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寻丝绸之路上的五彩光影

2012-02-08

大众DV 2012年2期
关键词:沙漠纪录片机器

本刊记者

纪林,怀揣着梦想和憧憬,以及对新疆故土的深厚热爱。20多年来,纪林从一个满怀梦想的青年成长成为一个纪录片导演,在他的镜头中展示了神秘而又丰富多彩的新疆,同时他也是新疆纪录片历史上第一个在国外获奖的导演。

在乌鲁木齐的第二场雪中,我们造访了纪林老师的工作室。

《大众DV》:你是怎么开始纪录片创作的?

纪林:1985年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新疆广播电视厅,当时正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30周年,我刚分配过来主要任务就是抄稿子,抄了两个月稿子后就分配到了新疆电视台。在电视台专题部文化生活组,主要是拍一些短片。整个专题部当时就两三台机器,二十多人就两三台机器。部领导比较照顾我,跟我说有台坏了的机器可以给我用,用来学习构图,学习拍摄,当时就拿着这台机器每个周末借朋友的车出去野外,自己拍些东西,慢慢地摸索开始喜欢上了这个行当。

直到1988年我拍出了第一部完整意义上的纪录片《六月在博斯腾湖》,中央台的老师们看了后评价还是比较高的,《六月在博斯腾湖》主要是讲述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雨之后博斯腾湖的景色、动物,以及打渔人的生活,后来这部片子还被拿到美国和加拿大去展播。这部片子也是在我拍摄纪录片历史上一次成功的实践,对以后的创作起到了积淀作用。

我认为真正跨入纪录片大门的是我在西藏阿里拍摄的《遥望高原》,这是一部讲述阿里高原上边防官兵生活的纪录片,从这部片子以后我也开始逐渐摆脱形式主义的影子,尽量用朴素的镜头来表达被记录者的真实状态。在1991年全国省级电视台联合拍摄的56集电视系列片《中国少数民族》中,我担任新疆8集的编导和摄像,拍摄了新疆的主要少数民族。

在1993年完成了台里的拍摄任务后,我申请去了南疆沙雅县的沙漠中拍摄居住在那里一户人家的生活,大约用了9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部《家住沙漠中》的拍摄,后来这部片子入选了1996年德国哥廷根国际人类学电影节和1996年挪威北欧人类文化电影节,这是我第一部在国外获奖的片子。到2000年我拍摄了第一部在电视台任务之外的独立创作的纪录片《Do Re Mi》,

《大众DV》:你如何做纪录片选题?可以谈谈你比较满意的纪录片作品吗?

纪林:10年以来我做选题,坚持的都是以人文精神为出发点,不以自己的主观意念作为标准,用新疆最真实的东西,最真实的影像来记录,来展示新疆。

先说说《家住沙漠中》这部片子吧,当时是为石油物探拍摄片子,我们是被直升机送到沙漠中的,因为我是在伊犁长大,伊犁都是草原森林所以看见沙漠感觉新奇,就想到什么时候能在这里独立地拍一部片子。

后来1990年阿克苏电视台的朋友带我去塔克拉玛干沙漠里采风,我们往沙漠腹地行走,中途车还坏了,让向导出去找车救我们,后来向导找来拖拉机,把我们救了出去,走过塔里木河留下的一个水塘,发现一户人家,非常好奇就进去看看。这家的用具都是用胡杨木做的,穿的是羊皮做的衣服,这些对我这个外面来的人很好奇,于是就记下了这一家,由于受器材和拍摄事务所限制我们就匆匆离开了这里,当时我就下决心一定还要回来看看。

1993年我们台里进了一批一体摄像机,我申请到了一台,完成台里的工作后我和领导说明了想法,领导很支持,我就拿着机器去了沙漠。那个地方属于新疆的沙雅县,到了之后发现那一家人已经不在那里住了,于是我又往沙漠深处走,靠着沙丘到一个叫“酒窝子塔姆”的地方有一户人家,家里的主人很憨厚热情,虽然他家没有水塘,但是门口不远有一条河,也达到了我们预想的拍摄条件。进入这个区域走了大约两天,到了河边坐船过河租着老乡的毛驴车拉着器材,为了器材的安全我们还要一个人跟着毛驴车走,非常辛苦。最后和他们家人沟通好后我和摄像一起在他家旁边搭了一个住的地方,就这样拍了下去,这部片子拍了大约九个月。

另一部片子《Do Re Mi》,讲述了新疆喀什市库木代尔瓦孜路272号维吾尔乐器制作商店店主买买提伊明-阿巴白克热的乐器店,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青年人因为好奇和对音乐的热爱而来到店里,相互交流学习。

当时在拍这部片子之前来喀什拍东西,就已经认识了这个店主,之后2000年正好又要到喀什拍一个片子,要在那里呆四个多月,我就经常到店里去坐坐,看见不同国家的年轻人都来这个店里,聊天交流,学习弹奏,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主要是各种不同文化在这里能有交流和共鸣,我觉得非常的有意义。我主要的灵感就是觉得新疆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有很多文化在这里交流积淀,留下了很多东西,但都是书籍史料之类的,很少有影像类的能表达这一地区文化交流积淀的资料,正好这个乐器店的情况能表现出各种文化背景的人在喀什这一地区找到共鸣得到交流,也符合我的观点,就拍了下来。

