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狂犬病免疫过敏反应临床救治

2012-01-29宋玉清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1期
关键词:动物医院组胺狂犬病

宋玉清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康宝动物医院,北京 100097)

狂犬病免疫过敏反应临床救治

宋玉清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康宝动物医院,北京 100097)

北京市每年5~6月份都要进行全市的狂犬免疫工作,在狂犬病免疫过程中常常出现免疫犬过敏反应现象,有些救治措施不当或不及时就会出现犬的预后不良或死亡,给狂犬病免疫工作带来困难。在2011年5~6月份,我们共免疫犬2 000只,其中,出现免疫过敏反应23只。通过对23只犬采取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和扑尔敏进行救治的效果表明,经运用上述3种药物治疗,没有出现后遗症及死亡。建议如果出现狂犬病疫苗过敏反应,首先要应用上述3种药物。

犬 狂犬病疫苗 过敏救治

过敏反应是一种急性、全身性、严重的Ⅰ型超敏反应,抗原与肥大细胞或有IgE抗体结合的嗜碱性粒细胞结合后,会使这些细胞释放化学介质,包括组胺、白介素嗜酸性趋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激肽、5-羟色胺和蛋白水解酶等;这些物质激发一系列反应:包括血管舒张、渗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炎性细胞浸润和补体活化。临床症状出现不安、瘙痒、面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流涎或流泪,呕吐或腹泻,犬主要由于肝静脉收缩而引起的肝门高压和腹腔内血液淤积;发生肝脾肿大,休克、死亡[1]。全身性过敏反应是一种急症,需要立即治疗,阻断介质、维护重要器官的功能,防止进一步释放介质。

1 临床症状

2011年,我们在5~6月份为2 000只犬免疫狂犬病疫苗,发生23例过敏,疫苗接种统计情况详见表1。

图1 狂犬病疫苗接种症状出现情况

表1 2011年北京市犬狂犬病疫苗接种情况统计表

2 救治情况

通过对23例的救治,23例病例都安全脱敏,没有留下后遗症。

发生过敏首先注射肾上腺素0.2~1 ml 颉抗组胺效应,促进糖原分解和增加血糖含量,然后注射地塞米松2~4 mg/kg体重,防止进一步释放介质,如果还有以上症状可以注射扑尔敏在HI受体位点上竞争性地抑制组胺,阻止组胺对细胞的作用等步骤脱敏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动物医院组胺狂犬病
“热闹”的动物医院
儿童医院门诊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分析
打败狂犬病
Favipiravir(T-705)在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中的有效性
抗狂犬病VHH和疫苗用于暴露后处置显著提高小鼠对致死性狂犬病感染的保护作用
充分利用动物医院临床实习,促进兽医药理学教学质量
科学看待狂犬病
伤害修复所
西藏自治区动物医学特色专业校内实习基地
培养液组胺的检测及鲣鱼产组胺菌的生物活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