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贫困生认定困境及对策

2012-01-27吴伟王素新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16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辅导员

吴伟 王素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生处 110001

高校贫困生认定困境及对策

吴伟 王素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生处 110001

高校贫困生比例已达约20%,国家对贫困生资助额度逐年提升,如何界定贫困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现行贫困生认定办法看似完善,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困难,作者根据多年实际经验,提出改进方案,以其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取得进展。

高校;贫困生;认定

高校贫困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难的学生。据统计,目前普通高校的贫困生比例已占学生总数的20%左右,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2011年已经达到一等国家助学金4000元/生、二等国家助学金2500元/生的标准,其资助额度已经超过了学校奖学金,难免有学生见财起意,冒充贫困生身份,如何将这部分资金发放到真正贫困的学生手中、解决真正贫困生的生活学习困难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妥善解决不仅是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根本和关键,更关系到学生对学校及老师的信任。

1.贫困生认定工作现状

2007年6 月26日,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对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和认定程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高校据此制定了学校内的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一般包含以下内容:

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并提交贫困证明材料并填写《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由班级为单位进行民主评议或成立小组进行评议,并进行贫困生分级排序;

由辅导员或班主任负责对贫困生的审核,建立贫困生数据库、确定各类资助的发放名单并公示。

2.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问题

上述贫困生认定程序看似公平合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很多问题。

2.1 学校判断学生是否贫困的主要标准是学生提交的贫困证明,但由于学生家庭所在地基层组织对所开具的贫困证明材料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对来找他们开贫困证明的学生,往往做个顺水人情,导致贫困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很多家庭情况并不困难的学生可以轻而易举的从民政部门开出贫困证明材料;而一些真正困难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开不来贫困证明材料,看着其他同学享受着国家补助,只能增加心里的不平衡,更有一些经济困难学生由于自卑心理不愿意透露其困难的实际情况,甚至不愿意申请补助,从而使贫困生认定工作难以有效的落实。

2.2 由班级同学评议排序或者由班级成立小组进行评议的方式看起来公平公正公开,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同学间对于生活状态的了解往往仅局限于寝室内部,寝室间同学的了解只依据平时共同上课,深层次了解甚少,男女生同学之间的了解更是无从谈起,那些不在本班主寝室住宿的学生更是容易被班级同学忽略,由同学间民主评议更多的拼人气,那些平时为人老实且生活较简朴的学生往往会排在前列,从而对真实的情况产生影响。由全班同学对贫困生进行评定和排序看似民主,然而贫困是真实存在的状态,而不是民主评选出来的,大规模的评选只能对真正的贫困生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加大他们的自卑心理。

2.3 由于贫困学生数量庞大,辅导员在进行贫困生认定工作的过程中,也难以掌握每名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确定各类补助名单时辅导员和班主任也往往只根据贫困证明材料、班级意见和对学生平时生活的大致印象作出决定,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只要公示时学生没有太大意见就算圆满完成工作;更有甚者,由于辅导员和班主任在确定各类资助名单时有较大的权利,有少数学生会采取讨好辅导员、贿赂班主任的方式获得资助,从而使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形象在学生中大打折扣。

3.对改进贫困生工作的设想

3.1 建立稳定而又动态的贫困生档案,这是进行贫困生工作的前提。在新生入学之初通过查阅高招档案、《家庭情况调查表》等资料,初步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这些资料一般比贫困证明真实性高;通过辅导员与贫困生进行单独交流,了解学生在学期间基本花销和心理状态;辅导员通过对其他相关学生交流,尤其要对寝室同学反映的情况多加关注,了解贫困生平时生活状态及消费水平并记录;通过对每位贫困生的情况进行比较,建立贫困生档案,并对贫困生进行初步分级。每次有资助项目时以档案为准,未进档案的原则上不予资助。档案一旦确定下来,对再申请入档案的学生要严格认定,对脱贫的学生及时予以排除,对由于家庭突发变故导致贫困发生的学生,要及时认定,及时建档。

3.2 改变贫困生受资助模式。目前对贫困生所受资助基本都是“免费的午餐”,只要进入贫困生档案,就会得到各类的资助,这种资助模式无疑增添了贫困学生“等、靠、要”的心理,另外也引来部分非贫困学生浑水摸鱼。鉴于这一情况,将“免费的午餐”资助模式适当比例地转变为“以工代赈”的模式,既可以有效的鉴别贫困生、改变贫困生以往“等、靠、要”的思想,又能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以工代赈”的模式,是指学校把清扫教室、实验室、整理图书馆等工作岗位留给学生,每名贫困生每学期必须完成一定小时数的学校义工,才可以获得学校的资助的模式。这种模式提高了贫困生受资助的成本,只有贫困生才更乐于勤工俭学,并且不嫌弃的做好工作,非贫困生就有可能退出申请的行列。

3.3 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以学校的诚信、教师的诚信来影响学生,不断加强对诚信的宣传力度,从学生入校开始就对他们施行严格的诚信教育,在学生中形成诚信的共识,建立学生诚信档案,记录学生在校期间上课、考试、请假、集体活动等一切行为,确立“人无信则不立”的观念,并把诚信作为评价学生的最根本内容,贯穿于学生整个在校期间。

3.4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试行资助追回制度。在贫困生档案建立后,一旦发现贫困生在填报《家庭情况调查表》等资料中弄虚作假或发现其消费水平明显与贫困生身份不符的,应立即停止其贫困生身份并从贫困生档案中清除,已获得学校补助的应坚决予以追回,情节严重的要给予相应的处分。学校要建立畅通的监督举报机制,对学生的举报应及时调查处理并作出回应。另外,学校建立贫困生走访制度,每学期学生处指派专人在寒暑假期间进行贫困生家庭走访,通过走访,不但可以了解到贫困生的真实家庭情况,还可以让贫困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重视,对在走访中发现的学生家庭情况与所报情况不符的,也应及时纠正并作出相应处理。监督机制和追回制度的施行能对虚假申请贫困生资格的学生起到有力的震慑,从而保证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顺利开展。

10.3969/j.issn.1001-8972.2012.16.096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辅导员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