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发展方向的思考

2012-01-29吴炫桢钟燕平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24期
关键词:监督员稽查卫生

吴炫桢 钟燕平

1.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卫生监督所,广东深圳 518040;2.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预防体检科,广东深圳 518033

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发展方向的思考

吴炫桢1钟燕平2

1.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卫生监督所,广东深圳 518040;2.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预防体检科,广东深圳 518033

伴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卫生监督职能不断调整,卫生监督机构的发展面临着方向性选择。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应当以保障辖区居民健康权益为中心目标,明确把握工作重心、创新监督模式、强化执法绩效为三个重点任务,并提出五个方面的主要保障措施,以更出色的工作业绩,重新树立卫生监督队伍新形象。

卫生监督;发展方向;思考

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以卫生部2000年1月发布 《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意见》为启动标志,实施至今已有12年[1]。卫生监督机构队伍建设日渐规范,为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期间卫生监督机构职能遇到多次调整[2-3],基层卫生监督管理人员对机构今后发展颇感困惑,本文拟就此展开讨论,认为基层医疗机构应当明确“一个中心目标、三项重点任务、五点主要措施”的发展思路。

1 一个中心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民生为己任,紧密围绕辖区党委政府的卫生中心工作,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依法行政,科学执法,巩固执法效果,提升执法效能,坚持“监督就是服务,在服务中监督”理念,高效监管和优质服务并重,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监督水平和管理绩效,切实保障辖区居民的健康权益。

2 三项重点任务

2.1 把握工作重心,提升监督执法力度

2.1.1 严格规范重点领域 严把市场准入关,确保新办证、换证依法依规依程序;以医疗(计生)卫生、职业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为重点,全力保障辖区卫生市场秩序规范;定期对辖区内的卫生监督形势进行分析总结,及时调整监督工作方案。

2.1.2 严密监控重点区域 对服务对象密集、违法行为多发的片区,加强执法力度,不定期地开展巡查暗访工作,按照区域密度调配人力,合理、有效地发挥岗位效能,提高监督力度和执法威慑力。

2.1.3 严厉打击重点对象 建立监督对象“黑名单”,对违法行为多发对象增加监督频次,采取相应的监督措施,加大打击力度;对卫生安全隐患较大、群众反映强烈或社会关注热点的监督对象,采取“定点”监督,更及时、细致、规范查处;增强预警意识,做到早发现、早监督、早处理。

2.2 创新监督模式,优化监督模式和执法效能

2.2.1 探索部门监管协作机制 不断完善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机制,整合现有公共卫生资源,逐步形成统一领导、反应迅速、分工协作、运转高效的应急体系;建立多部门参与的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联动作用,形成合力打击违法行为。

2.2.2 推进信息化执法工作 加大政府投入,启用卫生监督执法信息系统,提升执法的信息化程度。完善执法硬件配备,实现移动办公,在执法现场出具电子化执法文书,规范执法文书的书写,提高执法效率。

2.2.3 整合各方资源,探索卫生监督整体联动 调动各街道办及社区工作站计生力量,建立前沿哨点,及时发现并有效打击非法行医黑点;发挥环境卫生监督资源,及时发现和遏制医疗美容非法行医行为;完善投诉举报奖励制度,及时合理落实信访举报的查处,充分发动群众监督力量。

2.3 强化执法绩效,提升监督队伍能力建设

2.3.1 分岗位定职责落实绩效评估 以岗位目标管理为抓手,根据职责要求分别制订监督人员、许可人员、稽查人员三种绩效评估方案,增强量化考核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行政管理、执法业绩、执法效果三个方面细化评估指标,责任到人,加强监管,提高效率。

2.3.2 打造综合性监督队伍,优化人员知识结构 以“走出去,请进来”多种方式,重点提高卫生监督员的卫生法律知识水平、卫生监督执法技能,使卫生监督员从传统业务型向法制型、服务型、综合型转变,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卫生监督队伍。鼓励学以致用,勤于思考,坚持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广泛征集合理化、可操作的建议,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3 五点主要措施

3.1 不断理顺机构职能[2]

当前,政府职能在向规范化服务型政府转变过程中,对民生问题、弱势人群尤为关注;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能也在不断调整,丰富内涵、拓展外延。这就要求我们卫生监管更为积极主动,把维护公众的健康权益放在首位,更加注重便民、便捷服务,理顺机构职能,重服务轻审批,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以公众需求和服务为导向,从监督到服务,从刚性到柔性,从事后监督逐渐向事前源头监管以及全过程、全领域监管转变。

3.2 找准工作重心,以有限的监督力量完成大量的监督任务

3.2.1 规范医疗计生服务市场,重拳打击非法行医 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违法诊疗等行为,重点开展打击“两非”专项行动,整顿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引导医疗机构规范经营,对特色专科医疗机构予以指导和扶持。

3.2.2 以量化分级为抓手,丰富公共场所监督模式 在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监督方面全面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通过典型示范,促进全行业提升水平;探索在社区设立义务卫生监督点,培训义务卫生监督员,实行卫生安全信用评估,推动卫生监督管理模式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风险管理的转变。

