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痛技术的发展应与医学伦理学相结合

2012-01-26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伦理学医学麻醉

赵 新

(郑州市中医院麻醉科,河南 郑州 450007,doctorzhaoxin@vip.qq.com)

许多医院对社会做出“无痛医院”的承诺,如在慢性疼痛的治疗、晚期癌症的治疗、分娩镇痛等一系列介入检查和治疗等有创领域,为患者提供无痛技术,减少其身心方面的伤害。其中麻醉科和麻醉医生担当了关键的角色。笔者认为,无痛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医学进步的标志,医生应该在专业领域有更多作为,在医学伦理学允许的范围内合理有度的使用该技术,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1 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和心理安慰

患者进入医院这个陌生的环境,心理上难免会产生紧张和不安,甚至恐惧感。因此,一定形式的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医护人员以和蔼的态度和专业的精神向提出咨询的患者解答无痛诊治的相关知识,或者通过手册、宣传画、宣传单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以及无痛诊治的知识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整患者心态,使患者以较理想的生理状态接受检查和治疗。有创的检查和手术对患者来说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麻醉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抚慰,可使其不再感到做治疗是一件可怕的、痛苦不堪的事,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能够身心放松。麻醉医生和蔼可亲的态度,对病人细致入微的关照,精湛的技术,先进的仪器设备,这一切都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患者更清楚地了解实施这些措施的目的、必要性、可靠性及安全性,从而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进一步拉近医患之间的心理距离。[1-3]

2 使患者及其家属明确无痛概念

在接受患者的进一步咨询时,首先应该使患者明白区分狭义的无痛与广义的无痛即镇痛的不同。笔者根据工作经验认为,静脉全身麻醉可以达到真正的无痛。患者处于睡眠状态,而且由于麻醉药物的顺行性遗忘作用,患者对检查或者手术的过程没有不良记忆,对其心理的保护达到了最大化。区别于静脉麻醉,椎管内麻醉和区域神经阻滞的镇痛则另有其特点,即通过麻醉操作使身体特定区域达到痛觉消失的目的,病人在整个诊治过程中保持神志清醒。以分娩镇痛为例,这个过程产妇必须保持清醒,使其主动性在整个分娩中发挥关键作用,一般椎管镇痛是首选,但由于个人解剖结构的差异造成操作结果的差异以及个体疼痛阈值的不同,对镇痛达到效果的诉求有所不同,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感受到完全无痛,一定程度的不适感难以避免,紧张焦虑情绪也会时而出现,还会有下肢无力,恶心呕吐等麻醉药物副作用出现,甚至部分产妇因宫缩继发性乏力或者产程中胎位变化而转归剖宫产。在此,我们可以对此援引医学伦理学双重效应原则作为这种镇痛技术的依据,即这些有害的后果不是直接的有意的效应,而是间接的、可预见的、但无法避免的效应。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时,应详细告知这些内容。

《侵权责任法》第七章第五十五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所以这种狭义的无痛和广义的无痛应该向患者及其家属阐明并取得书面同意。当然,麻醉医生应尽己所能,使镇痛的效果达到最佳,借此得到家属的理解和认同,使其有这种心理准备。麻醉医生在沟通方面的技巧在此显得极为重要,这体现出麻醉医生的逻辑思维、医术、医德和责任心等整体素质的高低。因此,麻醉医生要提高沟通能力,使患者对医疗行为的感知力得到提升,从而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避免纠纷的产生。[4]无痛技术属于麻醉范畴,整个过程,包括适应证的筛选、术前访视的内容、麻醉知情同意书的签署、麻醉操作的记录、麻醉药物的应用剂量、其间生命体征的记录以及术后随访,都应客观全面的在病历里加以记录,要符合病历书写规范,经得起检查和推敲,对病人复诊亦有重要参考价值。

3 严格掌握适应证,充分发挥无痛技术的优势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器质性病变已有更多的治疗手段,而在心理抚慰层面的需求,则显得更为迫切。无痛给患者带来的最大好处不仅是身体上的舒适,还消除了诊治阶段的心理压力和恐惧不安。患者苏醒之后对检查治疗的过程失忆,精神较为愉悦,心理压力骤减。因此,麻醉医生要精研业务,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让更多的患者受益,分享医学进步的成果。但是并非所有患者的无痛诉求都应给予满足,除了药理禁忌症之外,也不能用于疼痛原因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否则将掩盖病情发展,延误诊治时机。麻醉医生一方面应该尊重患者的意见,另一方面应该从医学角度作出有利于患者的选择,设法把二者统一起来。

4 重视无痛技术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

无痛技术的广泛应用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减轻了患者的身心痛苦;另一方面部分患者多次使用其,甚至产生依赖性,如妇科人流手术。笔者认为,应结合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状态,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思想干预。如对于将来的母亲来讲,孕育下一代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一次人流手术足以使其不孕,还可能造成永久性的盆腔炎。因为无痛而无所顾忌地触及“红线”,导致身体受到伤害,这是对自己和后代极其不负责任的。麻醉医生可以将这些知识、观点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和心理状态向其阐述,一方面使患者对手术过程消除恐惧,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心理阴影;另一方面要反复告诫患者,使其形成健康意识。并且,医院也应形成制度,便于患者与医院和医生联系沟通,对其行为加以约束、引导。

另外,临床上偶尔还能遇到药物成瘾的“瘾君子”,医生对此类患者施治应抱有警惕性和防范意识,通过与其谈话观察其言行,同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既保护其生命安全,同时也顾及大多数人的利益。

医疗技术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客观的,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既有它的内在规律支配,又有诸多外部环境的影响,更受使用医疗技术的人为以达到什么目的、满足什么需要以及怎样运用医疗技术有关。[5]所以我们在工作中,既要在业务研习上精益求精,尽最大的努力为患者解除病痛;又要辩证地看待技术决定论和唯科学主义思潮,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态度,使无痛技术的应用更加成熟有效,在对患者进行必要的人文关怀的同时,也使无痛技术的发展环境更和谐。

[1] 黄沙燕,张粉婷,王晓莉.现代医学模式下麻醉医师的伦理学职责[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15(2):49-50.

[2] 郑彩霞,王秀滢.心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反应的影响[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3):330 -331,364.

[3] 王国庆.癌症患者的心理伦理分析与治疗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5):34 -35.

[4] 李钧,陈天葆.麻醉前谈话的方法和技巧[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3):37 -38.

[5] 张纯成,赵兴太,金俊岐.自然辩证法原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伦理学医学麻醉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医学的进步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论马克思伦理学革命的三重意蕴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