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研究

2012-01-27赵礼华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16期
关键词:职业化身体素质院校

赵礼华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高职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研究

赵礼华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高职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以提高学生职业化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多的人才,尽可能快地适应职业发展路线。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重要辅助课程,对学生身心健康都有促进作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与发展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作者在本文中主要针对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进行研究,提出了个人的看法与见解。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

1.高职体育教学发展的现状分析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重点为职业化教学,培养学生职业化能力,提高学生职业化素质,尽快培养一批为社会做出贡献,较快适应社会发展的人群成为了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方式。许多高职院校忽视了体育教学的开展,对体育教学的投入和重视程度都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一的重视教学工作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实现学生的期末顺利考核,并没有将“健康第一”作为目标,也没有开展全方位的身心健康的教学方式的探索,脱离了以健康为第一的指导思想。高职体育教学发展现状的不足有几个方面:

第一,现有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以教师教,学生被动学习的机械式模仿教学方式为主,大大的阻碍了学生主动探索、自我锻炼、积极学习的良好习惯,这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未能改变重教师、轻学生的偏差,重统一、轻差异的倾向,满足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难以满足学生社会发展的需求,未能充分调动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终身体育能力很难养成。我国全新的《教学基本纲要》中强调,教学方法要讲究多样化与差异化,多样化是要保证教学方法的多元化,采用各具优势的教学方式促进高职体育教学,提升高职体育教学的动力,差异化指的是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班级内部同学的身体素质进行层次划分,掌握不同人群的身体素质情况,从而更好地制定体育教学计划,满足不同人群的教学需求,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目的。

第二,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要提高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所以学校开展的教学重点主要放在课程的职业化培养上面。对待体育课程的教学学校比较轻视,在体育经费上的投入不足,体育教师的薪酬较低,体育课程的时间也相应受到了其他课程的排挤和占用,绝大部分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运动器材等体育教学设施根本就无法满足体育教学正常开展的需要,体育师资力量缺乏、师生比例不合理,这些都势必制约着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2.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措施研究

2.1 主张健康第一的教学目标

高职体育教学的目标要一改传统风格与特点,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新目标要以健康第一,终身锻炼为主题,体育教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培养职业化人才的同时也要积极培养身体素质好,身体健康的职业化人才。通过身体教育使高职学生在身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得到健康的发展。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学生学习能力的不足,要改革传统的达标体育教学的目的,积极引导学生向着健康、自由、身心愉快的方向发展,在教学期间要重视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和身体素质增强后生活舒适的冲动,加强对户外锻炼身体的兴趣,并在日后自觉参加体育活动,培养增强身体素质的一种习惯,感受生活带来的乐趣,享受人生美好的时光,为学生掌握职业化技术能力提供有力的身体素质保障。

2.2 建立新的体育教学目标

高职体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其兴趣。对学生要积极加强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之间倡导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交流,增强了解,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积极帮助学生,使学生更加热爱体育、参与体育,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它既具有一般教育原则的共性,又具有体育自身特殊个性,高职院校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可进行体育锻炼,为以后走上社会参加工作提供必要的身体条件,提供学生为身体健康而进行的体育专门性练习,更好地预防因工作而造成的身体损伤,为高职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2.3 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新的教学发展模式

高职体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学生为主体,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实现体育教学发展的创新,让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体育锻炼带来得而乐趣。学方法与内容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学生对于运动技能和运动项目的兴趣会日渐消退,老师要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各项运动项目之中,寻求运动带来的乐趣。新的教学发展不再像传统教学模式一样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考核,培养学生增强体育运动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学习习惯,保障身体素质的健康化,注重体育教学的自动自发性,才是新时期高职体育学习的关键,高职院校不同专业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要求,体育教学要积极渗透到教育目标中,改变学生的职业化发展思路,拓宽发展规划的方向,实现发展的多样性,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实现体育教学发展的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之间的个性化的需求目标,另外高职体育教学要注意体育教学的因材施教,保证体育教学活动中根据专业化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体育教学风格,让学生自由练习,并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启发,引导,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实现锻炼身体、增进健康的目的,同时要合理有效地调控好学生的一般身体素质训练,培养学生与职业发展相适应的身体素质,从而实现以知识、技术传授为价值取向到以学习主体为价值取向的转变,实现学生的自我构建与发展。

3.高职体育教学发展的方向

3.1 加强高职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培养

要不断加强高职学生体育教学的心理健康辅导,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错综复杂,学生面临的各种压力逐渐增多,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体育老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们的心理问题,在体育课的教授过程中加以引导、克服各种心理的不适,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3.2 教学目标与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发展逐渐趋于国际化,教学发展的方式和教育考核都需要互相匹配,形成标准化和统一化的发展需求。高职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式需要保证科学性和有效性,由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结构、形式、手段、方法等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高校教学发展的目标要遵循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提高学生个人的道德品质,运动技能的掌握。而且还要丰富学生健康的身心素质,提高学生的个人魅力。体育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跟家有利于高职学校教学的实施与开发,更加突出了体育教学的互动性和娱乐性,体现了高职学生团结、拼搏、奋斗的各种能力,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

3.3 体育教学要与学科专业方向互相融合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发展要积极配合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不同专业领域,对待技术修理的学生要给予大量的耐力训练,以便于提高他们平时的工作耐力,提高工作效率,对待一些服装专业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有氧项目训练,以便于提高学生自身的运动能力,正好可以缓解长期坐着工作的疲劳。要积极寻找比较合适职业专业选择性的方向给予训练和对应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现有的不足。

[1]陈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走向的几点思考.宿州学院学报,2011年5月.103~106

[2]陈功立,梁艳.对安徽省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索.安徽体育科技,2011年1月.71~75

[3]贺宝华,杨子民 .高职体育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运动,2011年11月.90~94

10.3969/j.issn.1001-8972.2012.16.117

猜你喜欢

职业化身体素质院校
整体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职业化探索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
加速职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