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心络胶囊对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尿蛋白的影响

2012-01-29胡建华陈世健

中成药 2012年7期
关键词:通心络尿蛋白内皮

胡建华, 陈世健

(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湖北恩施445000)

通心络胶囊是由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赤芍、冰片等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1],近年来已有文献报道该药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氧化、稳定易损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2-3],并广泛用于冠心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4-5]。然而,有关该药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报告则较少,本研究旨在观察该药对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尿蛋白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我科住院及门诊就医的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患者100例,均符合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制订的原发性高血压伴肾损害的诊断标准[6]。排除对象:各种原发性肾脏病、继发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肝病、合并心衰以及血肌酐 (Scr)≥442 μmol/L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血压、Scr及尿蛋白水平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基线比较 (1 mmHg=0.133 kPa)Tab.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of baseline between two groups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①联合应用降压药 (如ACEI/ARB、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 mmHg以下,若Scr≥265 μmol/L则停用 ACEI/ARB,改用其它降压药;②采用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实验组在以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9980015),3粒/次,3次/d,两组均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指标: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昏、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测量血压1次。②血液及生化指标: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每4周做血常规、Scr、电解质及24 h尿蛋白定量检查1次。③内皮功能指标: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采血测定血管内皮功能,其中血清一氧化氮 (NO)采用酶法测定,试剂盒由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血浆内皮素-1(ET-1)、6-酮-前列腺素 F1a(6-Keto-PGF1a)、血栓素B2(TXB2)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试剂盒由北京华英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由于6-Keto-PGF1a及TXB2分别为前列环素 (PGI2)和血栓素A2(TXA2)的代谢产物,故测定此两种物质可反映体内PGI2和TXA2的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Scr、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压变化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Scr、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压变化比较(n=50,±s)(1 mmHg=0.133 kPa)Tab.2 Comparison of Scr,Bp and 24-hour fixed quantity of urine protein changes between two groups(n=50,±s)

表2 两组Scr、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压变化比较(n=50,±s)(1 mmHg=0.133 kPa)Tab.2 Comparison of Scr,Bp and 24-hour fixed quantity of urine protein changes between two groups(n=50,±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g SBP/mmHg DBP/mmHg实验组 治疗前 50 164.20±40.12 0.68±0.14 178±14 106±8组别 时间 病例数 Scr/(μmol·L-1) 24 h尿蛋白定量治疗后 50 125.98±38.32# 0.32±0.12#▲ 130±12# 83±5#对照组 治疗前 50 160.32±40.20 0.69±0.13 176±15 105±7治疗后 50 128.77±39.25# 0.59±0.12 131±11# 84±6#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的情况 见表3。

3 讨论

目前在国外高血压肾损害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第二位病因[7],在国内则继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之后位居第三位[8],故加强对高血压肾损害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主要包括:①血流动力学因素。高血压早期肾小动脉以痉挛为主,随着高血压的持续及进展,可出现肾小动脉硬化,表现为肾小动脉玻璃样变、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肾血流量逐步下降,最终导致肾小管及肾小球的损害。②血管内皮功能失调。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全身小动脉,包括肾小动脉以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损伤,可使血管源性舒张因子如NO和PGI2生成减少,而血管源性收缩因子如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ET-1、TXA2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生成增多,从而导致血管收缩、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沉积,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9]。③其他因素。有学者认为该病还与自身抗体的形成、炎症、氧化应激、遗传等因素有关[10-11]。

表3 两组NO、ET-1、6-Keto-PGF1a及TXB2变化比较 (n=50,±s)Tab.3 Comparison of NO,ET-1,TXB2and 6-Keto-PGF1achanges between two groups(n=50,±s)

表3 两组NO、ET-1、6-Keto-PGF1a及TXB2变化比较 (n=50,±s)Tab.3 Comparison of NO,ET-1,TXB2and 6-Keto-PGF1achanges between two groups(n=50,±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病例数 NO/(μmol·L-1) ET-1/(μg·L-1) 6-Keto-PGF1a/(μg·L-1)TXB2/(μg·L-1)实验组 治疗前 50 62.20±10.48 91.02±24.80 80.28±26.76 115.46±74.65治疗后 50 92.20±16.20#▲ 60.04±20.21#▲ 119.78±34.58#▲ 65.60±11.34#▲对照组 治疗前 50 61.50±14.02 90.58±25.25 80.48±26.59 114.48±75.50治疗后 50 75.62±18.50# 75.61±20.10# 98.95±30.10# 85.01±24.30#

关于高血压肾损害的治疗,目前认为积极的联合降压治疗,使患者的血压长期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仍是该病治疗的核心[12],此为减轻患者肾损害的基础。本实验结束时,两组患者的血压均达目标水平,同时两组患者的Scr水平也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 (P<0.05),此也说明了降压治疗的重要性。然而在血压控制达标后,如何进一步减轻肾损害,无疑是临床医师所关注的问题。

本实验显示,加服通心络胶囊的实验组在治疗后,NO和6-Keto-PGF1a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升高 (P<0.05),而ET-1、TXB2及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 (P<0.05)。此结果表明,通心络胶囊能有效地改善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尿蛋白,其机制可能与通心络胶囊能纠正 NO/ET-1、PGI2/TXA2的失衡有关。此实验也说明中医中药在该病患者血压达标后,进一步减轻患者的肾损害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1]伍新林,李俊彪,张 瑜,等.通心络胶囊对血脂及血黏状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5):32-33.

[2]陈章强,洪 浪,王 洪,等.通心络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和炎症因子及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4):376-379.

[3]Chen W Q,Zhong L,Zhang L,et al.Chinese medicine tongxinluo significantly lowers serum lipid levels and stabilizes vulnerable plaques in a rabbit model[J].J Ethnopharmacol,2009,124(1):103-110.

[4]朱晓俊.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疗效观察[J].中国微循环,2007,11(2):130-131.

[5]孙华锋,莫鸿辉.通心络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7,28(4):648-649.

[6]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060-1064.

[7]USRDS 2001 Annual Data Report:Atlas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 in the United States,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ational Institute of Diabetes and Digestive and Kidney Diseases[M].Bethesda,MD:US Renal Data System,2001.

[8]李 伟,胡洪贞.高血压肾损害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0,19(2):172-177.

[9]尤丹瑜,万建新,吴可贵.高血压肾损害[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4):275-277.

[10]高秀林.高血压肾损害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北京医学,2007,29(9):559-561.

[11]Patricia F P,Esteban D,Joseb O,et al.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gene I/D polymorphism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nd nephroangiosclerosis[J].Kidney Int,1998,53(6):1743-1747.

[12]黎磊石,刘志红.原发性高血压的肾损害[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4,13(4):336-337.

猜你喜欢

通心络尿蛋白内皮
通心络胶囊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系统评价及序贯分析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通心络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远近期的临床效果体会
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分析
内皮前体细胞亚型与偏头痛的相关性分析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死20例临床疗效观察
新鲜生鸡蛋壳内皮贴敷治疗小面积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