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纱帽

2012-02-11鲍华明

文史月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乌纱帽小吏秀才

鲍华明

在古代,帽子是区分身份和等级的标志。比如:天子戴的是9寸高的“通天冠”,太子戴的是7寸高的“远游冠”,文官戴的是“进贤冠”,武将戴的是“却敌冠”,而老百姓则不准带帽,只能束巾。

“乌纱帽”常常被作为官员的代称。其实,乌纱帽在最初出现的时候并非官员专用帽子。

最早的乌纱帽出现在东晋成帝司马衍(公元325-324年在位)时期。那时候,凡在宫中做事的官员,不论品级高低,都一律戴上一种用黑纱做成的帽子。到了南朝宋明帝刘彧时,这种帽子又有了改进,将原来下垂的帽边用黑丝扎起。帽子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下面上翻或突出耳朵部位等式样。到隋代时,乌纱帽揭去了神秘的面纱,逐渐流向民间,不论地位高低、尊卑贵贱,都可以戴了。不过这时期官员的乌纱帽上开始钉缀玉琪。一品文官的纱帽上缀有9块,二品以下官阶依次减少一块,以玉琪的多少来区别官阶的高低。

乌纱帽真正作为官员的专用帽子是从明朝的朱元璋开始的。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确定了内侍官制,同时规定:凡官员参见上司或坐案办公,都必须以乌纱帽、圆领衫、束带、皂靴为公服。另外,为了使官员办事公平,端正为官,特意在乌纱帽上增加了两个帽翅,并以此区分官员的品级。从这时起,乌纱帽真正与“官”结缘,成为只有官员才能戴的帽子。

乌纱帽成为官员的代名词后,它自然也成了一些诗人引用的题材。或赞颂或嘲讽,或明扬或暗贬,写出了不少关于乌纱帽的诗篇。据《前桥小集》记载,在明朝的宁羌卫(今陕西宁强县)有位名叫严仁生的穷秀才,此人是泥瓦匠出身,边做活边读书以求取功名。断断续续40载,出入科场十余次,直到鬓发皆白、牙齿稀疏的垂暮之年才中了进士。但中了进士并不一定就能马上做官,又苦等了3年才補上了贵州天柱县县令的空缺。谁知道他运气不济,在赴任的路上染上了疟疾。严仁生只好住进驿站治病。他被疾病折磨得差点死掉,等到病好赶到天柱县时,已经延误了吏部给他规定的期限,几乎为此丢官。历尽艰难后,他在县衙写了一首小诗:

苦读寒窗四十年,

寒暑不识棉和单。

今朝有幸乌纱帽,

又为冷热险免冠。

明世宗嘉靖年间,有个裁缝总想做官。经过他的巧妙钻营,还真弄到了一官半职。他得意忘形,常常身着官服炫耀自己。当时有个大名士叫顾霞山,很看不惯,就写了一首诗:

近来仕路太糊涂,

强把裁缝做士夫。

软翅一朝风荡尽,

分明两个剪刀箍。

明代还有一首关于帽翅的诗,读来让人忍俊不禁。当时有个名叫郑唐的秀才,滑稽多智,爱开玩笑,不知为什么惹恼了县令,被革去了秀才的功名,充当了一名执掌文书的小吏。郑唐作诗解嘲道:

生员罢黜去充吏,

不怨他人只怨己。

丝绦圆领都一样,

只是头上添两翅。

小吏,是古代不入品流的公务人员,没有官位可言,当然也没有乌纱帽可戴。郑唐在诗中说自己丢掉秀才身份去充当小吏,谁也不怨,只怪自己。不过,身上的穿戴与官员是一个样式,只是头上少了两个帽翅而已。

猜你喜欢

乌纱帽小吏秀才
百姓也戴“乌纱帽”
趣读篇
包拯上当
百姓也戴乌纱帽
水滴石穿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1
水滴石穿
“乌纱帽”的由来
秀才与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