦作市公路局养护工区养护机械队速写
铁路线上别样的春节
迈腾车天窗无法关闭
接触网BIM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煤层气排采产气效果影响因素分析:以延川南工区谭坪构造带排采井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