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越医生”的培养与医学人文教育

2012-01-26李凯军郭丽双胡江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教育培养医学教育卓越

李凯军,郭丽双,胡江平

(牡丹江医学院教务处,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li_kaijun@163.com)

1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与医学人文教育的内涵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为了加快推进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它是由教育部、卫生部共同实施、支持不同类型医学院校参与、分批进行立项建设的项目,它符合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遵循医学人才的成长规律,以试点高校的改革为重点,力争取得突破,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医学人文教育是指在医学教学环节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文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获得人文素质的提升,并形成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引导学生在未来的医疗服务中对患者实施更好的人文关怀。

2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与医学人文教育的关系

医学人文教育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医学教育的未来发展和导向。良好的人文素质是卓越医师的必备条件,医学人文教育因此备受关注。[1]医学人文教育对于卓越医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将人文教育纳入到卓越医生培养计划中,有助于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助于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医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形成积极向上的职业态度,牢固树立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理念;有助于培养医患沟通技巧,建立彼此包容、和谐关爱的医患关系。

3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中实施医学人文教育的途径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中,培养卓越医学生是核心和关键,卓越医生的培养应该从学校教育做起,从培养卓越医学生做起。

3.1 增强医学人文教育在卓越医学生培养中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人文教育在卓越医学生培养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在传统医学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思想意识,把人文素质教育,尤其是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置于卓越医学生培养过程中更加重要的地位。在医学院校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提高教师对人文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培养卓越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人文素材,结合学生实际,在建立科学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将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教育的内容融为一体,坚持医学专业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改变传统的临床教育模式,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2]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从事医学卫生事业价值和真正意义,从而牢固树立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人文观念。

3.2 加强医学生人文知识学习,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医学承载着对生命现象和过程的认识与研究,更渗透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为了培养卓越的医学人才,这就要求医学教育应蕴含一定的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充分融合。一方面,要培养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加强责任心为核心目标,以职业荣誉感为依托,培养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敬业精神,培养医学生对文化和社会的细致敏锐的洞察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过程中医患交流沟通技能,逐步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和能力,使医患交往过程变得和谐,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2]应培养医学生牢固树立履行各种职业义务的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开拓医学生跨学科的理论视野,使之在未来的医疗实践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能够更好地处理医患关系,服务社会。

3.3 多途径、全方位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在现代医学教育中,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对学生的影响变得更为现实和直接,因此,要充分重视师资队伍自身的人文知识构建,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队伍,让教师的人文素养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专业教师应加强人文知识学习,在提高综合素养的同时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不仅要把自身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在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中,通过他们言传身教,把自己的人格魅力、道德情操、艺术修养以及积极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人文素养展现给学生,启发、引导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高尚的职业精神。[3]

3.4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卓越医学生培养中课程的整合

课程整合是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势,医学院校要以目前医疗卫生改革为契机,以课程整合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鼓励教师结合自身在医学教育领域的专长,在人文教育领域内进行改革和创新,促进人文教育知识的储备和更新,在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取、授课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模式上进行大胆尝试和积极的探索,在传统的医学教育体系中不断充实、完善人文教育内容,促进人文教育的学科交叉,不断深化人文医学教育观念,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为一体,使人文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全过程。在人文教育的课程内容上,要积极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避免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被公共课所代替,对课程的考核标准和方法还应当把握灵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调动医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注重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实际效果。[4]构建以人文素质培养为基础,以专业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实践素质培养为目的的卓越医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形成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结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使人文教育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全过程。[5]

[1] 王华生,赵玉鹏,黄萼华.医学人文教育中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的整合[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6):813 -814.

[2] 郭应禄.敬业精神与医学人文教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3):3 -4.

[3] 徐国斌.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6):28 -29.

[4] 许志杰,谭丽娟,刘慧玲.论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人文教育的内容与方法[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4):479 -480.

[5] 崔雅菲,卓冬兰,徐逸萍,等.卓越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和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2):270-271.

猜你喜欢

教育培养医学教育卓越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从优秀到卓越门店需做好12项修炼(上)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服务当地区域经济
浅析小学教育的人才培养
卓越之梦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