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2012-01-25赖贤信李海林周建忠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1期
关键词:革兰氏产房葡萄球菌

赖贤信¹ 李海林² 周建忠¹

(1.荔浦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荔浦 546600;

2.荔浦县中医院检验科,广西 荔浦 546600)

荔浦县某规模猪场存栏母猪及后备母猪共计180头,产房为铸铁漏缝板,地暖保温箱,卫生和保温通风条件较好。2011年4月份产仔38窝,陆续发现产后4~5 d的哺育仔猪出现全身皮肤黑色紧硬,10窝共105头发病,死亡率较高,故求诊。

2 发病症状

初生仔猪体重1.5 kg以上,母猪营养好,母乳较足,仔猪发育好。出生3 d开始发病,病初1头仔猪皮肤发红,精神沉郁,在眼睛周围、耳朵皮肤发红,生出2~3 mm大小微黄色水泡,很快变红褐色疹点,疹点较快破溃,出现黄褐色脂性分泌物,引起全身皮肤发红,表面增厚。很快全窝仔猪在2 d内全部发病,体温41.5℃,皮肤温度增高。很快全身皮肤上粘连饲料、尘埃等到物,逐渐变成棕黑色,有恶臭味散发。后逐渐干燥,龟裂,痂皮下脱落形成红色溃疡面。部份仔猪有下痢。病程长的10 d,短的5~6 d,出现呼吸困难,衰弱死亡。发病率35%,死亡率40%。

3 剖检

外观消瘦,心、肝、肾、脾、肺等未异常,不拉稀的小猪胃肠未见异常,拉稀小猪胃内有乳块,肠内有空气,肠粘膜充血,淋巴结未见明显变化。

4 实验室诊断

4.1 检查螨虫

刮取皮肤结痂块于载玻片上,用5%的甘油水溶液处理后,显微镜检查未发现疥螨虫体。

4.2 细菌检查

取心、血、肝、淋巴结组织涂片,做革兰氏染色镜检,部分菌体呈球形,有单个、成对或葡萄状排列,革兰氏阳性;部分菌体呈杆形,革兰氏染色呈阴性。

4.3 细菌培养

将皮肤结痂块用血液增菌培养瓶培养,混浊生长,产气;取培养瓶中培养液接于哥伦比亚血平板培养,长出一种灰白色花瓣样菌落,光滑,中间颜色较浓,旁边较浅;另一种形成园形不透明,湿润,表面光滑隆起,边缘整齐呈金黄色菌落。取菌落涂片染色,其细菌形态与病料所见相同。

4.4 细菌鉴别

4.4.1 大肠杆菌鉴定 取菌落做氧化酶试验阴性,做肠杆菌GYZ—15e编码鉴定,结果蛋白胨水、萄磷胨水、葡萄糖产气、赖氨酸、鸟氨酸、棉子糖、山梨醇、木胶糖等呈阳性,故确定为大肠杆菌。

4.4.2 葡萄球菌鉴定 取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阳性球菌,葡萄状排列。触酶试验阳性;玻片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故确定为葡萄球菌。

4.5 药敏试验

取菌落接种于培养皿中培养48 h,林可霉素和头孢类敏感。

5 防治

5.1 消毒

产房及用具彻底消毒,母猪进入产房前彻底清洗干净,经消毒后才进入产房;

5.2 药物预防

产前15 d母猪及产后15 d母猪料中添加利高霉素-44按3kg/t,净化大肠杆菌。

5.3 病猪治疗

用易速达(美国辉瑞公司长效头孢类)0.8ml/头肌注,3 d1次,连续3次,同时肌注5mg/头地塞米松,以增强抗炎、抗内毒素作用。

5.4 病后产房消毒

消毒1次/d,减少环境中的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

5.5 剪牙后消毒

剪牙后要做好消毒工作,不断尾,皮肤伤口及时消毒处理,减少感染。10 d后,除4头弱小仔猪死亡外,其余痊愈。

6 小结与讨论

(1)葡萄球菌对不利环境有很强抵抗力,并能在环境中存活时间较长。彻底消毒对渗出性皮炎有重要作用,故加强消毒对控制病程发展有较好的帮助。

(2)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较易产生耐药性,治疗前应做药敏试验,以提高治疗效果。

(3)本病混合感染,应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将病变控制于皮肤浅层,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如果患猪全身表皮出现油脂性黑色痂块,皮肤增厚,形成皱褶,已有恶臭味散发,猪只瘦弱等深层感染时,多为愈后不良变僵猪或导致死亡。

猜你喜欢

革兰氏产房葡萄球菌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皮肤上皮细胞中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
蓝光漂白使葡萄球菌黄素降解
感动!6岁男孩产房外坚守妈妈生产
生孩子的时候能在产房吃饭吗
兔舍内气载革兰氏阴性菌群的检测
产房外的此岸