3.2.3 加大职业卫生监督力度,促进企业保障职工权益 建立职业病防治联动协作机制,强化工业企业主动抓好职业卫生的主体意识,开展宣传培训,督促企业加强职业危害管理,依法保障企业职工健康权益;探索职业卫生监督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重点职业危害因素和重大职业卫生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开展前置性专项监督检查。

3.3 创新监督机制,提升卫生执法能力

3.3.1 深化网格化监督管理机制 以网格化管理为手段,将监管区域分片划区,明确各个片区责任人,探索制作数字地图、片区责任一览表,确定重点对象,在日常卫生监督、重大活动卫生安全保障中推行快速巡查、快速检测与重点监督相结合的机制,构建“全面覆盖、分级管理、层层履责、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监管网络,提高监督效率,扩大覆盖率,完善区、街道、社区监督网络;以社区为基点,试行社会义务监督员制度,扩大对公共场所监督执法的社会效应。

3.3.2 政府牵头,完善打击非法行医联席机制 根据卫生部和公安部《关于在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工作中加强衔接配合的暂行规定》[4],由辖区政府牵头,成立政府分管领导挂帅的打击无证行医领导小组,卫生、计生、工商、城管、房屋租赁、公安、街道办和股份公司等部门、单位联合行动,形成合力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同时,建立各部门之间的信息通报制度,对跨领域的重点违法行为,及时向有管辖权的政府部门通报,对涉嫌触犯刑法的行为,及时移送司法机关。

3.3.3 积极探索行业的自治自律机制 加强与行业协会之间的联系,以行业协会为桥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民主监督作用,促进行业自律。完善通报机制,通过新闻媒体公布更新企业卫生情况信息,做到“优奖劣惩”,引导企业规范经营。

3.4 加强卫生监督文化建设,增强队伍凝聚力

3.4.1 提高思想认识进行观念塑造 以监督与服务理念为核心,通过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等教育活动,不断深化卫生监督文化建设体系,加强内涵建设,使卫生监督员不断提高理论修养、政治敏感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探索建立心理咨询工作室,缓解监督员工作、生活中的压力,保持身心健康投入一线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3.4.2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执行力 争取引入人才,形成高、中、低梯队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衔接,优化卫生监督员知识结构。同时注重现有人员的能力提高,鼓励卫生监督员在职深造,联系高校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在传统教育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卫生监督机构的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培训手段,实现培训方式的现代化。

3.4.3 加强理论探讨,提高卫生监督队伍素质 倡导科研氛围,对实际执法工作开展理论思考与探索,强化执法行为的合法性与科学性;通过内部培训、专题研讨、文书比赛、执法演练等多种培训形式,定期开展卫生监督员的法制教育、行政管理和业务培训,奠定理论基础;注意收集工作中遇到的案例,加强案例分析、研究学习,提高处理现场疑难问题的实战能力。

3.5 抓好执法绩效管理,巩固执法效果

3.5.1 严格依法行政科学执法 严格遵守法定权限,规范行政执行程序,把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避免失误。确保每一个环节的适用法律、工作时限、责任领导、责任人员规范落实到位。增加办案数量,提升办案质量。

3.5.2 完善法制稽查,接受社会监督 加强日常监督质量稽查,加大卫生执法现场稽查的频次和力度,构建内外结合的长效稽查模式,使法制稽查常态化、现场化、严密化;创新卫生监督稽查模式,建立完善监督稽查案件回访制度和反馈机制,同时由事后稽查模式转为事前稽查模式,通过现场执法稽查,达到对卫生执法行为的实时稽查监管。实施社会监督员制度,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同时试行第三方评估、电话回访等多种方式,提高秉公执法、廉洁执法的透明度,多层次多渠道的规范卫生监督执法行为,维护卫生监督的良好形象。

[1]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意见[S].2000-01-19.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S].2009-03-17.

[3]卫生部部长令39号.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S].2005-01-05.

[4]卫生部,公安部.关于在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工作中加强衔接配合的暂行规定[S].2009-03-30.

Thinking of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primary health supervision institutions

WU Xuanzhen1ZHONG Yanping2
1.Health Supervision Station of Futian District in Shenzhen City,Guangdong Province,Shenzhen 518040,China;2.Department of Preventative Screening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Futian District in Shenzhen City,Guangdong Province,Shenzhen 518033,China

Along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medical system,health supervision function is adjusted ceaselessly,health supervision institution development faces the choice of direction.The authors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of work put forward primary health supervision institution shall,in order to protect the area residents health and rights as the goal,clear three key tasks of grasping the focus,innovation supervisory mode,strengthening law enforcement performance,and put forward the five aspects of the main security measures,with more excellent performance,to establish a new image of health supervision team.

Health supervision;Development direction;Thinking

D922.16

C

1673-7210(2012)08(c)-0145-02

吴炫桢(1978.2-),男,卫生管理学硕士,深圳市福田区卫生监督所所长;研究方向:卫生监督、行政执法。钟燕平,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预防体检科;研究方向:预防性健康体检。

2012-04-17 本文编辑:卫 轲)

猜你喜欢

监督员稽查卫生
税务稽查执法风险分析
卫生与健康
基于大数据分析挖掘的高速公路收费稽查系统
高速公路绿通稽查管理系统
山东实现稽查工作“标准化”
卫生歌
护眼监督员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首席监督员诞生记
尽职尽责的网吧义务监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