当时我用刚买的松下NVDX-1拍摄,有时候天天去拍,有时隔几天去,拍的时候我就在旁边的角落里架着机器,机器也小在角落里没人管我后来这个片子第一个版本剪了2个小时的,我觉得出现的人物太多了太拖沓,但自己又不知道怎么剪,之后干脆放下不管了,过了一段时间又拿起来剪,挑选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比如你看到的日本女学生、美国音乐旅行者、和这个乐器店店主,最后剪成了30分钟的片子。

《大众DV》:在拍摄的过程中,如何接近你的拍摄对象?顺畅的沟通很重要,你是如何做到的?

纪林:不光是刚才谈到的这两部片子,我在做好选题准备拍摄前,都是先和拍摄对象一起生活一段时间,用人类学的一些观察法,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然后平等和他们交流沟通,一定要强调自己和他们是平等的,不要有什么电视台记者的架子和思想,对人家要真诚,内心一定要真诚,所谓真诚就是为人处世的行为言语都要真实,取得别人对你信任感。比如说《家住沙漠中》这部片子,片子的主人公是一个话不多的人,刚开始交流也有点困难,后来我问他说你对沙漠外面的世界感不感兴趣,他说感兴趣,他家里有台电视机信号还不好屏幕都是雪花,但他也很喜欢看;我就说你对外面的世界感兴趣,外面世界的人对你的生活也很感兴趣,我拍你的生活就是给他们看,和你看电视一个道理。这样他就明白了,后来我们交流得越来越顺畅,有时候我们外出买东西还给他家的孩子买些衣服、鞋之类的东西,他还邀请我们一起吃饭,但是为了拍摄客观的需要,我们尽量不参与他们家的生活。说这些还是要强调是你是不是真心诚意地和人家交流,把你的意图想法表达清楚,当然如果人家拒绝你,你也别生气,拒绝也是人家的权利。个人也要有承受压力的能力,从被拍摄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沟通交流,这才是拍好一部片子的方法。

《大众DV》:可以谈谈器材的改变对你拍摄纪录片的影响吗?

纪林:最早的时候电视台用的机器都是摄像机和录像机分离的机器,非常笨重,而且电池也不经用,记得我用的好像是索尼330。那个时候这种机器拍纪录片真是很痛苦,后来逐渐出现了一体机,模拟的那种,画质也不好,尤其在新疆这种风沙大的地方,带子拍出来有时候画面都被风沙划了“条子”。我觉得对我拍摄纪录片影响最大就是Betacam一体机的出现,从画质、便携以及电池都是一个质的飞跃。再往后就是DV的发展,机器越来越小,画质越来越高,价格也到了普通百姓可以接受的地步,于是1999年我去广州买了自己第一部DV——松下NVDX1。现在我也开始使用单反相机的视频功能来拍摄纪录片,现在用的是佳能EOS 5D MarkⅡ,当时2009年一出来我就买了,就是看中它的高画质和便携。对我来说选机器主要的标准就是高画质和轻便性。机器的逐渐变小和普及,也让拍摄的对象减少好奇感,可以安心地拍摄好片子。

《大众DV》:新疆可以说是一个影像的天堂,说说新疆地区纪录片创作的优势?

纪林:新疆地区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这个是一个不可多得资源;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汇之地;新疆地大,占中国的六分之一,各种自然资源丰富,可取素材非常多;在这里由于文化的差异与融合让你总有新鲜的感觉,总能发现新鲜有趣的事物,总在你的眼前能呈现新的状态,我想这就是新疆纪录片创作的优势。

《大众DV》:最近有什么新的创作吗?

纪林:最近在筹措的选题是一个讲述马的纪录片,叫《马之上升》,大概讲的是马在现代社会中的一个功能的变化,我们知道在过去马实际上是人类生产工具的一种,它需要拉车、干活、驮东西,还要做人的交通工具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马和人类的关系也在不停的改变,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拿它作为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它在劳动生产中的地位和功能似乎都在下降,片子讲述的是马与人关系的改变。这部片子主要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拍摄,目前拍摄了部分素材,2012年5月后好打算过去继续拍摄。这部片子也是用佳能EOS 5D MarkⅡ的EOS Movie拍摄的。

《大众DV》:对于想拍摄或学习纪录片的读者有什么建议?

纪林:像普通人一样的去生活,不要把自己完全关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当然不是不接触网络,不要把自己规划在哪个流派,限定在一个表达方式;一定要多和人接触,有爱心、同情心、有责任心。多深入地方基层,用科学的方法多观察、多交流,你要记录你周围的人和事,就要记住首先你是一个存在于社会上的人,属于社会的一部分,不要把自己与现实社会割裂开来。

[责任编辑:郝大鹏]

猜你喜欢

沙漠纪录片机器
机器狗
机器狗
Rough Cut
沙漠之旅
走进沙漠
等待
走进沙漠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穿越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