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2012-01-25万思强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1期
关键词:畜产品质量

万思强

(山东省郯城县港上镇畜牧兽医站,郯城 276100)

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着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而且与社会的文明进步、公共卫生、和谐稳定都具有紧密联系。近几年来,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瘦肉精”事件、莱克多巴胺事件、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等等,均表明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性问题,影响广泛而深远,给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

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如何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广大消费者的权益,是每个畜牧兽医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1 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原因

1.1 管理体制

我国畜产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职责不明确。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是由多个部门同时进行,多头管理,由于没有相关协调机制,造成职责不清,效率低下,管理工作不到位,各自为政,现行的监督管理程序被分割,技术监督、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的分段管理造成管理体制不健全。

1.2 安全监测

国家、省级城市虽然倡导创建标准化畜产品检测体系,但由于经费、人员等多方面原因,尚未全面建立根据产品特性而覆盖所有地区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开展监测的地区和产品监测项目的范围等均需进一步扩大。

1.3 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

动物的饲养生产模式制约了畜产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全面实施。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畜牧业规模化养殖补贴力度,标准化生产体系的实施有了较大幅度的推广和提高,但还有很多地区畜禽养殖模式相对落后,散养比例高,为问题饲料等投入品的使用提供了空间,是畜产品监管的一个薄弱环节。

1.4 诚信

近年来,在政府大力推动和全社会积极参与下,畜产品加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还时有发生,一些畜产品加工企业在利益驱动下,违背食品安全和社会诚信原则,违法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2 技术措施

2.1 完善管理体制,切实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第1,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通过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管理职能,进一步推进畜牧兽医综合执法,明确职责,充实力量,着力提升监督执法能力。第2,加强日常监管。在畜产品的日常管理中,以产品标签、企业标准、养殖档案、使用记录等为重点,加强对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监管,将监管责任落实到基层,从源头消除质量安全隐患。第3,规范执法监督。在畜产品生产、销售环节加强监督,多开展现场检查,查阅与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记录和其他资料,对不符合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产品,依法查封、扣押,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2.2 完善监测体系,大力推进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由省以上部门成立科研机构,专门从事假劣、禁用产品的临床解毒、检测及监控。加大力度建设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行业标准的要求,以基层为建设单位,建立实验检测机构,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和高素质的检测技术人员,将畜产品检测工作日常化、制度化、基层化,扩大畜产品检测面和数量,使问题产品不能进入流通环节,从而提升市场销售的畜产品质量,实现畜产品优质优价,规范畜产品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2.3 完善标准化生产体系,提高畜产品质量水平

标准化生产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力保障,完善标准化生产体系,是提高畜产品质量水平的关键。首先对规模养殖场投入品的使用进行规范,完善索要票据、保存票据制度,严禁违规违禁药品的使用;其次加强规模养殖场的档案建设,实行档案记录制度,对畜禽品种来源、年龄、存栏、原料、兽药、饲料、添加剂、防疫、治疗、出栏等全过程进行真实记录,分类归档,一旦发现畜产品不安全因素,可以追踪溯源,分析可能产生危害和影响安全的因素,突出关键点的控制;最后要加强污染控制。对饲养场废弃物实行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处理原则,引导养殖场建立沉淀池、贮粪场、沼气池等设施,将粪尿集中发酵后做能源使用,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2.4 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

多组织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引导生产经营者科学使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严禁在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或添加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任何物质,规范建立养殖档案,如实记载投入品使用、动物疫病发生和防治情况等。

3 保障措施

3.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是畜产品监督管理的重要力量,要成立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将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到目标责任考核,与相关责任单位负责人、执法人员签订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严格落实监管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3.2 加大投入,完善手段

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行属地管理,政府负总责。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资金需求,对监督执法及监测机构实行全额预算管理,保证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及时更新检测设备和技术,提高检测能力。

3.3 加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

利用报纸、电视、网络、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不断强化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将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挣良心钱。广大消费者,也要通过宣传提高自已的畜产品安全防范意识和识假辩假能力,充分认识不合格畜产品的危害性,坚决抵制不合格畜产品。发现问题产品要及时举报,做到全民参与,以减少畜产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3.4 强化队伍建设

第1,提高素质。建立完善的管理责任制及法律法规,通过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增强执法监督人员的责任心和技能。第2,充实力量。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急需加强乡镇检疫报检点人员的专人配备,努力造就一支作风优良、素质过硬、技术精湛的畜产品安全卫士。

3.5 调整工作思路

按照畜产品安全隐患的着落特点,畜产品安全监管的指导原则应立足源头斩病根,抓好监管保安全,管住生产加工企业,监督市场流通环节。对兽药、饲料生产企业、动物屠宰加工企业,统一制定标准,开展全面整治,按管辖由同级职能部门监管并予以公示,市场流通环节对公示名单以外企业的产品按违法惩处,公示名录企业的产品检查出质量问题实行责任追溯制,产品返回、承担损失责任,追究法律责任,对不符合规定标准的生产、加工企业给予取缔关闭,斩断畜产品安全隐患的病根。

猜你喜欢

畜产品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2017年9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2016年12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2016年11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2016年10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